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发布日期:2012-05-09 16:00: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越秀区

 

2011年越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4.3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外贸出口总值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同比增长7.5%

 

一、发展定位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越秀”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提升总部、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发展战略,抓住“调结构、转方式”的主线,大力推动“三个重大突破”(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发展平台),深入推进“三个功能区”(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越秀核心产业功能提升区和麓湖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发展商贸业、金融业、物流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七大核心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和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区域服务功能。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商贸会展

 

重点发展时尚消费品展贸、休闲购物和餐饮业,做强商贸业总部经济,加强文化与商贸融合发展,彰显“千年商都核心”地位。推进传统专业市场向展贸型方向发展,形成行业总部、设计中心等高端形态,进一步扩大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等活动的影响力。积极发展品牌总经销、总代理,集聚一批跨地区经营、内外贸一体化的贸易企业。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建设“网上商城”、扩大连锁经营范围等方式,增强市场拓展和营销能力,扩大商贸业影响辐射力,将文化、休闲、体验元素注入商贸业发展中,建设广府文化特色美食街、购物街,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增强商业特色和差异化竞争力。

 

充分挖掘流花地区会展发展潜力,利用流花地区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集聚,展馆资源,配套酒店、餐饮、高端商贸市场集聚的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展、消费展和巡回展,重点吸引世界前50名的国际会展龙头企业以及知名会展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机构,重点引进专业会议服务公司、国际会展组织和机构以及展台设计和搭建公司等,打造以流花展贸中心为核心的区域中小型专业会展集聚区。

 

(二)现代物流

 

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巩固物流总部经济功能,推进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提升。引导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挥广州港集团、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服务企业集聚。大力发展物流咨询,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管理服务。引导企业加强物流标准化技术、物流应用系统开发和应用,构建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物流信息管理中枢。重点引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物流领航企业,吸引更多大型物流集团投资。

 

(三)文化创意

 

重点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演艺、版权服务等文化产业核心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等关联产业,加强文化产业营销策划、品牌推广。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网游、数字内容等创意产业,促使产业链高端落户和集聚,逐步完善以创意创作、产品制作、媒体传播、创意产品展示和体验、交易和消费为主的创意产业链。充分利用黄花岗科技园的优势,结合创意大道的建设,配套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动漫游戏设计、工业设计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当代科技与先进文化互为融合的都市创意产业景观带,吸引欧美、日韩等重点产业市场的客商落户。

 

(四)信息服务业

 

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等行业。集聚一批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智能化城区建设。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拓展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市场,力争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率先突破。引导外商投资信息服务业企业入驻黄花岗科技园。积极发展商务流程外包,在软件开发业务、软件测试、航空交通、财务管理、数据处理、呼叫中心、软件产品支持等外包业务领域形成产业优势。

  

海珠区

 

2011年,海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12亿元,同比增长12.2%;外贸出口总值1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8%;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5%

 

一、发展定位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海珠生态城,加快建设万亩果园湿地,推进琶洲开发建设,推进“三个重大突破”,通过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和生态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区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和群众幸福感,推动建设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幸福海珠。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建设三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推进土地储备和开发,强化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城区空间布局,打造琶洲、新中轴线南段、白鹅潭发展平台,增强高端产业聚集发展的承载力。突出以会展博览、国际商务、科技创新、信息交流、旅游服务为主导的产业功能,优先加快建设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突出行政办公、商业、文化等功能定位,稳步推进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结合“退二进三”和旧厂房、旧城区改造,优化提升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

 

(二)强化会展经济龙头带动作用

 

发挥广交会品牌效应,形成会展上下游和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保利世贸洲际酒店等会展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琶洲地区配套服务。培育、引进、扶持一批品牌展会和展览企业,扩大会展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依托会展业的辐射效应,促进总部经济聚集发展。推动广东中烟集团等企业总部落户,跟踪创维集团华南总部、广东电网、广州地铁等总部项目建设。

 

