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投资广州 > 最新资讯

2019上半年,藏在广州11区GDP背后的秘密

发布日期:2019-08-22 01:16:39 来源:本网 字号:

近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在上半年,全市11区表现也各有不同。在总量上,天河、黄埔、越秀占据前三,与此同时,天河与南沙以9.4%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首先看看整体数据,天河区GDP为2268.81亿元稳居全市第一,黄埔区位居第二,而越秀区、番禺区和海珠区GDP也都突破了1000亿元。经济增速同样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天河区和南沙区仍是全市增长最快的区,在上半年齐头并进,同比增长9.4%,而海珠区、黄埔区、白云区和荔湾区增速也都高于全市水平。



 


具体来看,黄埔区规上工业产值达3682.27亿元遥遥领先各区,保持了工业大区的发展趋势,总量占全市的41.5%,排名二、三位的花都区和南沙区也表现不俗,分别为1247.82亿元和1189.65亿元。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上半年,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4.8%,增速创6年新高,规模和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各区也表现出强劲的投资带动力,全市11区全部呈现增长之势,花都区、番禺区、增城区、荔湾区、从化区、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超过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可以看到,上半年天河区仍是“买买买”的主战场,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2.58亿元,领跑全市。而花都区和增城区增速分别为11.7%和11.0%,体现了非中心区的强大消费潜力。



 


上半年,天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8.81亿元,增长9.4%,总量、增速均领跑全市。多年来,天河稳坐经济强区第一把交椅,在保持经济体量“大块头”的同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去年,天河同样在广州11区里夺得了GDP总量和增速的“双料冠军”。  


根据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官网公布的数据,该区GDP总量1848亿元,稳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3682.2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3.3%,增速全市第一;财政八项支出118.8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601.2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GDP增速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7%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市第一离不开重点项目的顺利进展:该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的127%,148个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5.5%。



 


诺诚健华、卡尔蔡司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乐金OLED、LG化学偏光片、瑞松机器人等项目实现试产,百济神州、GE中试平台、粤芯半导体和雪松总部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753.0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与天河并驾齐驱,居广州第一。持续的制度创新,推动了南沙自贸片区挂牌近四年来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上半年,海珠区GDP增长8.2%,排名全市第三。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6.79亿元,增长37.2%,增幅排名全市第一。不得不说,琶洲试验区功不可没,琶洲试验区产业导入持续推进,营业收入增长121.7%。



 


根据2019年上半年荔湾区经济运行简况,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3.68亿元,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消费需求保持平稳的同时,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该区“加速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额(项目在地)同比增长30.8%。


编辑:投资广州

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南方+客户端、广州黄埔发布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