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发布日期:2014-07-06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420.14亿元,增长1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1.79亿元,增长10.8%(按可比口径增长14.9%);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6%。

(一)内需拉动明显增强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4.55亿元,增长18.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2.85亿元,增长15.2%。

(二)外需市场保持稳定

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认真落实促进外贸发展政策,优化企业服务机制,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培育外贸新业态,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和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业试点,服务贸易和境外投资发展取得突破。全年商品出口总值628.06亿美元,增长6.6%;实际使用外资48.04亿美元,增长5%;服务贸易总额596亿美元,增长48%;服务外包业务增长22%;对外投资增长1.8倍。

(三)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暖区、暖企、暖项目”活动,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审批代办、要素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实施《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优化投资环境。试点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完善“营改增”配套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广州三度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制定《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三次产业比重为1.5∶33.9∶6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963.89亿元,增长13.3%。金融、会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业态亮点纷呈,聚集52家产值超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交易额超万亿元。

(五)平台建设取得进展

坚持把战略性发展平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构筑“2+3+9”平台体系。

(六)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新增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1家国家质检中心。“广州光谷”建设重启。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66家,孵化面积410万平方米。全市专利申请量达39751件,其中发明专利12156件、增长23.8%。

(七)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完成平台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22个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1142个村庄规划编制,构建了规划体系。“三规合一”成效显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模128.8平方公里。

(八)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新一轮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基本完成新建或在建的284公里地铁、208公里高速公路征地、借地和拆迁任务。推进白云机场扩建工程,第三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开工建设,开展机场噪音区治理,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200万人次,居世界前10位。加快建设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广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31万标准箱,居世界前列。加快推进贵广南广铁路、穗莞深城际铁路建设,广州火车北站、南站和新塘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加紧推进。地铁6号线首期开通运营,在建的6条地铁进展顺利,新建的7条地铁前期工作全面展开,海珠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开工建设。

(九)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新建成300公里绿道和156公里景观林带。广州荣获全国“十大绿色建筑标杆城市”称号。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增加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供应量,天河区建成无燃煤区。推进空气污染综合防治10大行动,控制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0天,比上年增加4天。

(十)着力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行政立法工作,完成地方性法规草案5项,审议通过政府规章9项和规范性文件30项,清理行政处罚职权3138项、行政审批职权391项。推进3705项市本级行政权力清单公开。在全国首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网络直播和市规委会议事现场直播,建立重大民生决策公众咨询监督制度。广州分别被《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评估报告》评为第一名。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商品出口总值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大国资”监管模式,加快市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企活力和竞争力。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企业股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和航运交易市场,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完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体制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铺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企业投资备案制。

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扩大开放合作领域。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争取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推进中新知识城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放开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培育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加强与友城交流合作,办好第二届“广州奖”和中国国际友城大会暨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提升广州国际影响力。完善穗港、穗澳合作机制,加快南沙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进136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度投资1090亿元。推进汽车新项目、液晶显示、电子商务、互联网、通信导航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投资领域探索设立负面清单,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民营银行,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鼓励工业设计、融资租赁、健康服务、游艇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优化消费环境,打造16个都会级商圈,提升16个区域级商圈功能,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力促广货“中扩北上西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市级公共信息管理系统框架。

全力发展重点产业,突出重大平台招商。认真落实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全力发展汽车、精细化工、重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十大重点产业。加强平台招商,创新开发模式,实施分类扶持政策,引导重点产业向重大发展平台集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2+3+9”平台的基础上,增加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和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加快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力争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3800亿元。加快萝岗日化和黄埔石化产业基地、南沙中船海洋工程装备、番禺和花都南车轨道交通装备、白云机场飞机维修基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发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支撑作用,推动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和云安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生物岛、广药白云基地一期和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抓紧引进广州民营科技园新材料龙头企业。加强“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制定碳排放交易实施办法,加快太阳能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带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推进大罗珠宝城、狮岭皮革皮具城、新塘牛仔城等升级改造。优化琶洲会展区规划设计。加快广州民间金融街三期建设。推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保税港区、广州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创造条件申报自由贸易园区。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r&d占比。发挥校地协同创新联盟的作用,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质检中心、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达到70个。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新增20家创新型企业和1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发展计划,争取孵化器数量达85家、面积500万平方米。加快中新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推动高技能人才精工项目和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以自主关键技术为核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加快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州质量”、“广州标准”的影响力。

(三)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善政惠民维护公平正义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巩固提升华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心地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确保底线民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坚持发展成果惠民。

(四)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调整完善城市功能

强化规划功能引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强化交通功能引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白云机场第三跑道、第二航站楼建设和噪音区治理,开展商务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南沙港区集装箱三期、深水航道拓宽、散货码头等工程建设,推进南沙疏港铁路建设。完成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加快地铁5条续建线路、6条新开工线路建设。

(五)继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丽生态广州

建设花城绿城水城,展现城更美水更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建设文明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用心做事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为民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务实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法治政府。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建设勤政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

 

