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走出去”更重国际产能合作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把我国的优质产能和优势装备与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结合起来,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对接起来,是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架构,获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这也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如是表示。
陈竺指出,近两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下,我国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及非洲、欧洲、拉美等区域的产业和市场对接,形成了“一轴两翼”的产能合作布局;在铁路、航天、核电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历史性突破;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产业,开了优质产能规模化向外转移的先河。201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1180.2亿美元,2016年有望突破1700亿美元。
陈竺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投身国际产能合作的大潮,成为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提出,留学人员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要扮演好“四种角色”:即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产能需求,当好产业信息的传递者;要充分运用海外联系的资源渠道,当好跨国合作的沟通者;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分析处理,当好国际规则的解读者;要主动宣传互惠共享的思维理念,当好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表示,留学人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将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事业紧密结合,共享发展机遇:发挥其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推动经济合作;发挥联系密切的优势,促进人文交流;发挥影响广泛的优势,传递正面声音。
“中国面向全球提出的推进产能合作倡议,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努力,探索一条通向持久繁荣的开放发展合作新路。”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指出。
“我们坚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扩大境外有效需求,补齐境内供给短板,支持企业在根植本土的基础上‘走出去’在全球发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凝聚各方共识,搭建连接内外新机制;加强政策引导,构建支撑保障新基础;提高民生福祉,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副司长吴红亮指出,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创新、活力、包容、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进程中应注重四点,即注重创新引领、注重释放活力、注重联动推进、注重包容共享。
据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昌东介绍,本届论坛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旨在总结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社会环境和市场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得失,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合作竞争力,纵论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优势互补与合作发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国际产能合作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代表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700余位嘉宾出席。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布局之年。国际产能合作将形成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国际产业体系重构的新动力。随着国际产能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也将更加频繁和深入,让各国人民共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是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指导下,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主办,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承办。相关各方将持续发挥前瞻性、引领性的平台优势,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来源:2016年12月21日 国际商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