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发布日期:2009-04-14 09:57:00 来源:广州市商务委 字号:
广州市外经贸发展形势与展望 2006年,广州外经贸工作通过大力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广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取得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2006年外经贸工作回顾 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全市批准合同外资43.91亿美元,同比增长29.08%;实际使用外资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7%。对外贸易在连续三年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的基础上又跨上新台阶,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广州市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637.67亿美元,增长19.22%,相当于全国外贸总额的1/28。其中,出口323.78亿美元,增长21.41%;进口313.89亿美元,增长17.04%。全年外贸顺差9.89亿美元,约为全国顺差的1/170。市属企业进出口总额为553.23亿美元,其中出口27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9%;进口27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97%,出现1.61亿美元的逆差。广州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的外贸大市。2006年全市新签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合同金额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9.41%;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增长11.43%。外经贸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引擎作用:据广州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市外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07.2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4.26%。全市涉外税收超过500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约33%,其中国税的涉外税收收入422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3%,占全市国内税收收入总额的54%,居各经济类型税收的首位,连续七年撑起全市国税收入半边天。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约14%。 2006年外经贸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支柱产业大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增强全市共批准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12个,合同外资32.78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4.65%,其中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2个,合同外资19.35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44.05%。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超千万美元项目,五天就有一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落户广州。广州开发区成功引进总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的lg—飞利浦液晶显示项目,强化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南沙开发区引进投资额达50亿美元的科威特炼油超大型项目,奠定了石化产业腾飞的基础。本田二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州丰田凯美瑞大批量生产,日产产能不断扩大,一大批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新技术项目进驻广州,进一步推动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全市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7.01亿美元,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8.18%,其中汽车、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共8.98亿美元,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52.77%。 (二)服务业引资快速增长,利用外资结构呈现新格局2006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1.19亿美元,增长27.02%,服务业占广州市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从2005年的33.26%提高到38.28%。商业领域投资普遍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7倍和1.29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47.05%,与马士基合作的总投资达5亿美元的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项目,与世界著名软件外包企业马恒达公司合作的软件开发项目等,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三)与跨国公司战略性合作不断深化,总部经济呈现良好开端迄今为止,来穗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累计达151家,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29个,投资总额112.44亿美元,合同外资45.31亿美元。与此同时,来自欧美的投资迅速增长,2006年欧洲实际外资1.57亿美元,增长36.09%,瑞典实际投资增长71.21%,芬兰、英国、荷兰及美国实际投资均增长1倍以上。微软、英特尔、ibm、百事高等一批世界顶级高科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落户广州科学城,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个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日产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奥的斯电梯也在广州市设立了研发中心。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和龙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在2006年底被认定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进一步强化了广州市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 (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增强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仍是出口主力,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9.27%。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62.81亿美元,增长21.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1.47亿美元,增长10.03%。汽车及零部件成为广州出口新亮点,2006年,汽车及零部件(含发动机)出口7.84亿美元,轿车出口在全国名列前茅,本田(中国)出口整车2.4万辆,增长99.71%;东风日产首批1000辆整车出口安哥拉,实现新的突破。全年软件出口2302.17万美元,增长47.87%。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增值率不断提高,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9.2%和65.31%。“品牌带动”战略已见成效,广州重点培育的工业名牌企业中,有61个企业有出口业绩,出口总额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8%,其中,商务部重点扶持的6家出口名牌企业合计实现出口6.61亿美元,占全市名牌企业产品出口的27.54%。 (五)出口主体多元化发展,出口市场亮点增多 外资企业出口仍占主导,出口额达到19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0.84%;国有企业出口76.36亿美元;民营企业出口实力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市备案登记民营进出口企业已达4553家,民营企业出口50.16亿美元,增长49.55%,高于外资企业17.51%和国有企业16.98%的增幅。