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陈林:中国企业应坚持"走出去"战略
在全球汽车市场呈现深刻增长之际,中国汽车以及市场地位更在逐年上升。在一道道增长弧线的背后,新形势下催生的产业组成结构、新市场下诞生的崭新技术趋势,无一例外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发展坐标。
2015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9日至10日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以“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为主题,分别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前景与挑战、构建新型协同关系、新能源车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刻的探讨。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介绍了他关于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谈几点看法。
陈林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企业走出去的调整更加有利,时机更加成熟,对外投资合作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4年我国共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15.5%,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止2014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6463亿,中国开展跨国经营,一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共有95家入选《财富》500强。”陈林透露。
陈林介绍,在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在其中崭露头角,不仅积极推动汽车产品走出去,也开始了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不仅涉及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些企业还成为全球汽车并购市场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努力,中国汽车产业在海外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止3月底,经核准备案,在境外领域的汽车领域和机构共计1125家,其中投资设立企业是1084家,中方投资额140.82亿美元,在境外设立机构41家,在投资设立的企业中汽车研发整车生产类企业91家,中方投资额59.24亿美元,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贸易企业937家,中方投资额75.13亿美元,汽车客运运输和出租企业80家,中方投资额6.45亿美元,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从方式上看不仅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也有通过并购或参股等方式获得既有汽车企业的股权等权益。
“从数字上看,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境外的发展是以销售公司为主,从事整车及零部件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则分布在欧美、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区,这与中国汽车企业主要的出口市场相契合。”陈林说,从金额上看这以生产企业为主,包括整车组装和零部件生产,如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公司,奇瑞汽车在巴西圣保罗州投资建设汽车厂,并以初步具备境外合资的条件,此外也有一些研发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国家,如吉利在瑞典哥德堡设立的中欧汽车研发中心。
与美国、德国、韩国等汽车生产大国相比,无论汽车出口量还是对外投资设立企业,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程度都还很低,因此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中国汽车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尝试,也是汽车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汽车企业结构性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产能与需求难以匹配、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实与扩大产能的市场预期形成冲突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参与国际汽车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已经迫在眉睫。”陈林认为,开展海外投资能为汽车企业带来诸多好处,通过兼并和收购海外资产能实现快速扩大销量的规模,从而缩小与世界级汽车集团的差距,降低进入海外市场的门槛和难度,同时利用被并购的对象已建立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同时还可以获得知名度更高的品牌、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国际化经营已经使汽车产业在全球金融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陈林还指出,中国的出口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主义,需要汽车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调整进口产品的关税,给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导致了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巴西政府颁布的法令宣布对南共市(南方共同市场)以外的汽车进口产品工业品税由5%-17%上调30个百分点,这使得我们企业对巴出口汽车成本上涨了25%-28%,通过投资不仅可以绕开贸易壁垒障碍,保持和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还极有可能带动零部件的出口,扩大销售的数量。”
为了推动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中国政府特别是商务部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而且2014年在10月6日又发布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实行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资的便利化。近期国务院也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将汽车行业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行业,明确要求在产业配套强的国家建立生产厂和组装网,建立分销维护维修中心,带动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鼓励汽车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汽车技术和工程研发中心,并购国外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提高民族品牌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指导意见》为中国汽车行业加快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政府将汇同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措施,支持汽车产业走出去。
陈林认为,“走出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实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政府的任务就是提供服务和保障,积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调整,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选择,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陈林表示,如果说前几年讲企业“走出去”,特别是汽车行业企业走出去,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但今年我可以非常有底气的说,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了。”当然,“走出去”仍然会碰到很多困难,但相信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达到他们的目标。
(来源:2015年6月10日 网易汽车频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