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创新力量源自何处?

发布日期:2022-09-27 14:27:40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影响余波未尽,国际地缘政治发生重大调整,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快重构,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各国共同面临高通胀、低增长等新的压力,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此背景下,在日前举办的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上,来自中国银行、世界旅游组织、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中智集团、高通集团、马士基集团以及法国源讯公司等的代表,围绕“服务贸易创新”这一话题,把脉创新趋势,分享创新经验,共谋发展未来。

  专家圆桌

  世界旅游组织创新教育与投资部主任 纳塔利娅·巴约纳

  中国银行副行长 王志恒

  法国源讯公司中国区执行CEO 叶 晨

  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 华刚林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 贾可尼

  高通集团全球副总裁 夏 权

  中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卜玉龙

  马士基集团中国首席代表 彦 辞

  (排名不分先后)

  世界旅游组织创新教育与投资部主任纳塔利娅·巴约纳:

  旅游业创新关键在中小企业数字化

  旅游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挑战在中小企业。旅游业中80%是中小企业。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力量,如果他们不进行数字化,旅游业就无法实现现代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的资金主要用于生存,而不是用于投资技术和创新。现在我们需要赋能中小企业,帮助他们缩小差距,发展可持续旅游,让每个企业都能够运用技术。为此,在去年的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上,我们发起“数字未来”项目,旨在让中小企业获得新技术。他们进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网站,点击进入“数字未来”项目,然后注册填表,建立连接后,我们将为其提供评估,包括企业现状如何、有哪些差距以及如何缩小差距。

  旅游行业数字化最需要的是数字支付、云技术、数字营销、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希望为200多万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使其获得并持续运用数字工具。没有创新,没有教育,没有投资,可持续的旅游业就无从谈起。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

  金融政策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在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下,中国银行持续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结合我们的业务实践,就银行业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四点倡议:

  一是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大局,推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银行业要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局,把握智能制造引领全球制造变革的新机遇,在软件、芯片等关键领域提高创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标准能力,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针对科技创新不同阶段风险特点,打造股、贷、债、租、保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做好对科技企业的培育,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要转变风险管控理念,加快从传统的“重抵押、重担保”授信模式转向更加依托产业发展前景、交易信息资金流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多维度的授信支持模式,优化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贷质押新模式,打通服务贸易融资渠道,解决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银行业要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注重对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及技术升级投入,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及供应链、价值链的上游跃进。银行业要积极支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度高的产品领域及相关服务行业,着力发展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水平高、竞争力优、附加值大的新型高端产品,强化轨道交通、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业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竞争优势。

  三是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新趋势,扩大金融科技的应用。银行业要创新跨境支付结算工具,稳步推广单据电子化,简化企业的单据传输和审核流程。要扩大大数据精准画像技术在尽职调查和合规审查方面的应用,简化前端审核流程,丰富服务方式和内容。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打造贸易金融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贸易真实化等业务真实性审核难题。

  四是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服务中的使用。银行业要持续深化在“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布局,深耕人民币国际化土壤,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持。要深挖跨境人民币政策机遇,加快产品创新,推动人民币在服务贸易结算业务领域使用。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业务,以点带面推动人民币在更广领域应用。要通过并购贷款、并购债券等产品组合,支持拥有核心技术的服务型企业“走出去”。进一步简化人民币业务操作流程和线上化应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法国源讯公司中国区执行CEO叶晨:

  多维度追求和培育创新

  源讯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法国IT服务企业。过去的历史中,我们曾尝试很多次自我的颠覆,从不同的维度追求创新,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首先,培育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将创新的理念植入到公司的人才培养当中,聚集创新型的人才可以更敏捷、更精益的为企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我们专门成立了科学家和专家社区,他们来自不同的业务领域,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性别和年龄,对创新有着不同观点。通过与初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积极合作,更好更快的帮助客户塑造数字化业务。他们也是我们创新研发的驱动力,通过预测市场的所需产品和服务,帮助和指导制定业务和战略,建立技术路线图,加快从研发到市场的脚步。

  其次,组织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我们发展员工赋能文化,推广模块化的互联机构,实现多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敏捷的工作方式。这种创新价值网络的建立能够更快地实现创意的生产、转换和传播,让企业更加敏捷的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再次,技术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客户创造了更高的价值。我们每年投入2.35亿欧元用于数字技术的研发,技术专长和创新能力是客户满意度和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2年冬奥会,源讯作为国际奥委会的顶级合作伙伴,首次将关键业务服务托管在公有云上,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公有云。

  在脱碳领域,源讯已帮助一些世界领先的企业向净零过渡,通过整合我们在脱碳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数字技术方面的专长,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脱碳评估,创新数字化工作场所,为客户在减排的不同阶段提供端到端的脱碳支持。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

  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对欧洲工商界而言,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营商环境质量和投资透明度、可靠性和可预测性,是促进创新的途径。总地来说,市场准入障碍、标准化和数据安全法规仍然是欧洲企业的主要关切。

