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企业走出去 > 走出去动态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发布日期:2020-08-18 09:01:37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七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共建“一带一路”为伙伴国家开展贸易和投资搭建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也助推了中国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为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动力。

  促进经贸往来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将打造出辐射“一带一路”的增长极和创新极。

  “一带一路”建设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张建平说,区域协调发展将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那么中国对最终消费品、中间产品以及资源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将会加大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从而拉动其就业和税收,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实现更加优化配置,可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更加多元、优质、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说,国内区域协调发展越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带动能力就越强,辐射力也会越大。”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早,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近年来,东部地区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承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本身就比较弱,近年来同样存在着资源、环境、劳动力等问题,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向西开放”是破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难题、推动中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共建“一带一路”注重互联互通建设,对“向西开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西部地区通过扩大开放谋求新的发展开辟了路径,也助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祁欣进一步表示,当前中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现已形成西部12省区市和海南、广东湛江“13+1”合作共建机制,逐渐形成以铁路、港口、管网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覆盖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通达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203个港口,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双向贸易与投资合作。

  助推协同开放

  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贸易和投资的新平台,也助推了中国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

  张建平表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无论是合作理念,还是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空间,都是开放包容的。

  他认为,“一带一路”合作会促使国内一些开放度、国际化程度不那么高的地区的开放度显著提升,加速开放进程。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建设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点任务,这也会使得中国和周边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虽然面向不同方向、不同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和合作领域可能不尽相同,但最终效果会使得开放度、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张建平还表示,在开放竞争过程中,国内区域协同发展会逐渐加强,区域发展的落差会逐渐消除。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大的方向上来讲,只要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未来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就一定会相互促进。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