(三)壮大科技创新产业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研发外包服务业、检测认证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会展业四大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发挥海珠检测与认证产业联盟的带动作用,优化海珠区科技产业基地“一园三区”资源,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平台,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珠江国际知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扶持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等企业发展。不断完善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广告策划、时尚设计等业态聚集发展。

 

(四)优化商贸服务业

 

推进富力海珠广场、广昊商务港等项目建设,扩大江南西商圈的影响力。加快广州t.i.t国际纺织城科贸园、广百海港城等项目建设,培育新兴高端消费商圈。加快广州联合交易园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大宗商品交易为核心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聚集园区,实现传统市场向现代展贸市场转型。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等商务服务业,吸引著名商务机构入驻,提升专业化水平,形成以国内外知名商务服务品牌企业为核心,以特色商务企业为补充的商务服务体系。

 

荔湾区

 

2011年,荔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19亿元,同比增长10.5%;外贸出口总值18.28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8%

 

一、发展定位

 

围绕打造“中调”战略示范区、广佛同城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岭南文化展示区的发展定位,建设文化荔湾、低碳荔湾、智慧荔湾、幸福荔湾。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提升商贸流通业

 

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上下九路、康王路、中山七路、中山八路等商圈由沿街线状向街区网状转变。扶植发展自主创新和老字号品牌,加速集聚一批主导消费市场的国际著名品牌和新兴时尚品牌。发展新兴商业业态,鼓励无店铺销售、网络销售、直销、折扣店、邮购和电视购物,以及各种个性化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大力拓展汽车消费、旅游消费、娱乐健身、中介服务、租赁、电脑软件、教育培训、商品租赁等新兴服务业连锁经营的广度和深度。加速引进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专卖旗舰店。

 

(二)发展特色总部经济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总部和营销总部,在白鹅潭经济圈、康王路、中山七路、中山八路一带形成特色总部经济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大参林药业等龙头企业,吸引医药、医疗器械等连锁企业、品牌企业的总部进驻,发展医药总部基地;依托荔湾作为岭南文化会客厅、创意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总部基地;借助荔湾商贸业发达,专业市场遍布城区的优势,建设商贸流通业总部基地;充分发挥荔湾作为“广佛之心”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研发、设计、物流类企业总部基地。

 

(三)做大专业服务业

 

优先发展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广告、房介、工程监理等专业服务业;加快发展管理咨询、营销策划、创意设计等新兴专业服务业;适度发展拍卖、代理、经纪、职介等一般性专业服务业;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自律类专业服务业。

 

(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

 

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岭南文化、西关特色、水秀花香专线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江、水、花、岛等自然生态元素,大力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休闲旅游业知名企业,做大做强休闲服务品牌。改造提升玉器、古玩字画、服装饰品等特色商业市场,打造集特色购物、特色休闲服务和融岭南传统文化等都市时尚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商贸旅游区。

 

(五)做强创意产业

 

支持信义会馆、1850文化创意园、922宏信创意园、原创元素时尚创意设计产业园、广州设计港、广佛数字创意园等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大力发展广告策划设计创意、网络软件信息创意、建筑时尚设计创意、文化出版影视制作创意,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自主创新的名家、名牌、名企,精心打造广州的珠江黄金西岸荔湾滨水创意产业带。

 

(六)壮大新型工业

 

以广东中烟广州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广东中烟广州生产基地的科研、装备、技术、原料保障和管理水平,聚焦发展烟草制品业。以推动广东塑料交易所上市为契机,推进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力争在大坦沙岛形成以服务光电产业为主,并集聚ledlcd等较完整产业群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基地。

 

天河区

 

2011年天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8.7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96%;实际利用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3%

 

一、发展定位

 

天河区将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为总体目标,围绕“一区(天河中央商务区)两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三带(“火龙凤”生态休闲带、珠江左岸人文景观带和天河路黄金商业带)”构建的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力推进宜业宜居城区建设,建设“总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重点产业

 

1.金融服务业

 

