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出口企业仍需“强身健体”
【2010年上半年机电产品的出口数据日前公布。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169.7亿美元,占全部贸易出口额的59.8%,比2009年同期增长35.9%,但专家提醒——机电出口企业仍需“强身健体”】经历了2009年两位数负增长的洗礼,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稳步回升。据统计,上半年机电仪器产品出口额达4169.7亿美元,占全部贸易出口额的59.8%,比2009年同期增长35.9%,但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仅有4%。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全年出口规模可能达到或超过2008年的水平,但增速可能低于2008年。目前,关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二次衰退的担忧仍然存在,外需市场复苏缓慢。在后危机时代,面对出口数据的回升,机电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继续聚焦自主创新,靠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出口。继续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2009年机电出口形势严峻,但这一年也是我国机电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最快的一年。一家机电出口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表示,很多企业都遵循“制造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的生产原则。以前由于订单饱满,积累的很多技术并没有及时转化为新产品,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被迫加快了成果转化的步伐。从全行业的情况看,这种技术转化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机电产品技术对外依存度这一关键指标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大量出口的主要大宗机电产品中,关键制造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已由先前的85%降到了如今的一半左右,而且已有部分核心关键技术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所替代。特别是在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核电设备等关键制造领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大量涌现。尽管我国机电出口企业的关键技术自给率偏低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差距仍相当悬殊。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已成为制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据了解,我国很多机电设备制造企业每年要向国外缴纳数百亿美元的专利技术许可费,导致企业自身利润微薄,效益仍然低下。如何实现出口增长由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主型的方式转变,把我国机电出口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下来?专家认为,企业首先要强化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一前提下,采取务实渐进的策略,在适当控制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步伐。而对于行业领先企业,则应下大力气在核心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关键技术是机电出口企业提升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突破口,也是出口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和增强出口持续增长能力的着力点。关键技术创新在思维跨越创新、创新方法、工艺改革、发明与革新的主流层面中,占据基础性的主导地位。从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从感应到数码,再到网络智能软件构成的全智能定位技术的发展,都是因为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通过突破关键技术而一举建立领先优势的案例,眼前就有一例。自今年7月6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我国就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及设备制造技术。特高压设备制造技术是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核心先进技术,依托特高压工程而获得特高压制造核心技术的电力设备企业,如今在出口市场上收获颇丰。众所周知,在电力设备出口方面,主力军一直是发电设备,尤其是火力发电设备。但是,从2009年开始,我国输变电设备出口额大幅提升,部分企业的出口甚至是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呈现的,即由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完全承揽整个输变电工程,其中的设备等也由该企业提供。西电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特变电工在印度,就以上述形式分别获得了约2亿美元订单。“没有特高压工程作依托,想要攻克同样的技术,研制出同样的产品,可能要至少推迟两三年。”西电集团副总工程师宓传龙说。而攻克特高压关键技术,则大大促进了企业对750千伏、±500千伏、500千伏、330千伏等电压等级技术的全面掌握。我国机电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已有了大幅提高,但研发人才少、投入不够与自主新兴技术储备和在线应用严重不足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备受世界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新技术及核心低碳技术,欧美各国已掌握了70多种并已进入商业化和产业化阶段,而我国只掌握其中的25%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是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保持中长期出口稳健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助推力量。机电出口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适度引进技术,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出口成果转化的主体。(来源:2010年8月19日 国家电网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