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企业走出去 > 走出去动态

金融保障让粤企更有信心“走出去”

发布日期:2016-06-20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去年以来,广东“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走出去”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底,广东全省已有1148户企业到境外投资,其中大多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户。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相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优先推进项目达到68个、投资总额超过550亿美元。

随着企业不断“走出去”,企业的跨境金融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家金融机构围绕企业需求,加大境内外金融合作力度。截至今年5月底,广东省(除深圳外)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项目119个,授信总额1130.26亿元,涉及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俊认为,金融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涉及到多国多币种的跨境金融配套业务,需要有效的金融合作提供保障。资本支持与风险管理无疑能够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打通资金“任督二脉”

中小企业也能海外并购

4月21日,珠海中小板上市公司艾派克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计划以40.5美元每股的价格,收购lexmark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共计6666.19万股,预计交易金额达38亿美元。

对于国内中小企业而言,海外并购并不容易,资金缺口是首要问题。在艾派克的并购方案中,该公司现金出资11.9亿美元,太盟投资和君联资本组成的财团现金出资11.3亿美元,而剩余款项得到了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并购贷款支持。

位于中山的本土民营药企中智药业集团也看到了“走出去”的机会。“为了把品牌推向国外,方便企业核心产品破壁草本进一步走向国外市场,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我们2015年赴港上市。”中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市的第一步是将境内股权转让到境外,但我们并不熟悉境外的金融规则和法律法规,所以困难重重。”中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后,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协助中智提供了切合需求的可行性股权转让方案,并利用香港交行在境外ipo方面的操作经验,协助其于2015年7月成功上市,首次募集资金为6.12亿港元,为日后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然而,海外并购只是“走出去”的第一步。企业在海外设立公司进行全球布局,不论其是出于贸易、生产、研发或资本运作,资金需求都很大。

“中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在‘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两大难题:如何向境外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增加企业信用以及如何利用银行产品实现资金融通,确保项目平稳开展。”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投资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希望通过全球授信给‘走出去’企业海外子公司进行直接授信,利用国内金融资源对‘走出去’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和便利的跨境融资服务,助企业快速发展。”该行今年为艾派克提供了并购贷款,解决了其中部分的资金缺口,使其国际布局的第一步得以顺利成行。

对于未来发展,艾派克和中智药业都有满满的计划,为此银行也及时跟进部署。“广东不少‘走出去’的大型集团企业境外子公司,对全球授信和金融服务需求很大,如应收账款融资、开立信用证、国际结算等等。我们此前通过全球授信,为广东一大型家电集团企业境外平台公司提供了超过20亿元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如果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业务将很难开展。”上述中信银行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通过全球授信跨境融资业务,将“走出去”企业的境内授信资源延伸到了海外,能够调配国内金融资源直接支持“走出去”企业。

为出口“保驾护航”??保险机制分担企业风险

企业“走出去”收益高,风险也高。广东信保数据显示,2015年出口企业报损案件数量和金额持续走高。2015年,广东信保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8.22亿元,增长17.8%,为企业追回海外欠款10.47亿元,增长7.4%。尤其是小微企业,海外贸易经验不足、资金短缺、风险管控能力弱,“走出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风险,需要相应风险保障制度支持和引导。

“很多国家是新兴经济体,本身经济环境不稳定,部分国家有政治、宗教风险,或者自然环境较恶劣。通过制度安排对风险进行分散,这是保险天然具备的功能。针对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对外投资应收帐款收不回,投资损失等,保险机制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分担风险。”广东保监局统计研究处副处长廖新年表示。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家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依托国家级战略平台,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而利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则有助企业事半功倍。

他举例,无论是国际招标还是议标项目,很多海外买方都附带融资需求。一份附有帮助买方解决融资难题的商务建议书或标书,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竞标能力,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中标后的项目执行风险和收款风险。

2015年,广东信保为226家中型企业承保的“新兴市场政治风险及订单风险”累计为14.94亿美元新兴市场出口额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全年支持企业实现交易共计598亿美元,同比增长7.2%。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模型测算,2015年广东信保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拉动我省出口超过738亿美元。在支持企业稳定出口、巩固海外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保险,在去年金交会上,广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倪全宏宣布,广东将积极设立海上丝绸之路基金,为广东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基金已于去年11月2日成立,首期计划募集200亿元,运用债券、保险、夹层、股权等中长期投资工具,支持相关企业实现跨国并购,促进产业输出。基金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认购70亿元投资份额,用于支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该行提出在2015—2018年,对广东省“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提供不少于100亿美元授信支持。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亮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广东应加快丝路基金建设,支持广东省的优质企业与项目“走出去”。(黄颖川、郭家轩对此文亦有贡献)

数读

截至2015年底

全省已有1148户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优先推进项目达68个、投资总额超550亿美元

截至2016年5月底

广东省(除深圳外)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项目119个,授信总额1130.26亿元,贷款余额324.87亿元

2015年,广东信保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8.22亿元,增长17.8%,为企业追回海外欠款10.47亿元,增长7.4%。

2015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先后组织并派员陪同17家省内优质企业参加总行在巴黎、纽约、米兰举办的中小企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2项。

2015年,交通银行广东分行积极介入珠海某集团战略转型,累计提供其海外贸易平台公司9000万美元融资,帮助其布局海外。

■建言

应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对于金融如何更好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陈平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走出去应该相辅相成,“广东作为外贸大省,很多产业都有走出去的实力和基础。但在它们走出去的同时,金融业也要跟上。我省应鼓励广东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海外多开分支机构,支持企业的海外发展”。

“不少企业只是看到了“走出去”的商机,对风险的考虑明显不足。除了信贷融资,金融可以提供风险管理、并购咨询、融资租赁、保险等一揽子服务。”广东银监局政策法规处调研员王敏建议,企业走出去要多利用金融支持,而金融机构则应多利用广东自贸区现有政策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跨境服务和对外支持。

他还建议广东金融机构在寻求设立海外机构和办事处之外,可以多利用自贸区政策,如商业银行自由贸易帐户等。另外,还要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工具。比如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影响力、降低汇率风险;加强新加坡、香港与上海的金融中心合作对接与互联互通,建立国际金融交易市场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军则建议,企业“走出去”要放在海丝建设背景下,沿线国家投融资机构一方面要跟随企业进入其他沿线国家,开设更多的海外分支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金融创新,设计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企业的海外经济活动需求。

“目前的投融资体系正在进行创新,‘一带一路’地区正在形成跨层次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在区域层面,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的成立并正式投入运营;各个省份和领域也正在设立服务于域内投融资的各类基金。企业要善于利用这些政策。”徐秀军表示。

广东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有着广阔空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建议,广东应支持民企探索试点设立海上丝绸之路民营银行或华商银行,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组建“投资基金”。

 

(来源:2016年6月21日 南方日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