配合省、市、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以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为依托,加快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员村地区)开发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天河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分公司。积极争取“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进驻国际金融城,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管理中枢、总部基地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精心打造功能齐全、运行高效、辐射广泛的广州国际金融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2.信息服务业

 

通过重点引导扶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招商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天河智慧城着力形成系统集成服务、信息通信增值服务、数字内容创意、软件服务外包等四大优势产业群,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服务、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五大新兴产业群。

 

3.现代商贸服务业

 

着力引进大型现代商贸服务连锁经营、大型商业零售、现代物流、国际知名品牌总经销(代理)商等重点企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专业店、仓储超市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推动现代商贸服务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依托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持续提升天河黄金商业带的集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东部新商圈,形成“两圈协同”效应。将天河区建设成为集中展示广州现代商业地位和国际形象的标志性区域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商业汇集中心、时尚潮流体验中心、行业信息发布和价格形成中心。

 

4.专业服务业

 

抓住外资进入中介服务业门槛逐步降低的机遇,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培育扶持具有国际业务承接能力的本地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咨询和人才服务等专业服务业,有效满足本地区总部企业和金融企业需求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服务需求。

 

(二)发展载体

 

1.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

 

位于广州的城市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三大中央商务区之一,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3亿元,占广州市的八分之一,地均产值达到120亿元/平方公里。该区域已入驻144家金融机构、260多家总部型企业和60多家世界500强公司。目前该区域已投入使用的高端商业楼宇有105个,总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

 

2.广州国际金融城

 

是天河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和标志。金融城位于珠江新城的东面(员村地区),规划总面积7.5平方公里,设置东、西两个金融核心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其中,金融办公用地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2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总部机构计划进驻。

 

天河中央商务区和广州国际金融城将紧紧围绕建设总部天河、国际商贸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的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一批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专业服务业等高端产业项目以及引领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总部企业。

 

3.天河智慧城

 

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可用地面积17平方公里,三旧改造用地7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位于天河区东北部,规划面积12.25平方公里,是集研发、居住、教育、商务、休闲功能为一体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区。以集聚系统集成服务、信息通信增值服务、数字内容创意、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产业龙头为突破口,吸引国际知名软件企业、与中移动南方基地相关的通信领域企业、大中型数字内容创意企业及相关企业进入园区。高唐新建区规划产业及配套设施用地8875亩,可建筑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

  

白云区

 

2011年,白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7亿元,同比增长12%;外贸出口总值2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2%;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7.21%

 

一、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要求,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白云”为核心任务,以“建设空港经济强区,打造生态良好城乡,构建平安和谐白云”为总目标,发展成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公共副中心和都市生态功能区;亚太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珠江三角洲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临空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加快打造战略性主导产业

 

一是加快发展商贸会展业。鼓励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网上经营等商贸新业态发展壮大,积极引入总部企业,优化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形成白云新城、空港新城2个都会级商业中心和8个区域级商业中心,确保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等现代物流区域发展,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三是壮大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为核心,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广药集团生物医药城白云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区域竞争能力。四是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加快白云电气智能电网输配电产业制造基地建设,集聚发展机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确保“十二五”期末全区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400亿元。五是全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启动广州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广州市新能源客车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白云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二)加快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

 

一是着重配合推进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白云新城地区、空港经济区等市级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建设。推进广药集团生物医药城白云基地、广东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外国专家村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集群;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高标准推进白云新城地区开发建设,打造广州市新的城市中心;加快空港经济区建设步伐,完成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围网任务,积极推进广州航空产业城、白云机场配套商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白云创意产业集聚区等区级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开发进度。强力推进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建设,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休闲度假产业为重点,加快南湖地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深度开发;结合“三旧”改造政策,积极推进广州白云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广州创意产业示范区。三是积极推进其他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重点加快广州中轴北延线黄金产业带建设和白云湖周边区域、白云新城西延区和北延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步伐。

 

