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具出口有望逆势突围

发布日期:2013-08-13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2013年国际市场形势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市场需求疲软,但考虑到工农具产品的刚性需求、我国工农具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统市场的巩固和新兴市场的开拓等因素,下半年我国工农具产品出口与上半年基本持平,预计同比增长8%左右。

1~6月,我国工农具产品进出口总额72.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额6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额5.5亿美元,同比增长6.5%。工农具是出口导向型行业,上半年出口额增幅较2012年上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趋缓。

生产向“轻薄短小新”方向发展

手提式各种电钻出口排名居首,其他液压及非电力动力装置手提式工具同比增长最快。手提式各种电钻出口额达10.9亿美元,占全部工农具产品出口额的16.4%;其他液压及非电力动力装置手提式工具出口额达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增长最快。我国手工具产品出口逐步由综合优势(如技术、质量等)代替价格优势,新材料、新款式、新工艺产品层出不穷,组合工具发展较快,中国手工农具生产已开始向“轻薄短小新”方向发展。

一般贸易占据主导地位,出口额增长明显,加工贸易出口额同比小幅增长。2013年1~6月,工农具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36.9亿美元,占比55.4%,同比增长8.9%。其中,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7%,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0.7%;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4.6亿美元,占比37.0%,同比增长4.0%,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1%,出口价格同比上升5.2%。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工农具行业出口逐步以质量优势代替价格优势。

出口新兴市场比例增加

工农具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四省市占比达80%。

工农具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等传统市场,非洲及大亚洲等新兴市场同比增长较快;我国对美出口额位居榜首,同比增长达1.7%,增幅有所减缓。2013年1~6月,工农具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为23.0亿美元,同比增长8.7%,占比达34.5%,为我国工农具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我国对非洲及大洋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4%、43.3%,成为我国工农具产品出口的新兴市场。从出口国家分析,我国对美国出口居首位,达16.6亿美元,占比24.9%,同比增长1.7%;我国对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印度和香港地区出口同比增长较快,分别为49.1%、46.9%、33.6%、21.9%和27.7%。
出口面临严峻形势

国际市场竞争力仍处于不利位置。目前,我国工农具行业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较低,产品功能单一,与国际市场上高水平、高售价的产品如博世、百得等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虽然在发展中国家和欧美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要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工农具行业门槛较低,入门比较容易,导致不少中小企业满足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理念,在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技术储备、品牌培育、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缺少投入。目前我国工农具行业虽然有不少规模企业以自主品牌出口,但根据对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自主品牌比例仅占3%左右,贴牌生产仍占相当比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农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国际营销网络也尚未有效建立。

全球经济危机加剧,影响我国工农具产品出口。调查结果显示,90%企业认为国际贸易形势严峻,企业出口因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受阻,整体出现持平或下滑的态势,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基本持平,部分企业订单出口减少10%以上,甚至出现亏损或倒闭。

企业综合成本上升使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据调查,2013年1~6月,企业经营综合成本较2012年同期增长5%~10%,其中劳动力成本同期增长15%,原材料价格同期基本持平。

企业间竞争激烈,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工农具出口一般订单小、批次多,业务流程不比其它业务少,利润薄;生产工农具的厂家多,竞争激烈;同时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经营成本高,人才流失严重,业务随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

提高工农具出口产品质量

2013年国际市场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市场需求疲软,但考虑到工农具产品的刚性需求、我国工农具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统市场的巩固和新兴市场的开拓等因素,2013年下半年我国工农具产品出口与上半年基本持平,预计同比增长8%左右。

加大产品研发及创新力度,依靠科技进步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工农具的出口,需要突破传统工农具的限制,研究各类专用工具和组合、套装工具的开发及包装装潢的改进,加大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力度,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以增加竞争力。通过创建国家级电动工具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提高原创性技术开发速度,提升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水平。要发挥各级电动工具研发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作用,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培养自主品牌意识,以品牌战略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企业要重视自主品牌培育,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境外商标注册,提高产品国际知名度,逐步推动工农具产品由定牌生产、中性包装向自主品牌出口转变,努力加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额,用品牌运营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

研究、走访重点传统市场,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市场的发展,对市场行情的掌握,
对自己重点客户的了解,与经销商和客户的互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亲自走访批发商、经销商,或者主要客户,听取意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所在地区的销售情况,掌握市场对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反应,更好地推出新产品,对巩固和拓展企业销售有很大帮助。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应对传统市场需求疲软。认真分析工农具国际市场的特点,研究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特别要重点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努力减少因某个市场或某个地区经济或政治形势动荡对我工农具出口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重点地区加快海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工农具产品的出口份额。

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根据对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工农具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为加强产业协作,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根据国内工农具企业的意愿,机电商会成立了工农具产品分会,旨在为行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协作,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国内工农具产业的推广宣传和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国际产业竞争。我们相信通过充分发挥工农具分会的作用,加强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工农具行业可以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来源:2013年8月14日 在线国际商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