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走进广州的数据海洋!
9月10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201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98亿元增加到22859.35亿元,约占广东省经济总量两成半。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1736.0倍,1950-2018年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8.1%)、广东省(9.7%),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0%。
随着经济的增长,广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不断实现突破。1949年,广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1元,到2018年达15.55万元,增长1284倍,是全国的2.4倍和广东省的1.8倍,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广州于2010年已达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广州的财政实力也在明显增强。在1950年,广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05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州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979-2018年年均增长12.7%。十八大以来,广州财政收入稳步提升,2018年达1634.22亿元,2013-2018年年均增长6.8%。

经济数据显著增长的同时,广州经济结构也在在调整升级中不断优化,经历了从“三分天下”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格局演化。具体表现为农业向产业化、都市型发展,工业向高端化发展,服务业向现代化迈进,产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98:27.27:71.75,第三产业占比较1978年大幅提高42.01个百分点。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广州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18年,广州进出口总值达1484.83亿美元,是1987年的68.4倍,1988-2018年年均增长14.6%。其中,2018年出口总值达848.51亿美元,是1987年的82.9 倍,1988-2018年年均增长15.3% 。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农村土特产品、中低档工业品为主转向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快速增长。
在投资方面,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1978年广州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3150万元,到2018年,广州基础设施投资额达1762.00亿元,年均增长10.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重为28.97%。十八大以来,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3年的25.5%逐步提升到2018年的29.7%;2014-2018年年均增长9.2%。

此外,1949-2018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7亿元提升至9256.19亿元,自1988年起连续31年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位列第三;1979-2018年年均增长17.3%,比1950-1978年年均增速高9.0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州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完善现代化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重点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广州的基础设施投资在7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稳步提升。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广州的城市基础虽在不断进行建设和改造,但仍比较落后。近年来,广州积极加快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海港、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广州的国际航空枢纽实现了飞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白云机场占地面积不足120万平方米。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白云国际机场目前拥有3条跑道、2个航站楼,成为国家民航局首批未来“智慧机场”建设示范单位。机场的枢纽吞吐能力及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近7000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全球第13位。
近年来,广州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多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包括先实现就业市场化、率先创建市场就业机制、率先建立对特困失业人员全方位、全免费的就业援助承诺制度、率先实施对“零就业家庭”(全家失业)的就业援助服务措施、率先实施失业人员“金锁匙”培训计划等。2018年末,社会从业人员达896.54万人,相比1949年末,数量增长了逾8倍。
编辑:投资广州
来源:南方网、界面新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