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购风生水起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企实施海外并购项目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虽然第二季度数据尚未明确,但也与多家境外金融数据服务商和机构给出的“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金额超过千亿美元”的数据相差甚远。分析人士指出,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是数据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
近日,多家境外金融数据服务商和机构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记者发现,虽然各家机构公布的并购项目和金额等数据不尽相同,但中企海外并购金额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远超2015年全年水平。
据商务部统计,去年中企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共计593个,累计交易金额达40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额338亿美元。
从相关境内外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步伐加快,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以及个中缘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中企海外并购热潮?中企海外并购数量激增原因何在?
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1211亿美元。全球数据处理公司迪罗基公布的这一数据则为1353亿美元。
据商务部已公布的数据,第一季度,中企实施海外并购项目共计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其中境外融资占34%。虽然第二季度数据尚未明确,但也与境外机构公布的数据相差甚远。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数据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在于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张明表示,商务部公布的是已完成交割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境外机构数据则囊括三类:一是已完成交割的中企海外并购交易;二是新宣布的尚处于商业磋商阶段的中企海外并购交易;三是中外双方基本达成并购意向,但还需通过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安全审查的并购交易。
由此可见,境外机构公布的数据范围更广,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从宣布并购到双方磋商,再到政府审批乃至最终完成,整个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耗时数月到数年不等。如果按境外机构的数据统计口径,极易造成重复计算。例如,第一季度,新宣布尚未完成的并购交易至少会在第二季度的统计中重复计算一次。因此,以商务部已完成并购交易为数据口径进行统计,能更真实地反映中企海外并购的情况,避免数据偏误。
企业内生动力增强政策支持中企出海
虽然境外机构公布的数据过大,但反映出的中企海外并购增长趋势值得关注。从已经完成的中企海外并购交易看,第一季度并购金额同比增长达119%。
清科集团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原因有三:一是人民币持续贬值,未来短期内预计仍将承压,使得部分企业加大对海外优质资产的配置,抵御风险;二是国内经济结构正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中企需要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核心技术和品牌的积累;三是全球经济尚处于复苏期,海外存在大量优质低估值的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增加是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潮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产业升级的迫切也使得从海外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成为中企的选择。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海外并购不以促进出口为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获得高价值品牌满足日渐成熟的市场需求。
此外,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出更是为中企海外并购创造了良机。近两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等,简化了海外并购的外汇管理,大幅放宽了海外并购项目的核准权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建立走出去金融支付体系。构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境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走出去。发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基金,推进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和有效运作,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用好投融资国际合作机制,选准重点,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税收、审批等环节的政策“绿灯”以及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激发了中企海外并购的热情。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细则的落地,中企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国内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来源:2016年8月4日 国际商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