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企业走出去 > 走出去动态

我国拟5年对外投资7200亿美元

发布日期:2016-07-05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更多中国方案。

专家表示,从近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值和增速来看,5年累计完成7200亿美元的目标没有太多悬念。未来我国需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且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的作用,才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

亮点1.服务贸易将超1万亿美元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5日说,《纲要》共12章44节,亮点纷呈,第一大亮点是新发展理念贯穿《纲要》各领域、全过程。
《纲要》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商务发展的核心位置,增强商务发展动能。紧密结合商务工作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点,优化商务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绿色商务,提高商务持续发展能力;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我国商务发展下一个五年的总纲领,《纲要》还提出“十三五”商务发展目标,包括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等4个方面14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在设置上强化了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导向。”沈丹阳说。

作为我国商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贸易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纲要》提出,到2020年,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

事实上,近些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位次发生变化,消费已经取代投资和外贸拉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驾马车”。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表示,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数据验证了上述判断。据统计,2015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介绍,近些年来,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下,我国服务业出现猛增势头,在gdp占比超过50%,这是我国提升服务贸易出口的基础。而伴随服务业开放速度和部门的不断加大和拓宽,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

亮点2.“一带一路”为对外投资提供巨大机遇

对于跨境投资方面,《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低于“十二五”时期水平,质量和效益提升;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事实上,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吸引外资大国变为双向投资大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额逐年上升。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更是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对外直接投资额位居世界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投资大国。

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从近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值和增速来看,特别是一带一路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对欧美大企业大品牌的并购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5年累计完成7200亿美元的目标没有太多悬念。”刘宝成说。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指出,在大规模海外并购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的主要外资来源国;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来说,我国对外投资仍然大而不强。刘宝成表示,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由资源获取型走向品牌占有型,接下来需要将眼光更多放在创新型小企业、科研公司和设计公司,进一步提升对外投资的层次。

■连线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

实现创新驱动须提高技术原创研发能力

《纲要》要求,到2020年,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商务发展从要素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逐步建立。

“在当下,原来依靠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退,未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将是努力的方向。”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说,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国际竞争力指标中,创新驱动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商业成熟度,企业商业模式能否既能捕捉机会又能规避风险;二是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先进的原创技术研发能力仍然是薄弱环节,必须要推动原创技术研发,增强竞争优势。

《纲要》还提出,到2020年,国际经贸关系全方位拓展,“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更多中国方案,议题设置和成果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刘宝成说,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从起初被动接受的参与者到现在积极主动的构建者,通过提出中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展现出了中国正在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在贸易投资领域,中国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贸区协定,并且正在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协议;中国还在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

在金融货币领域,中国也提出了不少创新方案,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谋求在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机构内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权力,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专家也提出,目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多体现在区域性规则的制定方面,在全球性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仍需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一国实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我国需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唱响中国声音。

刘宝成补充道,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我国协会商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未来,如何加强同国际智库和商会的联动,在多赢理念的指导下适应多元文化的国际格局,进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链接

商务部: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

近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自中国和欧盟进口的彩涂板发起反倾销调查。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印度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5起贸易救济调查,已成为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

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和欧委会6月21日发布的《2016年贸易与投资壁垒报告》均提到,近一段时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包括一些g20成员在内的发达国家尤为严重,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

“我国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5日说,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至今,共有48个成员对我国发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共1149起,占案件总数的32%。我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沈丹阳说,中方一直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贸易摩擦,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认识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阻碍经济复苏,还会进一步加剧危机,因此g20各成员国领导人在多次峰会上承诺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依照进口国法律程序应诉贸易纠纷案件,要求并引导企业开展有序生产和合法经营,同时鼓励通过业界协商合作减少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沈丹阳说,对某些成员违反世贸规则、滥用贸易限制措施的做法,将通过交涉磋商,敦促其纠正错误做法,必要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维护我合法权益。

沈丹阳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发展平等友好、互利互惠的经贸关系,与各国共同维护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尽早复苏。

 

(来源:2016年7月6日 南方日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