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冲刺“会展强市”迎新机
12月18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下称“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工地前,数十台重型机械一字排开,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启动动员会在此举行。
随着动员会结束,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正式进入围蔽建设阶段。两年后,这里将建起一栋建筑面积达42.5万平方米、连为一体的展馆和国际会议中心,以及一栋建筑面积为9万平方米包含培训、办公和配套设施的指挥中心。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表示,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扩建完成后,展馆总面积将达到世界领先,并进一步提升广州会展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是城市“发动机”;会展业也是一座桥梁,两端连接举办地的优势产业和全球贸易市场。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的建成,为广州带来的不仅是新增的5000个展位,更重要的是为广州创造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机遇,让广州从会展业这块“城市的面包”中要活力、添动力,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能级提升
会展功能更加完善
广州是全国现代会展业的起源地之一。从1957年举办第一届广交会以来,广州承载了广交会半个多世纪的成长。也得益于广交会促成的对外合作,广州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日渐活跃,面向全球的贸易网络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随着广州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场馆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广州会展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广州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广州市重点场馆举办展览面积自2012年以来逐年稳步增长,2012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3.1%,2019年达1024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与此同时,展会融合趋势日益明显,2017—2019年,广州市重点场馆举办会议场次年均增长13.5%,2019年突破1万场,达10014场。
广州现有会展场馆规模不能满足会展业较快发展的需求,场馆结构和功能特别是会议功能不足,无法适应现代展会的发展要求等问题逐渐暴露,加快场馆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广交会目前展馆功能上不够完善,比如会议功能比较缺失,没有很好的登陆大厅,也没有指挥中心。所以在此次扩建工程中,第一步实施的就是增加会议功能和指挥中心。”李晋奇介绍道,项目扩建中还将增加12万平方米的高举架展馆,可以举办大型的机械展和部分赛事,在展馆功能上精准解决了当前广交会展馆的痛点,而不仅仅是增加展览面积。
在李晋奇看来,展馆功能的补齐将有利于广交会的创新发展,满足更多主场外交活动的举办条件。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建成后,展馆总建筑面积将增加40%,新增展位5000个、会议中心5万平方米,在缓解当前供给不足局面的同时,也将推动广交会丰富展览题材、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广交会集聚优秀企业、展示优质产品、促进行业交流、对接国际规则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于广州来说,展馆四期项目的启动,也将带动一系列周边设施的建设。
根据日前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提升影响力的通知》,广州将根据广交会等品牌大展需要,研究设立远程货车轮候区,同时加快双塔路、海洲路、琶洲西区道路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建设。
“新时期,广交会将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为国家经济建设、经贸强国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晋奇表示,广交会四期项目建成后,广交会展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场馆之一,广交会展馆所在的琶洲地区也有望成为全球场馆规模最大、功能和配套设施完善、各类会展活动最活跃的会展集聚区。
释放信号
提振会展行业信心
进入场馆前佩戴好口罩、登记健康码并接受体温检测,参展企业和采购商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排队入场……今年以来,沉寂半年的琶洲终于又热闹了起来。这样的热闹却来之不易。
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遭受巨大的考验。全球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冲击,也导致了会展活动的停办或延期举办,全球会展业被迫按下暂停键。
年初,广州市商务局发出《关于暂停全市大型展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会展单位暂停大型展览活动。据统计,上半年全市21个重点场馆单位举办展览场次同比下降80.2%,展览面积同比下降96.9%,参展参观人次同比下降95.4%,接待会议场次同比下降73.3%,参会人员同比下降80.1%。
疫情之下,对于这个“以变应变”的行业来说,有危也有机。
第127届广交会首创“广交云上、互利天下”的新模式,为中外客商足不出户看产品、下订单、谈生意提供了平台和商机,也成为了特殊之年观察中国外贸新动向的独特窗口;第128届广交会继续采用“云连线”方式,200多万件展品在云端汇聚,官网累计访问量5117万次,用户通过官网平台共发出18.68万张电子名片开展“屏对屏”沟通,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和毅力。
线上搭建商品展示平台,线下展会也在严密的防疫工作保障下破冰。
6月10日,作为疫情后的首展,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展出面积3.6万平方米,到场专业采购商1.8万人,取得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举办展会的重要经验。7月以来,广州成功举办家博会、美博会,全球唯一如期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以及规模居全国首位的药交会、广州设计周、茶博会等知名品牌展会,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
作为本土会展企业的代表,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王照云坦言,企业今年前8个月的展会都没有如期举行,“有些延到下半年,有些延到明年。很多国外的采购商进不来,对他们的积极性还是有所影响。”
经历了一整年的变动,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的启动,为企业带来暖意。
王照云说,新展馆的建设一方面能够缓解大型展会在广交会展馆排期比较紧张的情况,更能够扩大广交会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广州的会展业应该会爆发。”
对于新展馆的落成,王照云充满期待,“届时广交会展馆成为全球最大的展馆之一,那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更加不一样了!”
品牌塑造
加速转型会展强市
“展馆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发展会展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产业会展促进中心主任姜淮认为,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一方面完善了展馆功能,另一方面更吸引跨行业要素的集聚,“如此一来,就提升了整个琶洲会展集聚区的内涵,从而产生更多新的增长。 ”
从旅游、餐饮住宿到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能够短时间聚集大量人员的会展业,因其高附加值、高收益率被视为一座城市经济的富矿。
以广交会为例,每届广交会有近50万中外人士停留在广州,带来了各种商机。据广州市统计局、商务局对2019年第125届广交会交易来宾花费结构的分析,第125届广交会来宾在长途交通和住宿上的花费,比同年度广州市游客平均花费分别高出16.2和14.9个百分点;参加广交会的过夜来宾,人均停留天数、人均花费和人均每天花费指标,也分别比普通展会高34.9%、174.9%和103.8%。经测算,广交会对广州经济的拉动系数达到了1∶14。
经过超60年的发展,广州形成了深厚的会展业文化以及成熟的会展产业链。
2019年,全市重点场馆合计举办展览690场次,同比增长9.9%,展览总面积1024.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4%。广州办展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
今年10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广州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并且得分远高于其他城市,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广州正逐步进入从“会展大市”到“会展强市”的转型机遇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广州应该如何借广交会展馆四期工程的启动为契机,加速转型步伐?
姜淮提出,产业是办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了三大要素,即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城市环境,“这三个要素,广州都具备。更重要的是会展教育,广州也具有较强的会展教育资源和会展智力资源。”
他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打响“广州会展”的品牌知名度,一个是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还要完善会展的营商环境、提高会展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化是市场化的前提。广州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会展业要发展靠的是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以及更多行业性的品牌展览会,广州要把这些资源进行品牌化的梳理和整合。”
如今,广州路线已经明确。日前公布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未来五年广州要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高广交会辐射面和影响力,探索“新业态+会展”,并培育领军型展览集团和全球专业展览,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