(三)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教育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863产业化促进中心系列项目建设,打造各种主题孵化器,完善全区高新科技创业服务平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着力将“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打造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对独联体地区科技合作平台,吸引更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落户。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智慧白云”建设,加快提升白云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对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科技人员等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本地现有人才的培育,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黄埔区

 

2011年,黄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22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4.8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909万美元,同比增长7.75%

 

一、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加快建设港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区),正确运用“两大发展理念”(对位发展、错位发展),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二三并举、三产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转制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品牌带动”的文化发展战略),扎实推动“四个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城区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转型升级),打造临港经济战略功能区、综合服务型城区、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逐步形成“北二南三、一岛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努力建设港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区。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八大战略性主导产业

 

1.商贸流通

 

大力引进和发展第三、第四方物流;支持大型物流企业依托储运优势,建设物流商贸信息平台,融合发展商贸服务。

 

2.航运服务

 

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船员培训等航运服务中游产业,积极拓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航运服务高端产业。 

 

3.文化旅游

 

完善文化旅游及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旅游品牌产品及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国家网游动漫基地黄埔园区和区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和创意产业品牌。

 

4.石油化工

 

规划建设黄埔精细化工产业园,切实加强环境治理,进一步强化石化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新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打造现代石化产业体系。

 

5.汽车及装备制造

 

推进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的扩能改造,力争实现厂区内及周边扩能。支持广州机研院等汽车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带动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船舶企业搬迁改造,支持船舶企业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建设。

 

6.食品饮料

 

发展以啤酒、软饮料、方便食品、食品风味配料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扶持发展冷链企业,研究构建冷冻品交易市场,培育食品行业新亮点。

 

7.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推进中经汇通物联网管理平台及应用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着力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大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服务产业等集群化发展。

 

8.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1)新材料:重点推进大功率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技术深化和产品延展应用研究、大型及行走式工程机械密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的开发,力争高附加值的新型材料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2)新能源:重点推进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太阳能电池封装热熔胶膜等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

 

3)节能环保:重点推进清洁能源和热电冷联供项目、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新型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电网分布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等项目建设。

 

(二)四大发展平台

 

1.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

 

黄埔临港商务区总面积约45.92平方公里,是广州市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之一。重点推进鱼珠核心功能区、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长洲历史文化旅游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展以航运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鱼珠核心功能区。主要面向商贸流通、航运服务、临港总部、商务休闲、文化旅游、邮轮(游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招商,配套发展酒店、餐饮、大型商场等生活服务业项目。

 

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拟吸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科技、航运咨询、航运人才培养等相关航运服务企业入驻。

 

鱼珠城市综合体。拟打造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2.广州滨江新城

 

广州滨江新城位于黄埔区东二环,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拟建设成为广州市以现代城市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以特色型生产性服务和滨水优质居住为主导、服务广州东部、辐射珠三角的滨江宜居示范新城。

 

中国黄埔(国际)机械园。拟引进营销中心、展示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电子结算中心为主的汽车和工程机械项目。

 

南方国际采购分销中心。拟引进大型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及国际企业设立的采购机构、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入驻。

 

南岗城市综合体(南玻及以南地块)。拟开发为高档住宅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南湾现代服务业示范产业基地。拟开发为花园式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基地。

 

3.长洲岛文化旅游集聚区

 

长洲岛是广州市唯一的文化旅游风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拟建设成深具岭南特色、具有国际影响的长洲历史文化旅游新城,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商务休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

 

长洲文化休闲广场。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现代艺术、动漫、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现代影视制作、广告传媒、时尚杂志为主的创意类企业入驻。

 

长洲湾游艇俱乐部酒店。拟开发为高星级酒店和游艇俱乐部项目。

 

长景度假酒店项目。拟引进有实力的酒店运营商入驻经营管理。

 

长洲深井企业俱乐部项目。拟开发为企业俱乐部、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娱乐项目。

 

挞洲围游艇俱乐部及度假酒店项目。拟开发为高星级酒店和游艇俱乐部项目。

 

