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2024.03.25-03.31)
上周要闻摘要:今年欧盟销售电动汽车四分之一由中国制造。宁德时代正将目光投向在美国的扩张。特斯拉正式下线第600万辆汽车。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上市。iPhone在中国发货量连月下降。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出“全栈计算”新理念。微软与OpenAI将开发AI超级计算机。阿里巴巴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并收购股权。问题频现波音公司CEO和董事长均将离职。碧桂园推迟发布2023年财报股票暂停交易。
1.欧盟销售电动汽车四分之一中国造
据政策组织“运输与环境”的分析,今年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四分之一将由中国制造,中国的新进入者将继续从本地竞争对手那里抢占销售份额。该公司的研究显示,去年在欧盟销售的电池汽车中,约有19.5%是在中国制造的,原因是名爵(MG)和比亚迪(BYD)等中国自有品牌在欧洲的销量不断上升,以及美国汽车集团特斯拉利用其上海工厂供应部分欧洲市场等因素。欧盟汽车制造商警告说,来自中国的廉价车型浪潮将削弱本土公司生产车型的竞争力。
相关:纯电动汽车(EV)成为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主角,中国车企方面至少有8家参展。展示规模创历届之最。中国EV龙头企业比亚迪涉足约1年就拿下EV市场份额第一。比亚迪高管介绍称,正在建设的泰国东部工厂将于今年7~9月开工,表示年产15万辆汽车将尽可能在泰国市场销售。
2.宁德时代正将目光投向在美国扩张
宁德时代(CATL)的董事长曾毓群表示,他并不担心因未来技术控制权而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目前该公司正将目光投向在美国的扩张。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与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洽谈在美国授权使用其电池技术,而不是在美国建造自己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已将其技术授权给福特汽车(Ford Motor),帮助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密歇根州的一家工厂生产汽车电池。福特拥有并经营这家工厂,并向宁德时代支付生产电池的特许权使用费。宁德时代还正为特斯拉研究充电更快的电池。
相关: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表示,备受吹捧的固态电池仍需数年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它的发展面临“许多障碍”。曾毓群表示,这种外界大加宣传的技术效果不够好,耐用性不高,具备现实可行性,而且仍存在安全问题。
3.特斯拉正式下线第600万辆汽车
特斯拉(Tesla)3月30日宣布正式下线第600万辆汽车。不过,由于中国需求依然疲软,特斯拉正面临着紧张危险的时期,预计这会拖累定于未来几天发布的第一季度交付数据。在由需求问题引发的完美风暴影响下,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经历了“噩梦般”的第一季度。虽然工厂计划停工和柏林工厂火灾等一些供应面问题影响到了车辆供应,但不可否认的是,对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和特斯拉来说,这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季度。
相关: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将启动所有配备全自动驾驶(FSD)功能的美国汽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免费试验。该试验将扩展到所有尚未体验过FSD Beta版的现有车主。特斯拉一直专注于FSD功能,马斯克此前曾表示,这将是公司的重要增长催化剂。然而,FSD也一直是争议和法律挑战的对象,特别是在发生涉及该功能的致命事故之后。
4.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上市
小米汽车3月28日晚间举行上市发布会,最低起售价21.59万元。智能驾驶方面,小米将有小米智驾Pro和小米智驾Max两个版本,分别为纯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方案。小米CEO雷军透露,小米在智能驾驶上的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雷军还坦言,苹果放弃造车,小米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蔚来董事长李斌、小鹏CEO何小鹏、理想汽车CEO李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等车企高管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
相关: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发布后销量火爆,4分钟破1万,7分钟破两万,27分钟破五万。在上市24小时后,雷军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汽车SU7上市一天后大定数量突破了88898辆。
5.iPhone在中国发货量连月下降
数据显示,2月份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3%,延续了这款旗舰产品在苹果公司(Apple)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需求下滑的趋势。苹果1月份的总出货量约为550万部,较上年减少约39%。苹果自去年9月推出最新一代智能手机以来,其最畅销产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举步维艰。华为作为高端手机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已经从苹果手中抢走了市场份额。
相关: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Apple Vision Pro头显产品将在今年年内于中国市场上市,同时公司正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投资。库克表示,苹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此前,宣布了在上海和深圳新设应用研究实验室的计划。库克还表示,苹果公司加上所有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总共已用到了超过15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大部分供应链企业都在中国,所以其中很多项目也都在中国。
