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2023.12.4-2023.12.10)
上周要闻摘要:塔塔计划建印度最大iPhone组装厂。爱立信与AT&T签140亿美元战略协议。谷歌推出人工智能系统Gemini。AMD发布全新AI芯片与英伟达展开对决。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泰国竞争日趋激烈。日产和雷诺资本关系已经实现对等化。尼韦尔收购开利全球的安全业务。艾伯维87亿美元收购制药公司Cerevel。希音创始人许仰天将被推到聚光灯下。麦当劳目标全球店面总数5万个。
1.塔塔将建印度最大iPhone组装厂
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塔塔集团(Tata Group)计划建设该国最大的iPhone组装厂之一。此举有望加速苹果(Apple)在印度的制造业扩张。塔塔集团希望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霍苏尔建厂。该工厂可能会有大约20条装配线,并在两年内雇佣5万名工人,目标是在12至18个月内投入运营。新工厂预计将在之前印度政府支持的财政激励措施到期之际开始生产,苹果和塔塔可能会敦促印度政府为新工厂提供补贴。新工厂的建立将有助于苹果实现加强“印度制造”的目标。
相关:苹果希望下一代iPhone手机的电池是在印度生产的,这是这家美国科技巨头推动其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已告知组件供应商,其倾向于从印度工厂采购其即将发布的iPhone 16所将搭载的电池。
2.爱立信与AT&T签140亿美元大单
爱立信(Ericsson)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签署了一项五年期网络转型与数字化战略协议,该协议旨在开拓未来的可编程与智能网络,总额约140亿美元。这一交易是爱立信有史以来最大的财务交易。爱立信将部署广泛的爱立信5G Open RAN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支持AT&T在美国全境实现开放式无线电接入网络(Open RAN)的目标。爱立信将为AT&T构建一个具备行业规模、成本效益、可持续性与高性能的5G网络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AT&T和爱立信会将其转变为云原生开放网络。
相关:爱立信将利用其最近在得克萨斯州刘易斯维尔扩建的5G智能工厂来生产与这笔交易相关的基础设施。
3.谷歌推出人工智能系统Gemini
谷歌(Google)表示,该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比市面上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更强大的新系统,连ChatGPT创造者OpenAI开发的技术都要甘拜下风。谷歌表示,尽管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发该项目,但由于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安全测试,该算法要到明年年初才会广泛投入使用。这款被称做Gemini的强大软件是谷歌展示AI实力的最新尝试。大约一年前推出的ChatGPT震惊了整个科技行业,并让谷歌措手不及。Gemini的发布以及公众接受度将成为检验谷歌技术的一块试金石。
相关:OpenAI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Sam Altman)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23年度CEO”,标志着这位富有科技远见的CEO在充满挑战和胜利的一年里获得了巨大的赞誉。OpenAI是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被视为一家掌握着人类命运的公司。对于阿尔特曼而言,今年的感恩节有点特别。往年,他与家人在圣路易斯度过这个节日。但今年,他发现自己正在为控制OpenAI而进行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斗争。
4.AMD发布全新AI芯片对决英伟达
AMD公司发布备受瞩目的全新MI300系列AI芯片。此次发布也让该公司在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与英伟达(NVIDIA)展开对决。这种芯片可以利用庞大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比传统计算机处理器更高效。AMD显示出更大的信心MI300系列可以赢得一些科技巨头的青睐,从而可能带来数以十亿美元的收入。该公司表示,使用这些处理器的客户将包括微软、甲骨文和Meta。新的AMD芯片拥有超过1500亿个晶体管,内存是目前市场领导者英伟达产品H100的2.4倍。
相关:过去一年的AI芯片市场形势给人一种英伟达(Nvidia)在AI市场取得独霸地位的感觉。由于一年前横空出世的ChatGPT在线聊天机器人引发了对生成式AI的狂热追逐,主要科技公司纷纷抢购英伟达的芯片以便搭上这趟顺风车,受此提振,英伟达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多,市值增长了两倍多。英伟达的两个最大竞争对手英特尔(Intel)和AMD需要尽快扭转局面。不过,英伟达的主导地位仍给竞争对手留下了空间。抢购AI处理器的科技巨头们不愿在这种关键技术上依赖单一供应商。
5.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泰国竞争激烈
在东南亚,中国企业推出的纯电动汽车(EV)正在增加。在泰国市场,走在前头的比亚迪(BYD),加上属于“第二波”进入的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进驻的企业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在当地,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截至2023年11月底,已进入或有意进入泰国的中国EV企业达到10多家,比2022年底翻了一番,吉利控股等也计划进入泰国。在当地建设工厂的动向也在扩大。广汽将于2024年建厂,长安汽车也将于2025年投产。