获得联合国采购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超过100家,其中近七成是民营企业。出口大户不断增多,全市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已经达到53家。主要出口市场全面增长,香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主要市场占全市出口总额的八成左右,其中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增幅达到33.61%。韩国、俄罗斯、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增幅分别达到105.29%、79.70%、53.52%和35.95%。 (六)进口平稳增长,结构进一步调整 进口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2006年,机电产品进口136.50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43.49%,增长24.21%;高新技术产品进口75.15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23.94%,增长28.17%。一般贸易进口137.76亿美元,增长17.26%,加工贸易进口118.53亿美元,增长11.34%。进口产品以航空设备、集成电路、小轿车自动变速箱和液晶显示板为主,进口超亿美元企业达到52家。租赁进口和自动数控处理设备及部件进口增长强劲,对促进广州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口市场以欧盟、美国、日本、大洋洲为主,其中从欧盟进口54.15亿美元,增长28.01%;从美国进口33.80亿美元,增长50.92%;从日本进口57.51亿美元,增长16.87%;从大洋洲进口8.60亿美元,增长31.59%。 (七)境外投资规模扩大,外经合作层次有新的提高2006年,境外投资总额达到1.09亿美元,增长70.85%。服务类项目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占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金鹏通信、富力地产、穗航实业、珠江外资设计院分别在境外设立了服务机构,提供通信、物业管理、货物运输代理等服务。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对外承包工程取得新的进展,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的自动柜员机和番禺珠江钢管的钢管出口安装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加快,富力地产、花都联华包装、东山化工等企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巴西、澳大利亚设立了境外企业。 一年来,广州外经贸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方式,多管齐下推动投资促进活动。 通过开展大型综合性招商,推动对外合作的战略性突破。借助“哥德堡号”复航广州,举办“对接•合作•双赢——广州—瑞典经贸交流会”,瑞典国王与王后亲临大会,掀起了广州与瑞典经贸交流合作的新高潮。5月,由陈明德副市长带队赴日本开展了规模大、层面宽、效果好的系列活动,达成了14亿多美元的项目签约,对进一步加快广州市汽车产业链的形成,承接日本现代服务业和软件制造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1月,陈明德副市长带领的经贸代表团参加了由省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办的“2006粤港—欧洲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并访问北欧,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广州—瑞典产业合作交流会”,中国驻瑞典大使吕凤鼎、瑞典新任贸易大臣托尔福什以及瑞典商界领袖出席了会议,为进一步推动穗瑞两地产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对接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围绕白云国际机场的辐射效应,举办了“空港经济与商机”大型招商活动,推动以空港为依托的物流、高新技术、航空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此外,陈明德副市长还先后率领代表团赴爱尔兰、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俄罗斯等地举办系列大型经贸活动,促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全面提升了广州的投资区位形象。通过开展专题招商,推动重点产业对外合作。围绕汽车产业发展,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多次组团赴日本、韩国开展汽车产业巡回招商,促成了一大批汽车零配件企业落户广州,举办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发展论坛,加快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后赴印度、英国、爱尔兰开展软件产业招商,赴美国、北欧开展生物医药和光电子招商,与商务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在香港举办软件产业发展论坛;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赴美国、日本开展服务外包专题招商,赴日本、英国举办创意产业专题推介会。通过开展小分队上门招商,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主动出击,以小分队的形式上门拜访有投资潜力的外资企业,尤其注重建立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话机制,保持定期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推动增资扩股,坚持“以商引商”。强化外资落户的后期服务,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关联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现有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组织已落户的外资企业参与招商活动,推介投资成功经验,形成连带效应。2006年,增资扩股占到全市合同外资的38.49%。 2、招商选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招商选资,着力加大对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高增长性的产业战略性项目的吸纳力度。在汽车板块上,根据本田、丰田和东风日产三大整车厂为核心的区域布局,深度挖掘零配件产业的招商潜力,大力引入国外、尤其是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与广州相关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在电子信息板块上,主要抓住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转移的契机,在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嵌入式软件、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中国台湾的建兴、大众电脑、美国慧视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石化板块上,结合南沙开发区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围绕新日本石油、泰山石化、科威特炼油等重点项目,以大项目带动石化整体发展,打造石化产业链。现代服务业招商方面,结合巩固和提升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的要求,加快吸引外资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落户。出台《广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规定》,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市设立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核心产品制造中心。结合珠江新城建设,加快吸引世界知名的商贸、物流、分销和零售、会展、旅游、金融机构等相关企业以及地区性总部进驻。结合新机场、新港口、新火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亚运会,加快港口、物流、会展、旅游、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对外招商。结合cepaⅲ的实施,加强对香港现代服务业的招商,推进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进程。 3、科技兴贸,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切实抓好科技兴贸政策的落实,筛选高新技术、医药、软件企业作为扶持重点,加强科技兴贸专项资金的审核、评定工作。对技术引进再创新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开展海外认证和cmm体系认证。