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外商请进来 > 投资环境

南沙口岸多措并举创造通关“南沙速度” 通关“零等候” 年可省500万小时

发布日期:2015-01-13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南沙口岸多措并举创造通关“南沙速度”。笔者13日从南沙区获悉,目前南沙口岸货物进口通关时间大大缩短,出口时间几乎缩短为“零等候”,每年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500万小时,真正实现了“南沙速度”,为企业节约各类费用6000多万元,直接推动南沙新区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2.8%;占同期广州市外贸总值的16.8%,对广州市外贸贡献度达56.6%。

率先晒职权“清单”

阳光透明是高效运转的基础。

据介绍,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南沙局”)于2014年11月在全省率先全面清理253份全局业务规范性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及时废止8份,修订85份,依法修订完善《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行政职权目录》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完成行政权力清权、确权、晒权,是广东检验检疫系统首个向社会公布职权清单的分支局,使审批更加阳光、透明,让法治质检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悉,南沙局先后与海关、公安局、质监局等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跨部门合作,多方联动,落实“三互”机制,确保执法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智检口岸”让通过效率提升80多倍

此外,以广东检验检疫局综合业务改革方案为指导,结合实际,南沙局研究制定了一体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16个改革专题组,以“智检口岸”为核心确立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通关便利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9大改革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实现第三方检测机构与“智检口岸”平台无缝对接,努力成为境内外联网、质量发布、技术标准服务、企业和商品黑、红名单发布、负面清单发布、多部门联合监管共用的权威公共服务平台,走在各部门信息化单一窗口建设前列,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检口岸”模式。

2013年4月,南沙局创新设立全国首个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区,创新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监管模式,建立集中检管区和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了线上平台和线下集中检管场组合监管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大批市场采购商家落户南沙。

根据企业的诚信、分类管理类别设置质量监管规则,实现自动布控。货柜车驶入检管区时,“智检口岸”平台自动显示监管要求,检验手续由原来的平均2—3天缩短为40分钟,通关效率较试点前大幅提升80多倍,整体查验比例下降90%,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21%。得益于商品风险低、企业信誉高,从而也实现了现场免查验,节省过去翻柜、吊柜、被动申请检验的候时,使得绝大多数货柜可在5分钟内办结所有手续。

企业实现零门槛、零费用申报

据介绍,南沙局以信息化为依托,对内整合原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外搭建单一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4月,广东检验检疫局在南沙试点的“智检口岸”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监管一体化、自动审单、自动布控、信息同步,减少事务性办事程序12项。此外,还实现了检验检疫全流程无纸化;企业业务办理、第三方检测机构采信、质量信息服务等均可通过平台一站式、一体化完成;企业实现零纸张、零距离、零障碍、零门槛、零费用、零时限的“六零”申报。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构建智能型检验检疫口岸综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诚信管理红黑名单和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实现了“快进快出”。

南沙局一直致力于营造便利、快捷的通关环境,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多举措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实现有效执法和便利贸易的高度统一,为促进南沙外贸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下一步,南沙局将继续推进“单一窗口”建设,依托“智检口岸”平台的有效监督,确保公开、透明、阳光执法,争创更新、更快的南沙通关速度。

 

(来源:2015年1月14日 南方日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