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企业走出去 > 走出去动态

境外经贸合作区防疫发展两不误

发布日期:2020-02-18 09:44:23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商务部办公厅2月10日印发《关于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境外经贸合作区相关单位建立疫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并对切实做好合作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截至2019年11月,被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410亿美元,入区企业近54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4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近37万个。

  合作区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密集,维护境外中资企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平稳有序发展,是当下境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的重要工作。

  三位一体抓防疫

  《通知》要求各单位拿出过硬手段和有力措施,把疫情防控作为合作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坚决防止疫情向合作区蔓延,决不允许疫情通过合作区向外蔓延,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知》要求建立合作区疫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牵头建立与合作区实施企业、合作区建区企业三位一体的疫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其中,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履行合作区疫情防控的监督责任,督促做好合作区疫情防控工作,紧盯合作区疫情防控关键环节,着力发现和查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合作区实施企业是合作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合作区疫情防控的总体工作,指导合作区建区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方案;合作区建区企业要履行合作区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合作区疫情防控方案,保证各项措施收到实效。

  《通知》称工作机制的各责任主体要严格履行职责,严肃执行工作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搭建平台谋发展

  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产业聚集、带动、辐射、示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为入驻的中资企业提供了抱团出海的有利条件。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是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模式”在境外的延伸。

  “和我国国内的各类园区相似,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提供了条件优越的局部环境。”王是业分析,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建设安装物资匮乏、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及欠发达国家(地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可以为入区企业提供完善的水电气、通信、厂房、生活设施等,以降低企业自行开展土地开发和场地建设的成本。不仅如此,境外经贸合作区还可为入区企业提供安保、行政审批代理等附加服务,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便利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产业集聚平台,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缺位是很多中资企业在东道国(地区)开展投资生产面临的重要障碍。”王是业说,产业定位清晰、专业化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往往聚集了大量行业上下游企业,构建了完整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基于此,入区企业不仅可以快速与其他企业建立生产运营联系,获得上下游有力支持,而且区内完备的配套和优越的条件也使国内企业选择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同时入区开展经营。

  在王是业看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聚焦。尤其是园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一定要与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市场辐射能力等相匹配,这样的产业定位才能确保入区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还要与我国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有机结合,高效协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选址应重点考虑我国参与的互联互通项目的关键节点,借此提升园区的交通条件,便利入区企业生产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提高物流运转效率。”王是业说。

  此外,深耕当地市场、深度融入当地社会的园区建设企业还可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优势为入区企业提供当地合作伙伴接洽等增值服务,加速入区企业融入当地产业体系。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