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开放力度从容应对贸易摩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此同时,我国企业遭受的贸易摩擦也更加频繁地发生。不过,当前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已越来越成熟,手段和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应对贸易摩擦更加从容。
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刚入世时,我们面对第一起反倾销案件时还有些手足无措,但现在表现出的是十足的底气,尤其是面对一些歧视性条款和做法时,我们会主动出击保护好自身利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静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时的态度已变得更加主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地位的提升,我国已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谈判中,并能更多地维护自身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发声。”
近些年来,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时表现出了沉着和从容的态度,这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研究员倪月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立法层面,相关法律法规接连出台,贸易救济调查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管理层面,从商务部原公平贸易局到产业损害调查局再到贸易救济调查局,一直为出口企业维护海外市场保驾护航,有力维护了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在贸易摩擦的应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入世后,由于有些国家在反倾销中采用‘替代国’做法,我国一直是遭受双反调查的重灾区。”倪月菊进一步指出,但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一大批通晓世贸规则、国际投资规则、知识产权规则和各国法律法规的优秀专业人才不断成长,为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人才保障。此外,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提升。
张晓静表示,现在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更强:一方面,相关人才储备非常充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在应对贸易摩擦时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空间都非常充足。
不仅如此,张晓静还谈道,当前政府、行业协会、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制度更加完善,在面临任何贸易摩擦时都能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了胜算的把握。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朋友圈范围不断扩大,也为解决贸易摩擦问题提供了更多途径和可能。
进一步加大开放和创新力度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态势依然严峻,我国应对贸易摩擦能力的增强无疑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新力度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力度。
倪月菊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发展了自己,也惠及了世界。“但必须承认,我们离最高的国际标准依然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不给发动贸易摩擦者以口实。”“有些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经常是我国贸易盈余增加。而事实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虽然在量上取胜,但利微甚至无利,真正的获益者是进口国的消费者。”倪月菊谈到,中美贸易摩擦就反映出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这一事实。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力度。
张晓静也表示,贸易摩擦的产生既有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也有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为减少贸易摩擦的出现,我国需要培育新的贸易增长优势,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阶段,贸易摩擦势必会增多。要减少贸易摩擦,对企业而言就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保持自身的强大。”
倪月菊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我国是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保护主义横行的今天,我们必须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共同应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支持WTO的改革朝着更自由、更开放的方向发展,做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来源:2018年11月30日 国际商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