加大品牌战略实施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名牌产品的专题调研,促进企业抓好出口商品自有品牌的研发和保护工作;积极构建广州市名牌产品发展梯队,做大做强虎头电池、万力轮胎、华凌空调、珠江钢琴、虎头电筒、广州万宝冰箱等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名牌;推荐优秀企业进入广交会品牌展区,积极吸收拥有自主商标的企业参展,提高品牌企业、民营企业及本地生产性企业在广交会的参展数量,推动自主品牌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多元发展,悉心培育出口主体和开拓出口渠道。 在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外贸出口主力军作用,不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同时,下大力气做大做强民营外向型企业,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组织加工贸易企业参加英国外包展,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在特定商品进口经营资格、广交会展位分配、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科技兴贸资金等的使用,以及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组团出展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引导民营企业调整优化结构,发展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培育民营企业出口品牌,鼓励民营企业提高出口质量。推动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举办“与跨国采购商对话”活动,增进跨国采购商和广州供应商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推动广州地区的供应商进入跨国采购商的全球采购网络。 5、组织引导,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注重提高对外经济合作层次,推动信息、电子、生物制药等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在巩固港澳和欧美市场,扩大东盟市场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俄罗斯、印度、南美等新兴市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32家企业42个走出去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牵线搭桥,推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对接。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企业和区、县级市外经贸部门赴中东、俄罗斯和东盟等国开展经贸活动,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活动,利用海外经贸平台,加强对广州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的推介。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举办了“走进德国”、“走进日本”、“走进英国”等6场沙龙系列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国外的投资政策和市场环境。 6、优化环境,推动广州投资贸易便利化。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为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积极向商务部提出给予开发区外商投资商业项目审核权的申请,以加快开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对各区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并联合推动招商引资,形成各具特色、互补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加快国家级出口基地规划建设,推动医药、软件出口发展。2006年,广州市在上年获得“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基础上,获得了“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称号。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建设方面,成立了由陈明德副市长任组长的广州市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调研,制定规划,有序实施。软件出口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软件出口园区建设加快进行。陈明德副市长亲自带队考察了大连、西安、成都等首批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并多次与商务部协调,为广州申报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协调服务,优化投资贸易软环境。制定了《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大通关”建设,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的若干意见》,由市政府正式颁布实行。在全国首创“大通关”信息员和监督员制度,并完成了第一批聘请工作。发挥市“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按照协调沟通、信息交换、督促检查和调研等制度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加快保税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开展白云机场通关环境调研,协调推动区港联动保税物流中心和南沙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工作,联合海关总署成立珠宝保税物流项目小组开展调研,启动广州保税物流中心运作。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服务效能,市外经贸局和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网上联合年检走在全国前列。注意改进服务方式,主动走访企业,为多家企业协调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企业正常运作。建立和完善“广州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完善了进出口公平贸易保障体系,指导企业进行有序出口,规避出口风险。 二、2007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总体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全面开放和当前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期,突出重点,科学布局,做优外资,做强外贸,做大外经,做好服务,力图在更高水平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广州经济国际化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预计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12%。 2007年工作重点: (一)做优外资 1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外资质量。 进一步将吸收外资的重点从引进资金拉动经济增长,向引进技术促进广州经济结构调整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以集约化、国际化、高端化为标志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以信息、金融、物流、会展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广州重点发展的汽车、石化、电子、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和软件、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外资“旗舰”项目开展招商,推动工业向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转型,主要是继续围绕日系三大汽车企业开展上下游配套招商,鼓励外资重点投向汽车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外资发展专业化、高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围绕lg—飞利浦液晶显示项目开展高端电子技术产业链招商,形成信息电子产业链的聚集效应;围绕科威特炼油项目,带动从炼油、乙烯裂解到中下游产品的完整石化产业链;围绕广州市国家生物医药基地和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发展,加快现代生物制药与医药产业招商,推动新的支柱产业发展。借助入世过渡期结束,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广交会转型以及城市辐射能力增强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外资投向知识密集的生产服务型现代服务业,大力吸引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外资服务外包大项目落户。