  中国和欧洲正在引领全球减碳路径,服务业将在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样,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整体的方法、新的经济模式和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是中国和全球减碳的关键。欧洲企业能够带来大量专业减碳知识。例如,中国的建筑行业规模世界第一,其中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行业的排放量约占中国排放量的20%。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明确表示,如果不引进新的技术方法,中国建筑行业的排放量在2040年才能达到峰值。为绿色建筑认证引入明确、透明的法律框架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有十多个不同标准来评估各类建筑在各个阶段的施工过程。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也不完全一致,这大大影响欧洲企业有效推广其先进解决方案、技术和专业知识。

  希望“十四五”规划继续成为加速服务市场开放的里程碑,大幅扩大服务贸易,为促进开放、提升透明度、增进相互理解奠定基础。这将使欧洲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在真诚合作和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增加投资,以进一步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

  高通集团全球副总裁夏权:

  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保驾护航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移动行业的灵魂,也是高通公司最重要的企业信条。创新的力量源自于何处呢?首先源自领行业之先的基础研发和长期的投入。过去的十几年里,高通将每年收入的20%以上投入研发,截至目前,高通的研发投入已达到770亿美元。

  创新更在于为市场、产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高通创新的力量还来自于发明、分享、协作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许可和芯片的两种方式,坚持与整个产业生态共享所有技术,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加速发展,赋能所有有兴趣进入移动通信行业的企业,降低合作伙伴创新的技术门槛,使他们平等地获得更多的前沿技术支持,推动行业良性竞争。这一模式已一再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

  创新的过程并非一路坦途,对于高通也是如此。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为创新的力量保驾护航的关键。长期、稳定、可预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尤其是通过专利制度在技术商业化的过程中稳定发展的能力,对于鼓励包括高通在内的创新公司的研发投入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在改善知识产权体系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强有力且平等的知识产权保护将进一步增强外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长期信心。作为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重要参与者,高通一直在扩大在华知识产权投入,多年来高通公司在中国的发明申请、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始终稳居在华外企的前列。

  今年,我们迎来中国5G正式商用三周年。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将催生海量数字化应用。这其中创新至关重要,特别是数字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将催生大量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持续赋能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展望未来,高通公司将在“智相连、万物生”的共同愿景下,依托持续创新的力量和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强大生态系统的能力,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共铸5G智能互联的美好未来。

  中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玉龙:

  人力资源创新激活企业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核心变量。当前,人力资源创新变革步伐明显加快,数字智能化、产品一体化、市场生态化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为适应创新变革的新要求,我们将树牢“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通过技术、资本、人才创新“三元”赋能,更好地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积极助力全球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准对接优化运作,赋能人才引进。聚焦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形势下的招才引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加强与各类企业、机构和政府的交流合作,充分运用人才凭借的专业工具系统的构建人才知识图谱,促进人才的精准对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也充分发挥中智智库的专业优势,积极提供人才的规划、盘点评价激励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助力引才单位用好人才。

  二是盘活存量扩大开放,推动劳务“走出去”。抓住RCEP实施机遇,创新采用服务外包、流程外包、劳动派遣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做好推介,不断壮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针对国外的劳务订单,开展语言技能和适应性的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

  三是加快转型,创新引领,释放服务新动能。充分发挥创新的力量,积极融入数字化变革的新趋势,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型人力资源服务云平台和生态体系,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创新服务的效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素质贸易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集群。

  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华刚林:

  制度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需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需要政府制定创新和包容环境的政策。我们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北京建立一个国际仲裁中心,并希望在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进国际知名的仲裁机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完全支持这一计划,并注意到海外仲裁机构已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设立了业务实体。但外国律师在中国从事法律工作时仍然面临许多限制。因此,建议政府考虑扩大专业服务领域的准入,并在某些领域允许获准从事法律工作一定年限,并通过中国司法考试的外国律师在中国国内工作。商会会员公司认为,为了使中国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仲裁地,还需要解决法治相关的问题。

  其次,全球医疗行业包括许多独特的专业,其最佳时间和技术可以为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价值。中国美国商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会员公司希望政府考虑在一些专业细分领域进行试点,允许在国外取得资格的外国医学认证专家在中国执业,并应用这些专业资格。建议对于缺乏有效医疗手段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应允许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与外国投资者和国内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干细胞和基因诊断的相关科学研究,并申请国家临床研究备案。

  最后,在服务业领域,《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简化外国人在华就业流程。建议相关机构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这一做法。我们相信,开放和可预测的市场是促进中国和国际商业界取得更大成功和加强联系的最佳环境。

  马士基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彦辞:

  运输产品创新驱动供应链脱碳

  每位外贸从业人员都很清楚,物流是从事进出口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在疫情期间,物流可靠性大幅下降,运费急剧上涨,这对外贸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好地整合目前非常分散的供应链,确保适当的交付速度。

  为此,一是需要使航运商品化。摆脱只关注成本的观念,真正把自己看作运输链上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把航运当作零和博弈,只想拿到最低价,而应该达成最好的价格。其中包括确保适当的灵活性、速度和运输链可见性。

  二是在脱碳方面,我们与合肥德国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合肥德国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20万吨绿色甲醇,从2024年开始交付,我们将提供净零排放的运输产品,这对中国有特别的意义,不仅将推动我们与客户实现供应链脱碳,而且有助于中国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我们对此寄予厚望,相信中国将使我们成为未来在运输链脱碳的伙伴。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