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外商请进来 > 投资环境

经济转型提升中国引资环境

发布日期:2015-10-08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近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从长期观点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前景十分光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发表讲话如是指出。事实上,8月份一些经济指标出现走强以及彭博社近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权威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诸多外企纷纷表示有计划以合资或联盟方式在华发展。

大数据印证经济指标良好

彭博社日前报道称,根据百度、阿里巴巴和中国银联基于大数据发布的经济指标,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

第一,百度中小企业经营指数反映市场需求依然旺盛。百度搜索引擎日均搜索量达60亿次,其基于中小企业网站点击率发布的中小企业经营指数(类似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今年以来基本保持在较好水平且相对稳定,说明市场需求并未减少。

第二,阿里巴巴在线物价指数反映物价水平健康增长。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销售平台,阿里巴巴8月在线物价指数同比增长7.4%,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2%的cpi数据,说明消费保持良好水平,并不存在通缩风险。在阿里巴巴跟踪的10大类产品价格中,抵押和金融服务增长14.1%,娱乐和教育增长13.7%,食品增长13.1%。

第三,中国银联交易数据显示旅游及房地产投资十分活跃。中国银联负责银行间的卡清算服务,其统计数据显示,高档度假酒店8月份刷卡消费额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房地产投资的刷卡金额也由去年的低谷开始回升。

彭博社认为,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打造创新和消费驱动型经济。上述统计数据显示出的良好经济基本面,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中美企业掀新一轮合作潮

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美国企业纷纷表现出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美国之行在中美企业之间掀起新一轮合作浪潮。一系列交易包括:戴尔公司已开始在一些中国政府认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部门与中国企业展开紧密合作,比如帮助一家国企开发高性能服务器,以及将戴尔在市场上销售的40%以上个人计算机转换为使用中国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与此同时,戴尔还宣布将在华投资1250亿美元,作为该公司全新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一部分,这一数字将包括采购零部件以及在中国本土生产pc和服务器的成本。戴尔发言人表示,过去几年中戴尔每年在中国投资约200亿美元。戴尔还宣布将联手金山公司和国有科技巨头中国电子,共同在中国开发一款搭载金山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云服务产品。

英特尔公司旗下的全球投资子公司英特尔投资日前发布声明称,将斥6700万美元投资8家中国初创企业。新的中国投资对象包括纳恩博公司、芯片设计公司泰凌微电子、电子产品生产商蓝岸通讯以及深圳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

波音公司将在中国舟山设立一家737单通道客机的完成中心。此举标志着,这家美国飞机制造商在这个增长迅速的航空市场的战略发生了变化。波音一直不愿在美国以外设厂,更倾向于从当地合作伙伴那里进口零配件。此次波音公司作出的在中国设立完成中心的承诺,有望帮助该公司搞定737等客机的大单。中国将在20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航空旅行市场,波音和空客准备通过投资来斩获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所需的数千架客机的订单。

在波音今年交付的客机中,约有四分之一流向中国。波音在中国新设立的工厂将为新一代737max客机完成最后的喷涂。

澳企加速开拓中国市场

不仅是美国企业,普华永道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为拓展中国市场、开展跨境业务,七成澳大利亚大型企业正计划在华设立合资企业或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普华永道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部门主管皮特·马托斯称,调查结果“令人振奋”。澳大利亚有多达七成大型企业有计划以合资或联盟方式在华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中产阶层和亚洲市场消费人群不断扩大,他们对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和优质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持续上涨,这为澳企创造更多机会以探索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与此同时,中澳fta将在更多领域为澳企开辟跨境合作机遇,如农业、制药、保健、老年护理、教育以及金融服务等行业。

报告还指出,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富有成效的谈判、恰当的战略联盟关系和保持良好的企业管理水平是受访高管公认的决定合资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马托斯表示,前期规划至关重要,应给予更多关注。“尽管协议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保护双方权益,但企业若想要得到成功发展,仅靠一纸协议是不够的。只有在制定和实施公司计划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并着力培养彼此信任度、提升联盟及合作能力,企业成功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马托斯表示,尽管接受调查的企业发展经历各不相同,且成功几率普遍较低,但各家企业都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中澳fta的签署为更多澳企赴华建立合资企业创造机遇。“目前时机恰好,正如谚语所言:准备不足,失败临头”。

 

(来源:2015年10月8日 中国商务新闻网)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