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外商请进来 > 投资环境

争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改试点

发布日期:2014-09-10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中新广州知识城正低调务实地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南方日报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在筹划东方国际健康谷、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项目以及引进研发中心等知识经济项目入驻。

中新广州知识城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东莞台湾高科技产业园,共同构成广东六个重大战略发展平台,各平台既有功能上的互补,又有差异化的竞争;既有发展目标上的合作共赢,又有发展模式上的相互借鉴。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和中新合作的典范,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来穗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行程安排将到中新知识城考察。

“我们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服务尤其重要。”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培进表示,知识城也在努力进行探索,积极谋划筹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同时不遗余力打造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和规划适合国内外高端人才居住的生活配套,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入住知识城。

据悉,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政府等支持在知识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现正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将建立高效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率先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面深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体系,打造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访谈

中新知识城总裁陈培进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十大专业功能园区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城市竞争力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理念。作为广州的“城市创新引擎”,中新知识城如何吸引总部经济或者研发中心,如何海纳百川?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培进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规划十大功能园区

南方日报: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服务尤其重要。中新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内容很多,中新知识城具体会承接哪些?

陈培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新知识城会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研究规划知识产权发展蓝图;共同合作开发知识产权园区;合作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及引进新加坡和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和国际交流等。

南方日报:中新知识城作为广州的“城市创新引擎”,有哪些功能平台?

陈培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是中新广州知识城产业发展的基石。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园的开发经验,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理念,知识城规划建设10大专业功能园区,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打造产业发展平台,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旗舰项目。以知识城为平台,重点依托腾飞广州科技园、东方国际健康谷等产业园区,全面拓展中欧、中美、中以等国际合作,以产业合作为契机,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

比如,广州东方国际健康谷,它规划用地约2平方公里,依托广州的医疗健康资源,重点与美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及国内的高端医学研究机构合作,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和医药健康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集研发、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疗健康枢纽。目前,已开展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南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及两个质子治疗中心的建设。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集聚区

南方日报:您提到“广州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集聚区”,将来将具有哪些功能?

陈培进:广州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集聚区由新加坡裕廊国际进行城市设计,规划用地约49公顷,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交流三大体系,重点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评估、质押、信息、代理、培训等新型业态,引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等重点项目,打造华南乃至中国的枢纽级知识产权园区。

南方日报:请谈谈腾飞广州科技园有哪些特别之处?

陈培进:腾飞广州科技园由国际领先的科技园区开发商新加坡腾飞集团投资建设,规划用地约30公顷,项目投资总额约23亿元。打造集智慧、创意、革新于一体的商务空间,是广州开发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第一批中欧合作示范园区之一。

南方日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将承载哪些功能?

陈培进:广州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是首个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知识城园区为其核心区域。规划用地约1平方公里,其中首期约26.5公顷,积极引进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华南基地、广电计量中国总部及华南检测基地、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等高端检验检测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分步骤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南方日报:有效利用产学研的开发模式吸引高端研发产业和高端人才的有机结合,中新知识城有哪些举措?

陈培进:我们将引进国内及国际顶尖教育科研机构,凭借多所大学在学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分阶段、分步骤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综合应用型的“国际教育枢纽”,最终建成以科研为中心,以高端人才为重点,以产业、市场为导向的多功能、立体型的知识经济高地。

目前,“国际教育枢纽”规划用地约2平方公里,创办国际化、高端化、综合应用性教育科研园区与协同创新平台。已设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知识城办事处,成立了浙江大学华南工研院,筹建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德国慕尼黑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究院等项目。同时正积极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项目。

为吸引高端人才,我们同时还规划了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依托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现有的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建设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工作室,鼓励院士、专家创新创业,通过院士创新创业活动,培养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园区规划用地约13公顷,首期规划用地约5公顷,初步落实邓中翰、刘人怀、刘鸿亮、伯纳德(美国医学院)等院士专家项目。

 

(来源:2014年9月11日 南方日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