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科创高地
科技创新轴
中新广州知识城 广州科学城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天河智慧城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广州国际生物岛 广州大学城
打造科技创新轴是广州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一步。空间互联带动要素互动,区域贯通带来资源集聚。依托这条科创区域布局的主骨架,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物理集聚”,将逐步激发创新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十四五”时期广州市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指标
科学发现:
1.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提升至15%
2.省级以上战略创新平台数增加到320个
技术发明:
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2.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至3000亿元
3.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增加至60家
产业发展:
1.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升至60%
2.高水平企业研究院数达30家
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5%
人才支撑:
1.引进海外人才数达到1.8万人
2.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增加至160人/年
生态优化
1.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4%
2.新增上市科技型企业数60家
——《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6月2日,在南沙四期码头前沿,岸桥在系统指挥下精准抓取集装箱,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自动驶往堆场……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融合,让整个生产作业的过程行云流水,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实船联合调试成功。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千年广州港如同一个缩影,折射出广州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节点上,以创新为帆,破浪前行。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的“六个之城”目标定位,首先提出“创新之城”。《纲要》强调,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推动广州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支撑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轴
挺起广州科创脊梁
5月20日在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不仅仅是几个研究单位的合作,还有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检测单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短短一句话,既点出了特等奖背后的科研组织方式创新,也点出了广州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从科教名都发展为创新之城的关键:跨领域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要素从“聚合”到“聚变”。
为此,广州以空间规划破题,大手笔绘就一条“科技创新轴”,挺起广州科创新蓝图的脊梁。
广州科技创新轴,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沿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关键节点“串珠成链”, 集聚了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打造科技创新轴是广州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一步。空间互联带动要素互动,区域贯通带来资源集聚。依托这条科创区域布局的主骨架,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物理集聚”,将逐步激发创新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深耕“实验田”
集中优势资源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1月20日, 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参与完成的“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成功入选。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我国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这是广州海洋实验室,也是广州深耕“实验田”长出的“创新果实”。
“‘十四五’期间,广州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布局,锚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和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组织大院大所大平台在最迫切领域集中最优势资源攻关,为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华南、链接全球的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坚强的‘硬科技’支撑。”广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广州正在建设以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生物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4个省实验室为骨干,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的“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其中,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已于2020年8月底开工。这些未来的“国之重器”,将为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夯实根基。
抗疫有底气
科企劲旅重兵出击
拥有超1800万常住人口的广州,23天里完成了超过3600万例核酸检测。“广州科技正助力实现这场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行动。”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表示,在1000多家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中,有不少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全球新冠核酸检测日单产冠军金域医学投入“战疫”,全省首个“猎鹰号”气膜实验室高效搭建,中心实验室、气膜实验室、移动实验室的联合作战模式让金域医学广州地区日检测产能突破52万管,最高可日筛查520万人群。
核酸检测试剂和快速检测设备全国销量冠军达安基因聚焦“快且准”, 高效研发了针对变异株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其快速检测试剂盒使核酸扩增反应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左右。
科企劲旅此轮重兵出击,是来自多年的积累。近年来,广州着力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超过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三年累计数达3万家,居全国城市第一。在广州牵头完成的119项202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占总数的69.7%,显示出企业在广州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卫华认为,企业创新活动活跃,离不开政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约企业创新的瓶颈,引导和塑造良好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迈入“十四五”,广州提出壮大一批头部科技企业,增强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
打通新动脉
释放湾区协同能量
4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广州正式揭牌。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广州以更高视野,支撑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能级。沿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大湾区创新布局加快形成,创新生态链日益完善。而在过去,创新要素却难以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
为破除创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广州开展“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等政策创新,率先实现市级财政科研经费跨境进入香港,试行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科研活动管理办法,科技创新领域规则对接多项工作全国领先。
创新要素的自由流转如催化剂般加速了大湾区科技发展。借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甘剑平建立了3D高分辨率中国海多尺度模拟系统,取得世界级领先成果的突破,结束了香港没有超算的历史。
“广州超算中心为香港高校提供了一个世界级水平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做一些原来做不了的事情。国家的大项目、大投入、大平台,让科研更上一层楼。”甘剑平说。
为了实现湾区各地的协同创新,广州还积极和湾区其他城市开展科研合作。去年10月,广州与深圳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科技领域推进广深战略合作第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完成。目前两市正推动广深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科技评审专家库互通。
干出新气象
科创赋能出新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迈入“十四五”,《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目标,力争推动广州市原始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赋能老城市新活力更加充分、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卓越,成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外溢“辐射极”、全球高端人才的“汇聚地”、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提升至15%;技术攻关水平全面提升,推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以上;科技赋能发展成效显著,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60%;创新人才资源富集涌现,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达160人/年;科技创新生态国际一流,新增上市科技型企业数超过60家。
走过“长征”,征程又起。广州将继续抢抓战略机遇,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成为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先行之地、国际科技赋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全球极具吸引力的高水平开放创新之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