4.黄埔现代工贸园区

 

黄埔现代工贸园区以“三区一市”共同打造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契机,以三大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黄埔北部现代工贸园区。依托黄埔现有支柱产业与广州市重点培育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吻合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

 

广州云埔工业园区黄埔片(东诚片、南岗片)。拟引进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科工贸一体化总部型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项目入驻。

 

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拟引进汽车及零配件、成套设备等产业项目。

 

黄埔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拟依托广石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和化工关联产业等用户覆盖率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入园项目应以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为准入条件。

 

花都区

 

 

2011年,花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5.8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35%;实际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06%

 

一、发展定位

 

以建设经济强区、花园城市、幸福花都为中心,积极实施绿色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均等化和国际化五大进程,全力打造国际空港经济区中心、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北部综合门户枢纽和生态宜居的国家中心城市新城区。

 

二、重点发展领域

 

花都区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大力促进“3+2”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时尚产业、商贸物流业三大重点产业和声光电、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一带四园”(生态休闲旅游带、国际汽车产业园、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园、中国音响之都科技产业园、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

 

(一)先进制造业

 

高起点建设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215平方公里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汽车、飞机维修、机车等先进制造业高端、集聚发展。

 

(二)时尚产业

 

以发展时尚产业为方向,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创意、品牌提升、产业链整合,推动皮革皮具、金银珠宝、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将花都打造成为时尚之城。

 

(三)商贸物流业

 

以空港商务区、广州北站商贸区、广花商贸集聚区、广州国际名店城为重点,不断完善现代商业中心、专业市场、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酒店、会展、文化娱乐等现代商贸和服务业新业态。以空港综合保税区、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等为载体,全力打造以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与产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汽车后市场建设,发展汽车二手车市场、汽车金融、汽车展示、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回收、汽车租赁和汽车文化等。

 

(四)新兴产业

 

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为取向,加快培育发展声光电、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集群。一方面,着力引进led外延、芯片、封装等企业,引导和帮扶本地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品牌响亮、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led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全力承接国际音响产业转移,打造专业音响、家庭音响、多媒体音响等品牌系列,建设音响博物馆、影音文化广场、音响一条街等,积极培育新的产业亮点。另一方面,建立新能源创新体系,在纯电动车、太阳能、风能、锂离子电池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自主技术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电动车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五)发展平台

 

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通过集聚发展,加快“一带四园”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建设。一是依托北部山水生态资源优势,通过由生态旅游区、景观林带、绿道等构成的花轴将重点景区(点)串联起来,融合人文历史、生态环境、时尚文化等元素,打造以花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带。二是按照“新产业、新城区”的概念,将汽车产业基地打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并进,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同步,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融合,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兼优的“国际汽车产业园”。三是依托狮岭皮革皮具城,加快建设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狮岭国际商业结算中心、狮岭国际皮革电子交易中心等重点产业平台,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国内外品牌荟萃,集总部经济、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人才培训、质量检测、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国际采购、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园”。四是加快建立花都国际电子音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打造集教学、研发、孵化、制造、检测、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中国音响之都科技产业园”。五是全力推进广州珠宝交易中心、珠宝一条街和云峰翡翠博物馆建设,打造集珠宝生产加工、交易展示、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

 

番禺区

 

 

2011年,番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5.78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0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实际使用外资3.93亿美元,同比增长9.66%

 

一、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区的总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番禺为核心任务,着力建设经济强区、品质番禺,着力建设名镇名村、和谐番禺,着力建设花园城市、智慧番禺,着力建设效能政府、幸福番禺。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一轴一圈两基地”

 

优化调整经济布局,形成商旅经济发展轴、创新经济发展圈、两个先进制造业基地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全力推进广州南站商务区、番禺新城、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区域的建设,打造商旅经济发展轴。发挥广州大学城优势,重点打造以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为龙头,带动番禺节能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华创动漫产业园、巨大创意产业园、中颐创意产业园、沙湾珠宝产业园等共同发展的“一城多园”创新经济发展圈。积极推进广州番禺轿车生产研发基地、广州番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分别建成世界品牌的广州传祺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和世界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

