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更高水平开放“走出去”当有所为
“共同研讨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相关政策与经验,对后疫情时期开启更广泛、更深入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9月8日,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崔明谟在2020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合作“走出去”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今年以来,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世界经济秩序、全球化经济合作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因如此,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这一论坛重点议题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商务部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的代表,以及俄罗斯等国驻华使节等共聚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分享观点,提出灼见,献计献策。
国际经贸合作
需要中国智慧与力量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并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护航下,中国外贸、外资总体向好并好于预期,为“六稳”“六保”作出了积极贡献。即便如此,疫情给全球带来影响仍是深刻且复杂的,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至少下降13%到32%。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就是“切断”:国际投资和联系被切断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许多联系被切断了;国家间和多边经济贸易体制的联系被切断了,而这种切断带来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
“我们应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平台来使国际贸易和投资重新连接起来;从中国做起,强化和修复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把被破坏的多边经贸体制连接起来。”龙永图说。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提出,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要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格局,重点在于“要全面的开放、更加主动的开放,更加包容的开放和更加创新的开放”。
对此,崔明谟表示,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着眼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挑战和考验,提出了“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合作局面”三点建议,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加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经济合作奠定了信心和基础。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亦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稳定世界经济,实现全球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将以开放、合作、共赢的远见卓识,秉承互惠共享的大国胸怀和担当,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前进。”崔明谟说。
后疫情时代
应以“一带一路”为抓手
面对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是关系到中国对外经济合作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
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金融投资423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20亿元人民币,增长0.6%,完成营业额4913亿元人民币,下降10.5%。
“总的来看,境外项目特别是“一带一路”有关重点项目保持稳定发展,好于最初疫情发生时的预测。”商务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党组书记会长姜增伟认为,后疫情时代要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开辟新的平台和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这需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维护。对于我们来说,更要坚定地维护全球化多边贸易组织,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做经济全球化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陈健建议在推动传统“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数字“一带一路”的建设。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特别在5G发展的大前景下,同时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更是为消除全球的贫富差别,特别是数字鸿沟作出贡献。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形势下,要通过“一带一路”为抓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为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多重化空间,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合作,将中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实际需要和规划紧密结合、有机对接,实现互利共赢、稳定发展。
作为商务部直属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一直以来积极服务于国际经济合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推动和促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2012年开始,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已经主办了6届“走出去”高峰论坛,与会企业代表超2500家,签订意向合作协议达900多亿元人民币。“走出去”高峰论坛被组委会认定为品牌项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