相关:马斯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Tesla)的25000美元低成本电动汽车项目已取得显著进展,该车将以非常高的产量生产。马斯克透露,他每周都会审查该车型生产线的计划,并认为这款车将代表的制造业革命将令人震惊。
6.日产和雷诺资本关系实现对等化
日产(Nissan Motor)和雷诺(Renault Group)已于11月将原本对雷诺有利的资本关系调整为出资比例互为15%,从而实现了对等化。日产和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再次确认,将向雷诺11月成立的EV新公司安培(Ampere)出资合计最多8亿欧元。通过该公司将扩大在欧洲的EV销售。三菱汽车透露,Ampere将通过贴牌生产(OEM)向其供应EV版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日产和雷诺还将在印度共同开发和生产EV等车型。
相关:2023年11月日本国内纯电动汽车(EV)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9%,降至6429辆,3个月来销量首次低于去年。EV占新车销量的比例为1.87%,创出自2022年10月以来、1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与中国相差10倍以上。在日本国内,燃效性能高的混合动力车(HV)受到欢迎。混动车占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不含轻型汽车)的60%。日本的EV销售占比低于世界各国。从10月EV销售比例来看,中国达到20%,德国提高至15%,属于新兴国家的泰国也猛增至12%。
7.霍尼韦尔收购开利全球的安全业务
霍尼韦尔(Honeywell)已同意以49.5亿美元现金收购开利全球(Carrier Global)的安全业务Global Access Solutions。该公司表示,这将使其成为数字时代安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霍尼韦尔表示,该交易支持其最近宣布的计划,使其投资组合与三大关键大趋势保持一致:自动化、航空未来和能源转型。开利全球的安全业务为大公司、酒店和连锁医院生产包括电子锁在内的产品,包括三个行业领先的品牌LenelS2、Supra和Onity。
相关:开利预计将从这笔交易中获得约40亿美元的净收益,并打算用这笔资金偿还债务。该交易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结束前完成。
8.艾伯维87亿美元收购Cerevel
美国医药巨头艾伯维(AbbVie)将以约87亿美元收购主攻神经科学领域的制药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艾伯维预计将在2024年中完成此项收购。Cerevel将带来Emraclidine等药物,Emraclidine是一种试验性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症状还包括幻觉和妄想等症状。该药目前正在老年志愿者中进行一期研究。截至目前,Cerevel Therapeutics尚未有任何药物正式上市。公司的研发项目大多数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相关:2018年,辉瑞(Pfizer)分拆一组神经科学资产,贝恩资本私人股本和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出资3.5亿美元,辉瑞在Cerevel仍保留25%的股份。2020年7月,Cerevel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后,Cerevel以增发或其他形式筹款4轮。
9.希音创始人许仰天将走到聚光灯下
快时尚集团希音(Shein)创始人许仰天是一位不爱抛头露面的中国亿万富豪,但在这家一度估值1000亿美元的电商集团明年按计划上市时,他将被推到聚光灯下。尽管社交媒体时代造就了其公司的爆炸式增长,但网上很少有关于他的信息。Shein的网站上没有许仰天的照片,他8年来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也没有在网上发过帖子。他非常低调,以至于员工们开玩笑说,他们在办公室认不出他。
相关:Shein上的低价潮服似乎浩如烟海,选择多多,这家在线零售商在过去短短几年中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时尚品牌之一。一些专家分析,希音和其他快时尚品牌保持低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将制造业务劳动力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市场。希音没有实体门店,顾客只在希音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上购物。希音还选择了非传统的网红营销方式,经常与内容创作者合作,由他们在TikTok或Instagram等平台上发布该零售商服装的“大采购”视频。
10.麦当劳目标全球店面总数5万个
麦当劳(McDonald's)宣布,计划到2027年底之前新开超过8800个店面,实现全球店面总数5万个的目标,并增加1亿名会员,还将与谷歌云合作,通过AI技术改善运营。对于2024年,麦当劳目前预计将净新增4%的门店。而在2024年之后,麦当劳计划每年净新增门店4%到5%。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麦当劳全球门店数量为41198个,该公司此前承诺今年底将新增2000家门店。
相关:麦当劳将推出以外星人为灵感的新概念餐厅CosMc's,这将是该公司60多年历史上在美国推出的首家新概念餐厅。冰咖啡、全天候的吉士蛋麦满分以及外星人,是CosMc's将倚仗的产品组合。这一计划中的连锁餐厅是麦当劳加大押注外带餐饮的一部分,旨在从冰镇饮料销售中分得一杯羹。在芝加哥郊区开业的首家CosMc's门店将有四条得来速车道,没有用餐空间,店面也比传统麦当劳小。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叫外卖,而该餐厅的设计就是为了迎合这一趋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