 

(二)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注重市场集聚和品牌集群,支持和发展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时尚商贸、创意设计、服务外包、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业。突出重点,将广州南站商务区打造成为华南地区的客运交通枢纽、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将番禺新城打造成为珠三角商贸旅游中心,将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优化改造商业网络,将市桥城区打造成多元化、多业态的综合性商贸服务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重点发展信息文化、动漫游戏,加快南方文化产业中心等文化园区建设,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推动信息文化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支持长隆商旅发展,加快莲花山旅游区、珠江深度游、滴水岩孖岗生态旅游区、“一村四岛”等建设,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围绕汽车及配件、船舶及配套、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强化产业基地的设施配套、招商引资和服务管理,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打造番禺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珠宝首饰、输配变电、灯光音响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增强整体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到番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对现有总部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引进一批风投、创投和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加快发展步伐。

 

(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新兴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与健康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利用广州大学城人才集聚和科教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使之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新经济发展极。

 

(五)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优先引进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骨干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推进广州传祺汽车城、中船低速柴油机、广州中速柴油机、万博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乡更新改造步伐,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形成与资源节约集约型、环境生态友好型社会相适应的绿色增长方式。

 

南沙区

 

2011年,南沙区(南沙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06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外贸出口总值4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实际使用外资6.72亿美元,同比增长7.05%

 

一、发展定位

 

按照高端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方向,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智慧产业、临港制造等产业,培育海洋经济集聚区,建设一批成长性强、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高地。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起步区

 

近期将抓紧启动北部3平方公里、南部3平方公里,中部18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工作。

 

起步区北部是教育培训、创新、高端医疗合作区,面积3平方公里。有快捷的交通体系直接通达香港、澳门及广州、深圳、东莞等区域大中城市和广州大学城,为集聚粤港澳丰富的教育、创新、医疗资源和服务大珠三角消费人群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重点吸引港澳、内地和国际知名大学、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国际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和粤港澳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面向珠三角高端人群的医疗服务、健身休闲等健康产业。

 

起步区中部是商业服务和金融创新合作区,是规划中的珠江口湾城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54平方公里。以航运金融、金融租赁等为依托构建金融合作与开放创新区,大力建设法律、会计、建筑、会展等高端专业服务集聚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数字媒体内容、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滨海休闲旅游、水乡文化旅游等旅游业,建设岭南水乡居住示范区,打造商业服务中心的核心区。

 

起步区南部是粤港澳数据特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区,围绕连接珠江口两岸的珠江交通枢纽进行规划布局,面积3平方公里,可实现与港澳服务业及周边密集的电子信息、家电等制造业的产业协作,并在项目审批、外汇管理创新、保税监管等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级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数据技术研发及服务、云计算等数据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建设粤港澳离岸数据特区,积极发展led、物联网、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粤港澳制造业升级转型示范基地。

 

(二)智慧岛

 

重点发展智慧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技术创新中心、云计算中心、智慧产业园、港口智能化、智慧企业总部、智能产品交易中心、国际智能社区、高水平智慧教育机构、智慧政务示范等项目。

 

(三)低碳城

 

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绿色交通、分布式能源站等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电动汽车、新能源开发、led产业、低碳技术研发等项目。

 

(四)南沙高端医学城

 

重点引进高端医疗机构,康复、保健、体检机构,设立资源共享的诊断、检验等设备资源。

 

(五)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主要吸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等企业及培训机构落户,重点发展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软件科技、研发设计、检验测试、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业项目,构建具有集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外包示范园区。

 

(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挥南沙资讯科技园和南沙科技创新的孵化功能,利用汽车、装备、造船等产业的雄厚工业基础和教育部南沙现代产业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工研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等的研发优势,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智慧南沙”。

 

(七)南沙保税港区

 

