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企业走出去 > 走出去动态

前10个月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
中国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发布日期:2022-11-28 14:27:15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74亿元,同比增长10.3%;折合943.6亿美元,同比增长7.3%。

  谈及中国对外投资增长的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认为,一方面,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参股等方式对外投资;另一方面,各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对各类专业化租赁和诸如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商务服务的投资需求日益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总体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近日,商务部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五个特点,其中就包括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八成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交通运输领域,流量均超过百亿美元。2021年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金融、制造等行业的对外投资存量均超千亿美元。

  这一趋势在今年得以延续。据商务部的数据,1—10月,中国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达3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流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等领域的投资均呈增长态势。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我国对外投资结构优化的一大体现。”吕越表示,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原因在于:一是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设计、营销、品牌为代表的高端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越来越处于核心的引领地位,国际市场中的服务业投资需求不断攀升,因此上述领域对外投资的需求巨大。二是中国正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研发创新、商务租赁和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广泛开展国际投资合作,促使了对外投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三是由于部分东道国新兴技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中国企业在5G、高铁建设等领域优势比较突出,可为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支持,推动东道国提升生产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吕越看来,未来,在各国致力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开展的重点投资合作,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实际上,除了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投资领域正在崭露头角。吕越举例道,数字化、绿色化领域或将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潜力增长方向。一方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网络、大数据、通信等新兴数字化技术领域的投资需求急速增长,或将是对外投资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世界各国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将逐步上升,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将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重要方向。

  除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还体现在地区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加码,“一带一路”沿线在中国对外投资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投资布局的态势向好。

  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2.5亿美元,同比增长6.7%,占同期总额的18.3%。

  “得益于我国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吕越说。

  展望下一阶段中国对外投资的走势,吕越认为,中国坚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加快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产业化优势对接融合,中国对外投资将继续稳健增长。此外,中国正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CEP的政策红利也不断释放,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RCEP区域内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合作仍将保持活跃。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