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会展促进 > 展览会

中国会展业表现亮眼

发布日期:2020-09-07 11:50:10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9月5日,作为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论坛之一,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暨会展业推介会在线上举行,现场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紫皮书)和《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2019》(白皮书)以及《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2018)》(蓝皮书)。

  “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数量和面积有了新的增长。相比之下,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会展业停摆了半年时间,据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泽炎在会上表示,“由于我国防控疫情的成功,在全球率先重启了实体展会,会展业出现了有序的恢复性增长,很多大中城市下半年的会展安排出现了十分可喜的局面。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中国会展业在全球行业中的比重和地位将会出现明显的提升。”

  展会规模扩大取代数量增加

  紫皮书显示,2019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中,中国展览业低速增长,展览总数达11033场,展览总面积达14877.38万平方米,数量、面积同比分别增长0.6%和2%。

  据陈泽炎介绍,2019年,中国展览业呈现八大特点:

  一是规模扩大取代数量增加,称为增长主要动力。二是专业展增长好于消费展,发展结构趋于优化。三是大型展会稳步成长,上海集中全球最多超大型展会。四是展览城市作用增强,举办地集中度提高。五是一城多馆成为常态,展馆建设大型化。六是中国自办展在“一带一路”国家保持增长,“走出去”发展还须加力。七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加,展览企业各有应对。八是政府主管部门减少,高校会展专业教育规模可观。

  紫皮书还显示,展览面积前100强的展会项目,其“入门”面积数据比2018年又有提高。其中,政府、国资、协会项目44个,外资项目29个,民营27个。从地域来看,上海以40个项目排名第一,广州(14)、重庆(7)、成都(6)紧接其后,北京、天津并列第五,均为5个。

  在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方面,白皮书显示,中央一级发布的涉及会展业的政策有6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等。地方政府发布的会展业政策57件,约占总数的50%。

  组展商实力仍待提升

  在国际经贸环境和地缘政治不稳定不确定、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环境下,会展业的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趋势将会是怎样?中国在全球会展业的地位又如何?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指出,中外会展业呈现“阶梯式格局”,欧洲仍处于全球会展业中心,而中国发展迅速,在单项指标上可与世界会展强国德国、英国相匹敌,然而与欧洲、北美整体比较,实力仍有待提升。

  蓝皮书显示,根据上海指数(SMI)会展生产力三要素指标体系综合评估,当前全球会展市场呈四区域五梯度分布,欧洲市场仍处于主导地位。德国继续以绝对优势独占第一梯度,综合排名全球第一。

  在亚洲市场,中国表现最为亮眼,展馆指数跃居世界第一,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二梯度,上升幅度较大,与德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组展商实力不足仍是中国会展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世界会展城市分布中,中国有上海、广州、北京、昆明等16个城市入围。在此轮评估中,上海场馆设施和展会项目超越巴黎、法兰克福和汉诺威,但组展商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变。

  对于未来趋势,张敏认为,会展业进入了创新发展2.0时代,线上线下互相促进,未来将以新技术驱动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更好运行,中国会展业将在常态化防控中实现有序化突破。此外,作为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上海,正在编制会展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下一步将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提升会展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打造国际化城市会展促进体系,到2025年全面建成市场机制更加成熟、会展企业更有活力、品牌会展更加集聚、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