主要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承运人、贸易公司、跨国采购企业、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等。

 

(八)电子信息工业园

 

吸纳珠三角及国内外电子技术及产品生产企业落户集聚发展,重点引进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重点发展传感器制造、智能产品制造、集成电路等行业,并着重高端研发、设计等产业链环节,成为中国重要的电子制造企业集聚中心。

 

(九)航运金融服务区

 

引进融资、结算、保险、信托、租赁等航运金融业,建设航运金融交易平台;引入临港大宗商品的期货经纪;引入海事法院、海事仲裁、航运学校等服务业和企业进入南沙设立分支机构。近期依托龙穴岛口岸大厦,中期在中心城区选址建设南沙航运服务总部区,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引入一大批粤港澳航运高端要素进入南沙新区聚集发展,设立粤港澳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十)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动漫的创意产业孵化、影视动漫主题乐园、酒店、文化消费、影视动漫产品生产、出版发行、影视动漫旅游休闲等。

 

(十一)供港澳优质果蔬基地

 

基地拟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生产、加工、配送一体的安全农产品基地,共创优质品牌。生产加工结合园区观光旅游、餐饮等,将园区建设成广州市都市农业产业园发展成果展示区。

 

(十二)珠江工业园

 

主要吸引led、汽车零部件、电子、机械加工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进驻。

 

(十三)横沥工业园

 

主要吸引综合配套、粮食加工、环境友好生产类企业进驻。

  

萝岗区

 

2011年,萝岗区(广州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实际使用外资11.1亿美元。出口总值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均居全市各区(县级市)首位。

 

一、发展定位

 

萝岗区(广州开发区)将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以“两城一岛”建设筑牢战略支撑点,围绕加快建设知识经济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未来城市样板区、社会建设试验区,着力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打造“两城一岛”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战略性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向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建设形态从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城区转变。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

 

1.重点培育“6+3战略性主导产业集群

 

6+3”即六个千亿级、三个500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三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为文化创意、led、物联网三大集群。

 

2.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延伸。大力发展技术档次高、规模大、研发能力强的项目,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促进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和自主创新100强项目发展。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工业设计、检测认证、保税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以及商贸流通、房地产、餐饮等生活服务业项目。发挥保税区政策优势,规划建设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发展进口化妆品交易市场。

 

4.支持创新型产业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北斗卫星导航广州产业园、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管理,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创新联盟、风险投资等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打造优质平台。

 

(二)推进建设“两城一岛”战略性发展平台

 

1.提升知识城开发建设质量

 

坚持科学开发、从容建设,全面推进知识城开发建设,加快知识城交通路网、安置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道路安全系统(含智能路灯)、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围绕知识城主导产业和智慧城市、电动汽车等产业重点,制定出台专项投资促进和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知识经济研究院和南洋理工大学知识城创新培训中心注册落户。

 

2.推动生物岛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广州国际创新中心、国际酒店、企业总部社区(科学家公寓)。充分发挥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品牌效应,促进一批世界级生物企业签约入驻。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研究院的合作,争取一批重大生物科技项目在生物岛布局。完善生物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高端的运营管理服务。

 

3.提升科学城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科学城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建好科学家会所,为科技人员、创新人才提供交流空间。

 

从化市

 

2011年,从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34.8%

 

一、发展定位

 

坚持实施“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平台”战略,突出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促进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从化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从化加快建设广州副中心城市和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进程,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和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工业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以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明珠工业园为载体,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艺品、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区域发展布局中,西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南部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依托广州中新知识城和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重点发展产业

 

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重点发展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与其它汽车板块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广州汽车产业大集群,为广州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锻造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

 

2.家用电器产业。

 

以发展冰箱、空调制造为主。依托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广州日立冷机有限公司、广州日立压缩机有限公司等项目,逐步形成家电产业链。

 

3.生物医药产业

 

主要发展中成药、生物医药及化学药品产业。重点以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嘉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生化药品和生物药品为主,逐步形成生物医药聚集区。