加快发展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服务,鼓励外资银行在广州设立机构和扩大业务;发挥枢纽机场、深水港和保税区的优势,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业,鼓励外商投资国际海上运输业务、国际集装箱多种方式联运业务和航空运输业;以广交会品牌为核心,发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即将启用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会展服务业;发挥中心城市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聚集的优势,引导外商投资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加强动漫等文化创意新型产业的包装招商。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广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规定》和实施办法,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采购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财务中心。加快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南沙资讯科技园、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外资研发中心的发展平台。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合作,引导外商在广州进行风险创业投资,利用外资加快广州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发展,促进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国际化程度高的创业投资企业。 2注重优化来源结构,不断增强外源动力。 以欧、美、日、韩为重点引资区域,提高广州对发达国家的引资比重。加大对欧美的软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创意产业,对韩国的造船、钢铁、石化产业和日本的汽配、机械制造产业等的引资力度。今年拟在韩国举办“广州周”宣传推介活动,在欧美举办软件、电子、生物医药专场招商会,在日本开展日野商用车和丰田汽车配套招商等。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驻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招商办事处的作用,筹建驻德国和新加坡办事处,加强对欧洲的引资力度。通过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或聘请区域招商代理机构,从原来的招商团、洽谈会等短期的项目招商转化为长期的、持续的地区招商,推动双方建立更紧密的经贸投资关系和更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大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力度,充分发挥港澳地区作为国际性商贸、旅游服务平台的作用,把握cepa深入推进和泛珠区域合作的机遇,大力引进港澳地区金融、商业、贸易、电信、旅游、医疗、教育以及会计、法律咨询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推动穗港澳合作创新。同时,重点吸引台资投向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完善投资促进体系。 统筹综合性招商与专题产业招商。一方面通过举办规格高、影响大的投资促进活动开展城市营销,进一步塑造广州“千年商都”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今年拟与一批国际知名机构合作,以“跨国企业家峰会”、“与世界500强ceo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开展对投资广州的宣传,加强与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专题招商,突破性地推进重点产业的合作。今年开始通过《广州外经贸白皮书》等形式定期发布广州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引导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投向。统筹“走出去”与“请进来”活动。结合今年赴日本开展汽车招商、赴韩国开展石化招商、赴美国开展空港经济招商、赴欧洲开展高新技术招商等各类活动,注重后续跟进,邀请参与活动的有关客商回访广州,体验广州新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和洽谈。注重参与国内各种与招商有关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大型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以及知名跨国企业举办的活动。 4建立健全外资准入和评估体系,提高投资效益。 根据市内各区资源条件,指导各区加快完善新增外资项目准入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包括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例、建筑密度、就业、排污等各种指标在内的综合准入机制,优先办理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项目落户,提升新引进项目的质量;建立已落户外商投资企业质量评估体系,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国产化比率、纳税额、利润率、研发机构设置、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情况等反映外资企业运行质量的量化指标,科学评估已落户外资企业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通过扶持优质外资项目,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做强外贸 1提高出口质量效益,实现由“大”向“强”转变。 继续加强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促进体系建设,在技改、研发、信贷、保险、信息等各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开发。组织申报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出口品牌,使广州列入支持的品牌企业队伍不断扩大。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争取新增五个以上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全市自主品牌出口规模加快增长。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和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对优化出口结构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基地园区内的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协助企业寻找新的技术创新增长点,推动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类外商投资企业技术研发贷款贴息等鼓励政策,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做好“两税合一”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应对工作,确保调整期的顺利过渡和平稳增长。打造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挥园区退税、保税等政策优势,实现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为广州市大经贸、大物流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2积极扩大进口贸易,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把握国家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升值、进口关税进一步调低以及国家对进口实行结构性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和广交会转型战略机遇,结合广州正处于重化工业为先导、注重技术创新的新经济周期,对于重型装备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具有巨大需求的特点,积极发挥进口在补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组织急需的原材料、关键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扩大技术进口提升发展水平。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汽车、钢铁、造船、轻纺、造纸、数控机床等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大力培育进口主体。加大力度引进国外知名贸易公司,引进国际供应商在广州设立机构和产品陈列室。探索设立常设性的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进驻。选择一批业务能力强、诚信好、守法经营的企业,给予各种贸易便利,促进一批专业化进口队伍的形成。