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国际健康驿站将于9月在广州投用!
6月28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政数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琶洲实验室)等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疫情防控科技战“疫”工作情况。无人驾驶、无人机、快速检测产品……6家在此次防“疫”中大展身手的科技企业也来到发布会现场布展,展示广州科技“硬核”实力。
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在穗科研机构、医疗诊断机构、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企业,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积极构建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式配送物资的技术场景;
重点聚焦检测能力提升、病毒传播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较好展示了广州科技抗疫的硬实力和产业成果的应用能力。
高裕跃还透露,目前广州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全国第一个拥有5000间客房的国际健康驿站,9月份将投入使用。
国际健康驿站是什么?广州科技“硬核”实力有哪些?
国际健康驿站9月投入使用
高裕跃介绍,全国第一个拥有5000间客房的国际健康驿站目前正在广州紧锣密鼓地建设中,9月份将投入使用。国际健康驿站将贯彻“安全、舒适、智慧”的设计建设理念,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琶洲实验室主任徐宗本谈到,广州正在建设的“国际健康驿站”,将会是一个智慧化、无人化程度较高的隔离区。琶洲实验室针对这样的场景,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部署。
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分布式微剂量CT,可以实现在隔离区内CT扫查的无人化、智能化,且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成像方法,将大幅降低CT对人体的损害,能够对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作出更精准的判定。
紧急开发“识阳系统”
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实验室等“国家队”“主力军”,以及一大批在穗科研机构和中小科技企业凝心聚力,迅速投入科技战疫,在前期围绕五大主攻方向已立项研发的184项项目成果基础上,针对新冠变异病毒传播防控、快速检测筛查、新型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产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并投入应用,成为广州本轮疫情防控的强大科技武器。
高裕跃介绍,徐宗本院士领衔的琶洲实验室围绕3D人脸识别技术构建疫情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前沿研究,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疫情防控。
工信部电子五所应指挥部要求紧急开发了“识阳系统”,对检测数据实时抓取,第一时间筛选出阳性病例数据,为快速找出密接和次密接,开展迅速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广州科技企业开足马力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Delta株变异病毒,广州的中小科技企业开足马力,抢时间、争速度、见效果,在短时间内研发生产出多种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投入应用,大幅提升检测筛查能力,充分体现中小科技企业在抗击疫情中能办大事的使命担当。
高裕跃介绍,达安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日最大产能从100万人份提升到500万人份,生产量占全国四成以上,累计销量超3亿人份居全国第一;
金域医学在穗的核酸检测能力达到52万管/天,全国累计检测超8600万人份,单机构检测量日检测能力和累计检测量最高全球首位;
万孚生物的抗体/抗原检测试剂盒从原来的每日产能30万人份提升到180万人份;
和信健康的抗体试剂盒每日产能从40万人份提升到100万人份。
无人车配送
广州拥有全国首个批准的5G远程驾驶车辆队伍。在疫情期间,这些车辆进入管控区域,搭建了无需人工、高效稳定的运输队伍,解决管控区物资配送存在的“中间断层”问题。
6月4日至今,广州市共出动自动驾驶汽车20多辆(乘用车、小巴、重卡等)、小型物流配送车30多辆开展配送服务,累计配送物资265吨(配送餐食及核酸检测样品等未计入),单日最高配送物资达33.8吨。
小机器人上楼
如何实现物资无缝衔接配送到家?在广州封控区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楼下,小型物流配送机器人协助志愿者开展管控区内物资从分派点到楼下的物流配送;在楼宇中,上楼配送机器人将物资从大堂直接送至住户,协助“最后一百米”配送直达。
据悉,阿尔华(广州)科技在芳村中海花湾1号就部署了12台机器人,服务3幢公寓1万余人,还有150台正在部署中。
无人机“航运”
急需的物资如何快速送达?无人机高空航拍喊话宣传,急救药品及考试资料、证照等应急物资配送……全新的应用场景,验证了无人机高效、快捷解决“燃眉之急”的可行性。亿航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封控区域1小时的路程,使用无人机可实现5分钟送达。
无接触就能买到新鲜蔬菜
粤旺集团自主开发的“柜鲜生”,以无接触、智能售卖的方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喜爱,被大家称为“买菜神器”。封控区的物资配送均实现“无接触式”,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