广州外经贸回顾与展望

一、2013年外经贸情况

2013年,广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1189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628亿美元,增长6.6%;进口561亿美元,下降3.7%。合同外资71.1亿美元,增长4.6%;实际使用外资48亿美元,增长5%。对外投资协议额20亿美元,增长1.8倍。服务贸易进出口596.2亿美元,同比增长48.4%;服务外包合同额6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一)增创政策新优势

开展自由贸易园区申报工作。成功争取海关总署批准在广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十条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用好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业试点政策,制定《广州市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促进商业保理发展。启动申报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工作,高质量完成方案设计、申报等环节,9月底正式获批。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并以此为契机,与海关、国税、外管等部门联合推动旅游购物商品出口试点,2013年第四季度出口达15亿美元,为全市外贸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二)抓外经贸发展战略谋划

形成《2013年落实外贸稳增长工作方案》、《2013年利用外资工作方案》。完成服务贸易发展规划(2013-2020年)、摩托车转型升级基地和从化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发展规划。出台《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指引》、《广州市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战略发展平台

推动增城牛仔、番禺珠宝2个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认定“天河金融电信服务外包产业园”等6个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指导广州保税区申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目前,基本形成“12345 10”战略发展平台体系(1个自由贸易园区、2个国家级示范城市、3个省级开发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0个国家级外贸进出口或转型升级基地)。

(四)推动企业抢抓国际订单

举办澳门?广州名品展、首届中国(广州)世界品牌进口博览会、广州汽车展、绿创展等6场国际性展会,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加国内外240场展会。在中东、美国、东南亚建立7个“广货”商品展示中心。组织经贸代表团赴乌克兰、白俄罗斯、捷克、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等国开展了贸易投资洽谈会。

(五)力促外贸转型升级

新认定22家市重点出口品牌企业,市重点出口品牌企业达188家;指导加工贸易企业新设研发机构25家,创建品牌14个,odm和obm混合出口占比66.3%。加工贸易企业内销1574亿元,走在全省前列。

(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

赴新加坡、日韩、欧洲、澳新、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6场投资推介,招商小分队12次登门拜访跨国企业总部,与驻穗领馆、商协会合作策划10多批次外国投资考察团来穗考察,安排专人跟踪项目560个。全年成功推动353家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平均项目增资额680万美元,超3000万美元的重点项目46个。

(七)引导重点企业和项目走出去

成功推动8个超9000万美元境外投资项目获批。与国外政府和商协会合作,举办10多次投资推介会,推动60多家企业入驻阿基曼中国商品城、迈哈密产品展示中心、柬埔寨数码港等广州境外商品城。

(八)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成立12个重点企业服务工作组,累计240余批(次)分赴十二个区县353家重点企业,开展对口帮扶。使用进口贷款贴息资金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帮助企业融资超300亿元;推动外经贸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2152.5亿元;协调财税部门落实出口退税283.4亿元。举办14场政策法规宣讲会,向200多家有建设工程的企业宣讲并联审批政策,向7000余家企业发放政策资料2万余册(套)。指导160多家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案27起,占全省的1/3,涉案金额2.1亿美元。

(九)推动通关便利化

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和关检部门,成功推动海关总署批准在广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先行先试十条海关监管政策措施,目前已全部启动试点。协调海关支持南沙港开展“进口舱单分拨”、“出口舱单互认”、“国际中转集拼”等业务,并将“三个一”通关模式由南沙口岸推广到全市各口岸,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全覆盖”,出口24小时放行率为9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2014年重点工作措施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

一是稳增长。抓好稳增长各项政策的落实;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和覆盖面。争取相关部门清理和减免企业收费,落实堤围防护费改革。二是提升货物贸易质量效益。举办汽车展等6场国际展会和21场专业国际展会,组织企业参加70场境内外国际展会。大力拓展“三东两南”新兴市场。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推动“三自三高”产品出口,扩大进口。大力发展保税贸易,争取飞机融资租赁等新政策。三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力争全年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新设研发机构20个,加工贸易内销总额增长3%。四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新增100家服务外包企业。五是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突出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举办15场招商活动,引进15个以上世界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项目,新认定5家总部企业。加强对重点外资企业(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六是推动企业“走出去”。引导50家大型本土企业制订国际化战略。引导越秀集团等10家企业发展境外金融服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商会。建立境外投资指引和预警制度。

(二)创新思路促改革、促发展

一是继续参与申建自贸园区。二是争取一揽子对外开放试点政策。向国家争取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境外投资备案登记制等试点。三是着力培育外贸新业态。加快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选择5家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成为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进圣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等申报国家内外贸结合专业市场试点,争取国家批准我市为“市场采购”出口贸易试点城市。四是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有序放宽服务业外商投资准入。争取在城市交通、社会服务等领域引资有新突破。推进商业保理试点。

(三)努力抢占经济制高点

一是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以中新知识城、大坦沙更新改造、中欧合作示范区等为主要载体,深化与东盟、中东、非洲、欧美等沿带沿路区域经贸合作。推动建设南沙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二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推动花都开发区升级、从化开发区扩区、广州保税区申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机场综保区正式验收。三是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梳理、修改与国民待遇不符的地方性文件,消除外资准入障碍。深入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和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深化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先行先试政策。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