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进口效率。建立健全进口配套政策措施支持体系,完善公开进口招标制度,规范进口管理,继续推进“大通关”工程,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口岸通关物流的整体效率。 3大力推动服务贸易,打造拉动外贸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注重强化行业指导。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尽快制定广州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强化对全市国际服务贸易的组织领导,建立服务贸易主管工作机构,负责国际服务贸易的专项协调和管理。协同市有关统计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探索建立bop(反映跨境服务贸易)和fats(反映非跨境服务交易)二元架构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实施对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单项统计,做好定量分析,为研究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翔实的数据支持。 二是注重打造外包品牌。通过与商务部合作举办“中国国际软件外包合作发展论坛”等高规格服务贸易论坛,增强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知名度。大力培育服务外包主体,提升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创造条件推动服务外包企业与落户广州的世界500强企业对接,以承接500强外包业务为突破点,尽快熟悉国际外包规则,提升承接外包的能力。协助服务类企业“走出去”,在欧美地区发达国家设立子公司或者借助港澳地区中介平台直接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实现“国外接单、国内完成”的全球服务外包模式。 三是注重外包基地建设。根据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重点构筑以广州科学城、南沙资讯科技园、天河软件园、生物岛、广州动漫产业基地、荔湾创意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功能区的服务外包业承接基地,加强与实力强、规模大的跨国服务外包提供商合作,重点发展it服务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生产服务外包、共通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业务,全力申报国家服务外包基地。 4强化公平贸易,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一是继续建立健全公平贸易保障体系,完善四体联动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构建政府协调、协会组织、企业应诉、中介服务为中心内容的权责分明、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反应快捷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预警机制,扩大预警渠道,建立公平贸易的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培训,强化企业主动应对贸易争端的意识,提高企业的应诉能力。分主题、分阶段对外经贸企业开展培训,树立谁应诉谁受益的观念,指导外经贸企业改革和完善自身生产、经营、财务制度。四是加强协调指导,用好公平贸易专项资金,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五是认真处理企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过程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投诉,适时启动产业损害调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广州产业安全。 (三)做大外经 1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全市外经新格局。 努力提高境外投资的规模和层次,同时确保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稳步发展,建立以境外投资为主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为支撑、对外设计咨询业务较快发展的外经工作新格局。在开展贸易主导型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以技术研发、资源合作为主导的综合投资;在开展新建境外企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境外并购等各种境外投资方式。提供宏观政策指导,推进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鼓励内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吸纳境外资金加快广州经济发展。 2培育“走出去”队伍,重点扶持外经领域龙头企业。 积极打造外经领域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利用一些大型外贸专业公司的海外渠道和品牌优势,以工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境外带料加工,开创一条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优势互补、集群发展、携手“走出去”的创新之路。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鼓励有实力的生产制造企业等申请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或对外援助实施企业资格,壮大外经企业队伍。 3加大对“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构建政府服务为基础的支撑体系。 完善政策、金融、外汇、保险、中介等组成的“走出去”服务支撑体系,全面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尽快出台关于促进广州企业“走出去”的有关意见,完善境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共同推动“走出去”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信息系统,充实投资项目推介库、“走出去”政策库,加强与有关商会、华侨协会、使领馆等组织的联系,广泛收集企业所关心的信息,并将调研成果和市场动态以各种形式与企业实现及时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定期举办广州企业“走出去”沙龙系列活动,推介国别投资政策环境。开展“政策上门”咨询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培训班和境外加工贸易政策、境外投资政策、国别投资环境说明会等,向企业广泛宣传有关政策,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外经信息服务。 (四)做好服务 1加强调研,为企业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服务。针对“两税合一”、进出口商品税率调整、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等新情况,准确评估政策调整对业务的影响,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协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企业合理的引导。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建立外经贸服务窗口,整合外经贸审批事项,加强对外窗口的便利化;强化外资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提高政府部门之间同台大合唱水平;支持国家级开发区体制创新,强化其吸收外资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发挥外经贸网站的动态宣传作用,以信息化推动政府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大通关”建设,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 3坚持依法治市,营造系统规范的法治环境。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开展对各项外经贸管理事务的审批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各外经贸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外经贸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和创新“广州市法规政策说明会”制度,及时为投资者释疑解惑。 4推动公平竞争,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要继续完善对外向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扶持机制,大力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加大力度整顿外贸经营秩序。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