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广州营商“软环境”
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州将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在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也提及今年将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立法工作。
今年以来,广州正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扎实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落地见效,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研究谋划营商环境4.0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多名广州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中小微企业身上,只有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打造更有效的政企沟通平台
广州市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 王斌
在营商环境3.0改革中,提出的重要导向就是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王斌看来,这与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关注的方向一致。“世界银行评估更加注重政策发布之后的环节,从政策宣讲到市场主体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应用程度,再到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如何让企业在营商环境优化中有更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王斌建议,应进一步建立更加有效的政企沟通渠道。
王斌举例,目前她也参加了一些社会组织,参与政企沟通。“像广州市工商联,这样的渠道是很不错的。”不过,她也指出,在这些社会组织中,中小微企业占比偏低,也没有按行业进行严格划分。“这会导致在实际操作时,中小企业对于政策的前瞻性反馈意见不足,政策落地后,真正实施和普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问题,政府不太容易了解。所以我觉得这是下一步需要改善的环节。”她建议,可以在原有的企业群体里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行业代表,让他们参与到修订法规前的广泛意见征集环节。
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信息沟通?王斌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她举例,今年4月,广州餐饮协会就代表本地餐饮企业与线上外卖平台美团进行协商,争取自身权益。“这些行业协会如果能积极参与营商法规的制定与评估,广州将可以打造更加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增强中小微企业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
广州市政协委员、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
为了让企业能够在广州更好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杜兰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软环境。
杜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广州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入驻广州的人工智能企业在逐步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面临多种法律制度冲突的问题,这对企业法务人员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如果能够推动仲裁的调节机制和普及,对于中小微企业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广州在增设仲裁及调解机构的同时,加强对入驻企业,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法务人员的常态化专项培训,增强中小微企业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此外,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公共配套资源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要进一步通过完善医疗、教育公共资源配套,增强吸引力,把企业核心人员留下来,同样能够优化营商环境,为千年商都带来新的魅力。
在她看来,广州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有着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科创企业,还是引进广州的龙头企业,都可以非常快地融入广州良好的营商氛围中。“我们希望无论企业生于何处,只要来到这片热土,都能同样在良好营商环境的浸润下,开花结果。”
推动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市人大代表、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陟
作为全国仅有的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成为我国对外展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国际社会观察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窗口。
市人大代表、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陟关注到,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广州相继挂牌成立,实现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协调联动,构建了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未来将会进一步提升广州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为推动广州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苏陟带来了两条建议。他建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机构改革整合原来知识产权局的工作职能后,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更好地打击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同时,他认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应以专利法修改为契机,推动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积极推动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侵权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早日成立民企转贷引导基金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云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五元
广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中小企业一直是广州最具有活力的市场力量。何五元说,自己作为其中一员,在经营中,对广州市的营商环境有切实的感受。“减税降费、政务办理,都很便民利企,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民生十事’,我建议以后也专门设一个‘民企十事’。”
资金是决定民营企业能不能走下去的保证,当前,民营中小企业除了贷款难,续贷更难。
为此,他期待广州能够早日成立一个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转贷引导基金,在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产生续贷需求时,引导基金以很低的利率,先帮企业垫付此前贷款,垫付之前,银行与转贷基金发生联系并提前处理完银行续贷流程。他认为,这个办法在外省市多地已经成功实施,行之有效,确实能够解决民企的痛点,化解了高额利率民间借贷的风险,解决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降低融资成本。“让企业能够顺利生存下去,减税降费等政策才有意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