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科院发布《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5)》
12月4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蓝皮书系列《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5)》相关情况。报告认为,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已初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广州在世界城市体系网络中占据一定地位。
2014年广州国际化水平处于“区域性国际城市”层级
报告内容显示,根据国际机构对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排名来看,广州当前处于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第三层级,即“区域性国际城市”,与休斯敦、开罗等城市位置相当,领先国内的深圳、重庆等城市。广州在营商环境方面也进一步优化,市场规则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广州经济发展重要组成的对外贸易方面,广州的对外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贸易方式多样化,新兴市场进出口发展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有所减弱,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迅速。
报告认为,广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平台体系(1个自由贸易园区、2个国家级示范城市、3个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1个国际级外贸出口及转型升级基地)基本形成,已经成为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广州对外贸易呈现新变化
2014年,广州对外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当年广州商品进出口总额1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商品出口总额727.15亿美元,增长15.8%,商品进口总额578.85亿美元,增长3.2%。与2010年相比,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增长25.9%、50.3%、4.5%。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租赁贸易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5.3%、37.3%、8.6%、1.3%。
2014年,广州对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等主要传统贸易市场贸易额均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进出口发展迅速,2014年,广州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额为95.4亿美元,增长51%;对中东地区进出口额为66.7亿美元,增长20.8%,对韩国的出口额、进口额分别为17.16亿美元、72.90亿美元,同比增长35.3%、4%,对俄罗斯出口额为11.99亿美元,增幅为18.6%。
2014年,广州外贸主体结构有所调整,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迅速,2014年,广州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78.34亿美元,增长4.1%,较同期广州进出口总体增速低5.7个百分点,占广州进出口总额51.9%,较往年下降2.3%,对其依赖有所减弱。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达到377.7亿美元,增长25.8%,占广州进出口总额的28.9%。
四大问题与不足影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
报告指出了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总部经济偏弱,影响对国际经济的控制力。二、金融资本国际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国际资源的聚集能力。三,外贸依存度逐渐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四、对外交流平台数量不足,制约城市对外交流。
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也提出促进广州国际化发展的建议。课题组认为,应该加强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加快制定城市国际化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借鉴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先进经验,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组织大型国际活动,打造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平台。强化招商载体建设,创新招商方式,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打造走出去的新战略支点。其中尤其要重视文化的对外开放,善用华侨资源。
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报告执行主编杜家元介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5)》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跟踪研究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蓝皮书,从学术视野探究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途径。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对外交流篇、对外合作篇、综合篇和国际经验篇。总报告分析了2014年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现状,对当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展望了2015年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形势,提出促进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来源:2015年12月8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