6.黄仁勋提出“全栈计算”新理念
随着科技界的焦点全面转向英伟达(NVIDIA)的年度技术大会,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全栈计算”。尽管全世界都知道英伟达是一家芯片公司,但其首席执行官的视野已经超越了这一点,他关注的是为人工智能所需的完整计算“栈”——不仅仅是处理器,更包括完整的硬件系统以及优化其性能并使其发挥作用的软件。
相关:英伟达3月27日宣布,开始供货尖端图像处理半导体(GPU)“H200”。H200是面向人工智能(AI)的半导体,性能超过现在的主打GPU“H100”。英伟达相继推出最新的AI半导体,目的是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英伟达3月27日公布了H200的性能评测结果。用美国Meta的大规模语言模型(LLM)“Llama 2”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H100相比,H200使生成式AI导出答案的处理速度最高提高了45%。
7.微软OpenAI将开发AI超级计算机
微软(Microsoft)和OpenAI正密切规划一个雄心勃勃的数据中心项目,旨在建造一台名为“星际门”(Stargate)的AI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将配备数百万个专用服务器芯片,旨在为OpenAI的AI技术提供强大动力。该项目预计耗资高达1000亿美元,这是目前一些最大数据中心成本的100倍。微软将承担项目的资金投入,展现了其对推动AI技术发展的坚定信心。“星际门”将是未来六年内公司计划建造的最大项目之一。
相关:OpenAI在官网首次分享了名为“Voice Engine”(语音引擎)的预览。据介绍,通过输入文本和15秒音频样本,Voice Engine便可以生成一个与音频中说话者非常相似的自然语音。新闻稿强调,生成的自然语音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逼真的声音。OpenAI称,公司在2022年底就启动了Voice Engine的研发工作,并将它用作一些其他功能的预设语音。由于合成语音可能会被滥用,公司只在小范围内与开发人员分享了该模型,未来可能不会广泛推出这一功能。
8.阿里巴巴撤回菜鸟上市申请
阿里巴巴3月26日公告,为更好加强与阿里电商业务协同,以及继续支持菜鸟扩大全球物流网络投入,决定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并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股权和员工已归属的股权。本次收购涉及金额达到37.5亿美元。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现在是阿里巴巴加大投入菜鸟的合适时机。据悉,菜鸟员工股权收购计划将于2024年8月执行,员工可以自愿出售2024年8月1日及以前已归属的所有菜鸟股份。
相关:阿里分拆业务上市的计划接连告吹。去年11月,阿里在财报中表示,不再推进阿里云分拆计划,盒马上市计划暂停。3月26日,阿里又撤回了菜鸟的上市申请。
9.波音公司CEO和董事长均将离职
波音(Boeing)宣布CEO戴夫·卡尔霍恩(Dave Calhoun)将于2024年底辞职。董事会主席Larry Kellner也将辞职,并将在5月的公司年度会议上离开董事会。接替他担任董事长的是Steve Mollenkopf。此外,波音商用飞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an Deal也将离开公司,即刻生效。接替他的是斯蒂芬妮·波普(Stephanie Pope),Pope最近成为波音的首席运营官。在波音飞机出现一系列质量和制造缺陷后,波音公司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对公司进行重大改革的压力。
相关:阿联酋航空公司(Emirates Group)总裁蒂姆·克拉克(Tim Clark)表示,若波音公司想要摆脱当前的危机,这家飞机制造商就必须要由工程师来领导。阿联酋航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是波音的顶级客户之一。波音的高级管理层常常将工程师排除在外,而高管中唯一具有工程背景的就是前天宣布离职的商用飞机制造部门的负责人Stan Deal。克拉克评论道,“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次换帅能否解决波音的问题。不幸的是,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10.碧桂园推迟发布2023年财报
碧桂园控股(Country Garden Holdings)推迟发布2023年财报。这家房地产开发商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收集信息,以谨慎评估公司的财务资源与财务义务。碧桂园董事会原定于3月28日审议年度业绩报告。根据上市规则,倘公司无法按时发布年度业绩,预计其股票将从4月2日起在香港暂停交易。碧桂园表示,董事会认为停牌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实质影响。碧桂园还称,继续全力以赴确保交付工作的顺利推进,2023年全年公司及其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交付房屋超过60万套。
相关:龙头房企万科(China Vanke)表示2023年净利润大幅减少,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在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之际,该公司的利润压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万科在交易所公告中表示,公司利润“承压”。万科称:“规模过快扩张期间,部分投资判断过于乐观,这些项目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该公司表示,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削减付息债务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万科表示,截至目前深圳国资已经采取了四大类措施来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帮助和支持万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