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投资广州 > 最新资讯

跟着地图挖宝藏,广州“夜间消费地图”出炉!

发布日期:2019-08-23 01:14:41 来源:本网 字号:

8月6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涵盖全市各区的商场、食肆,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15个消费集聚区成为“夜广州”消费地标。


市商务局表示,鼓励集聚区内购物、餐饮等企业提供夜间延时服务,力争到2021年,打造形成“广州之夜”品牌,力争形成10大国内知名商圈,全市夜间经济集聚区达到30个,重点集聚区新增经营收入总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左右。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出台了《广州市2019年促消费工作方案》,实施了造节造势、促进汽车消费、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8.1亿元,增长8.2%,实现了自去年4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住宿餐饮业营业额736.28亿元,增长9.1%,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有机构发布了2019年城市夜生活指数,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中,广州位居第三。其中,将近84%的城市每天夜场电影不足100场,而广州成为夜场电影超过1000场的三座城市之一。广州也成为22点之后仍在运营的地铁站点超过200个的三座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6月30日,广州共有4447家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时便利店超过3191家,占比超过71%,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还是中国最能吃夜宵的城市。夜宵外卖订单一度占到广州整日订单总数的6%,远超其他城市。从饿了么、大众点评公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看,广州的夜间餐厅占比高达34.30%。远超重庆的27.5%与上海的26.1%。



 


除了全国首个开设音乐茶座和灯光夜市,广州还最早引领了KTV、夜宵等夜间生活方式。央视科教频道的专题节目《40年40个第一》说,卡拉OK也是从广州开始迅速传遍全国的。著名导演陈晓卿在节目《圆桌派》里说,“夜宵是从广州过来的”。


广州市商务局表示,此次发布夜间消费地图,正是试图通过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深挖内需潜力,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夜间消费需求,打造大湾区“不夜城”。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促进广州夜间消费发展。


一是推动集聚发展。重点打造北京路、环市东、天河路、珠江新城、上下九、沙面、珠江琶醍、白云新城、长隆汉溪—万博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集聚区内购物、餐饮等企业提供夜间延时服务,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夜间促销活动。



 


二是提高中高端消费供给。打造夜间消费综合体验型购物天堂,大力发展体验经济、时尚经济、跨界经济,支持商圈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创意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等综合体验方向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夜间高端消费市场的供给。


三是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将“广州国际购物节”、“广州时尚周”、“国际美食节”等办成广州的标志性节庆,在节庆期间举办精彩纷呈的夜间活动,增加文化、旅游、体育元素,共同打造全城节庆氛围。在番禺长隆、花都融创文旅城等重点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周边做好夜间购物、餐饮服务配套,为外地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夜广州”体验。


四是支持智慧发展。以5G建设为契机,推动“互联网+夜间消费”发展,打造现代网络商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筑智慧服务保障,提升重点消费场所的免费WIFI覆盖率。与各大网络平台合作,评选夜间消费榜单,向消费者精准推送广州夜间消费项目和热点地标。



 


力争到2021年,全市夜间消费优质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夜间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丰富,以岭南文化为主线,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更加鲜明的全域夜间经济产业链更加完善,打造形成“广州之夜”品牌。力争形成10大国内知名商圈,全市夜间经济集聚区达到30个,夜间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重点集聚区新增经营收入总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左右。


编辑:投资广州

来源:大洋网、广州新闻电台、花城FM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