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粤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1%
广东企业进军全球价值链上游
“十二五”以来,我省对外投资合作明显提速,规模快速扩大。期间我省企业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351.1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投资存量的58.4%,年均增长46.1%。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设立境外企业6492家,遍及全球129个国家(地区)。
省商务厅日前提供给南方日报的《广东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指出,虽然我省“走出去”成绩斐然,但依然面临层次和质量不够高的问题,新一轮对外开放正面临复杂的外部挑战。企业“走出去”必须适应全球价值链大调整和新的产业技术革命的新形势,由参与全球价值链转向建立自己的区域及全球价值链。
新现象
涌现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十二五”以来,境外投资为我省拓宽国际市场、优化产能配置、获取境外要素资源、提升研发技术水平和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商务厅调研发现,广东已经涌现了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跨国集团,通过整合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从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
华为、中兴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一批敢于“走出去”的广东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从最初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开展接单业务向直接投资、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多种投资方式发展。
目前,这些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逐步从产业链的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华为、美的、格力、中兴、tcl、农垦、广晟、粤电等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已经在国外站稳脚跟。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华为、中兴已迈入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行列。以华为、中兴、海能达为首的通信企业带动我省计算机通信装备加快走向非洲、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市场;美的、tcl、格力等家电企业在东盟、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投资建厂;中航通飞、中集集团、比亚迪、广汽集团分别在美国、泰国、俄罗斯投资并购设立了境外生产研发基地。
比亚迪、巨轮、东方锆业、湛江华大、宜华木业等一批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布局,逐渐发展成为我省当前国际化经营的佼佼者。中航通用飞机并购美国西锐公司、佛山东方精工参股意大利自动包装fosber和欧洲edf等等掌握自动包装业先进技术的企业、珠海银通公司并购美国具有钛酸锂储能电池生产与研发技术的奥钛纳米科技公司,提高了我省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在资源和产业链上协同互补
《报告》指出,广东的纺织、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通过境外投资,在资源富集地区掌握了原材料货源,在欧美发达国家学习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市场辐射广、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富裕的产能,很好地实现了与国内产业在资源和产业链上的协同互补。
例如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到埃塞俄比亚等棉花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纺织纤维原料生产,到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服装加工,到意大利等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设计室等等。这些企业有效地整合了境外先进技术、人才、渠道、品牌等资源,提升我省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这些传统优势行业面对国内成本上涨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将部分国内优势产能转移到境外,实现了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美的集团分别采取直接投资、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先后建立起7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立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形成辐射亚、欧、非、南美四大区域,网络遍布全球,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格局,目前美的出口额已占总销售额的36%,海外自主品牌销售比提升到27%,既对国内富余产能进行转移,又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成效。
新趋势
粤企“走出去”呈现五大趋势
趋势1.实现海外布局与国外产业互补
面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饱和、国外贸易保护加剧等多重压力,广东纺织、轻工、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将加工组装环节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市场潜力大、投资环境相对稳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并加快到欧美发达国家布局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研发设计中心和品牌运营中心,实现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
趋势2.装备制造业投资重点向营销、研发两端延伸
“走出去”拓展境外销售网点、获取境外核心技术成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选择。北美和欧洲是全球研发中心和科技中心,目前,欧美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一般制造业陆续对外转让资产,对中国企业的准入限制也开始有所放松,为我省企业赴欧美投资并购先进技术企业提供了机遇。当前我省企业到欧美开展并购踊跃。
趋势3.新兴产业赴北美开展“技术回流型”投资
北美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技术密集型产业非常发达。我省生物医药、生物检测、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将扎堆赴北美投资,通过企业并购,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将赴北美以投资并购为主的方式,在海外获取技术、品牌、供应链、销售网络等战略资产,并将技术资源引入国内,提高国内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趋势4.赴“一带一路”建设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
近几年国外矿业公司市值普遍大幅下跌,部分市值下降达60%以上,且相关国家近年放松对外国矿业投资的管制,为我省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优质矿业资产提供了机遇。我省农业技术优势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农业机械、海水养殖、设施农业等产品和技术都有强烈的需求。
趋势5.房地产行业挺进欧美发达国家
我省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纷纷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投资,有的以城市综合运营商模式进驻当地,有的以商业地产与建材批发零售业相结合的高端商业开发模式。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比国内低,房地产市场也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都邀请我省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房地产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机会打开一片广阔的市场。
新挑战
将与美日欧等
先进企业竞争
《报告》认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走出去的层次和质量还不高,“走出去”面临复杂的外部挑战。
一方面,由于层次和质量不高,大多数企业仍“不想走”“不敢走”“不会走”。据省商务厅对纺织服装、鞋类、家具、机械、家电等行业调查,我省企业整体上国际化程度还较低,跨文化整合能力较弱,大多数企业对于“走出去”顾虑重重。大多数境外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仅为几十万美元、几百万美元。多数投资只限于利用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的生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偏小。
另一方面,境外投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激烈竞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大国博弈的重点区域,西方大国和新兴国家持续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关注度和投入,来自西方国家的干扰越来越多,包括我省企业在内的中资企业面临各种压力。
此外,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是我省企业境外投资和工程承包较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近年来局部持续动荡,对我省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困难和风险。
而新一代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对广东企业赴境外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tpp为代表的新一代边境后贸易投资规则,试图将发达国家的国内规则向外延伸,“国有企业中立”等新规则对广东企业赴境外投资贸易形成一定的阻碍。
新对策
粤企应建立自己的区域及全球价值链
今年,我省提出“十三五”时期,对外投资年均增长20%,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15%,年销售收入超200亿美元的本土跨国公司达到10个。
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完成”十三五“目标,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企业“走出去”必须适应全球价值链大调整和新的产业技术革命的新形势,由参与全球价值链转向建立自己的区域及全球价值链。
该负责人表示,政府应尽快统筹布局国内外产业链条,制定我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实施方案,以及“重点产业环节+龙头企业+重点目标市场”的国际产能合作路线图。
该负责人认为,在确定思路后,应加快为广东企业”走出去“搭建适宜的平台。一方面,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构建集群式“走出去”平台。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我省将重点选取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阿联酋、沙特、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澳大利亚、德国、肯尼亚等国家(地区)主要交通节点城市和港口合作建设境外加工制造、资源开发、科技研发和物流型园区。另一方面,力争“十三五”期间,推动一批省重点企业新建立5000家境外营销机构,推动广东产品海外仓储和分拨中心建设,为广东产品抱团“走出去”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搭建平台。加快推进“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中澳(活畜)海上物流大通道”、“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此外,该负责人提出,政府应多方位提供支持,首要是完善“走出去”财税金融支持体系支持省内金融机构开拓境外金融市场,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在粤拓展业务,支持境外企业或机构与我省合作设立风险投资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增信和平台服务。目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业,广东政府和企业都应组织对接,争取通过银团贷款、出口信贷、ppp项目贷款、股权矿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我省国际产能合作、装备设备出口、大宗商品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此外,发挥广东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优势,尽快突破“外保内贷”用于境外走出去项目、境内信用担保而境外贷款用于“走出去”项目的政策限制,放宽境内外成员公司之间“外汇资金池”资金流通政策的门槛限制。
预告
6月22日下午,南方日报社与省商务厅、前海管理局联合举办座谈会,主题为广东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新一轮对外开放粤企的机遇与挑战。届时,业内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将开展座谈。“南方+”客户端直播座谈会,南方日报重点报道座谈会亮点。
(来源:2016年6月22日 南方日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