 

4.日用化工产业

 

以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为龙头,集中开发美都化妆品基地,发展日用化妆品和日用化工品为主,形成日用化工品聚集区。

 

5.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要包括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从化为契机,重点发展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项目,打造一个世界级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则以华南光伏产业基地、金光伏能源(从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等。

 

6.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快发展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广东动漫城、三学苑建设,力争在引入日本索尼电脑娱乐、新加坡泰强游戏科技等企业的基础上吸引更多更好的优质企业落户,打造动漫创意产业链。二是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产业。依托广东梦芭莎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海航华南地区空港后台服务基地、珠江生命健康城与科技cbd项目、广东罗特生物药谷、广州国际商贸城、欣荣宏国际商贸城等的落户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内电子商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快服务外包载体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服务外包企业投资落户,突出引进仓储物流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研发设计外包、客户服务和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外包项目。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7.现代物流业

 

打造集物流园区体系、物流运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8.知识城和空港后台服务

 

聚集空港经济区内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票据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研发中心、培训教育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利用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天候不间断、高效的后台支援服务。并且争取形成相对完整的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提升后台服务区的产业层次,争取建设成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坚持整合、扩容、升级“三同步”,按照国家开发区的标准做大高技术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优化知识城和空港后台服务功能。

 

(二)重点发展区域

 

中南部片区为优化开发功能区,包括街口街、江埔街、城郊街、太平镇和高技术产业园、温泉镇部分地域,面积4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贸、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北部片区为限制开发功能区,包括吕田镇、良口镇、流溪河林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大岭山林场及温泉镇部分地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限制工业发展,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生态特色农业。西部片区为重点开发功能区,包括鳌头镇、明珠工业园和城郊街部分地域,面积4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摩托车及零部件、重大装备、电器机械、日用化工制造等现代工业和现代物流业。

  

增城市

   

2011年,增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实际利用外资0.9亿美元,同比增长7%

 

一、发展定位

 

围绕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和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积极实施增城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以香山产城新区、增江高新区、石滩创意产业园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功能组团,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壮大以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培育led、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研发设计、数据服务、物联网、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主要产业组团

 

1.香山产城新区产业组团

 

包括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以及依托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的广州东部综合门户高端商务区(其中包括交通枢纽中心高端商务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led、光伏、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消费创新中心、引领性高端商务区、新型生产性服务区和国际化智慧型绿色低碳社区。

 

2.增江高新区产业组团

 

包括增江街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依托北汽集团华南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汽车生产为主的先进制造业。

 

3.石滩创意区产业组团

 

包括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研发、创意、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广州东部“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意功能区”,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意功能区、文化衍生中心及创意策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4.生态旅游示范区产业组团

 

包括荔城国际旅游度假城和白水寨生态旅游风景区,重点引进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温泉酒店、健康运动、地质公园、野外探险、拓展训练、休闲娱乐等项目。

 

(二)产业发展平台

 

1.增城开发区电动汽车产业园

 

重点引进电动车研发设计、推广使用技术、充电设备生产及公共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广州电动汽车试验基地,抢占新能源汽车运用推广战略前沿。

 

2.增城开发区led产业园

 

重点引进半导体照明(led)研发、生产、应用等项目、打造国家级led产业基地。

 

3.增城开发区省级光伏产业园

 

重点引进太阳能光伏电池、光伏发电系统研发和生产等项目,培育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

 

4.增城开发区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产业园

 

重点引进电子商务、无线射频识别(rfid)、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等项目、打造智慧城市的中枢平台。

 

5.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

 

重点引进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以汽车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

 

6.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科技产业基地

 

重点引进汽车及其零部件和节能环保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7.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高端商务区

 

重点吸引总部经济、会展中心、商务会议、金融服务、企业服务、商贸流通、产品展示等项目,打造广州东部高端商务平台。

 

8.增城开发区(石滩)创意产业园

 

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意功能区、文化衍生中心及创意策源中心等公共平台。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