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广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2005年,广州围绕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总目标,遵循工业化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了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据统计,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8393美元。2005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45.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广州三次产业比例为2.46:40.68:56.86。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46.57%和52.59%。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重化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70.02亿元,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4.8%。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工业总产值2584.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2.8%。汽车年产量由2000年的3.8万辆增至2005年的41.4万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为25.3%。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6.6%,利润总额384.09亿元。物流、会展、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港口货物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2.66亿吨和2340万人次。美国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等15家跨国物流企业进驻,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物流业水平。广交会、广博会、留交会等会展品牌驰名海内外,广州成为中国三大会展中心之一。截至2005年底,共有62家外国(地区)金融机构在广州开设营业点或办事处,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增强。2005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085.3亿元和6908.0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3.9%和7.3%。商贸旅游业持续兴旺,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8.74亿元,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7368.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4.9%。旅游业总收入62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广州着力抓好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经济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继广州三大轿车项目全面推进,去年商用车项目又落户广州,形成了东部、花都和南沙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南沙钢铁热镀锌板、石化炼油改造项目、造船基地和华南最大的修船基地项目正抓紧建设。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国际生物岛和南沙资讯科技园加快引进培育高科技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相继挂牌。这些重大项目建设对稳固我市产业基础,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外源型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为534.88亿美元,增长19.4%。其中,出口266.68亿美元,增长24.2%;进口268.20亿美元,增长15.0%。轿车和发动机出口欧洲和日本,标志着我市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实现新突破。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外商在广州市直接投资26.49亿美元,增长10.3%。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7.09亿美元,增长8.9%,占全市的64.53%。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增幅较快。2005年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8.81亿美元,增长14.7%,占全市的33.26%。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40家落户广州。外源型经济成为支撑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4.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7.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六成以上;涉外税收410.98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三成。民营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达21.5%。民营企业完成投资4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营企业占80%以上。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5年广州完成城建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创历史新高。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初步构建起陆海空立体式交通枢纽和以“双快”交通体系为骨干的城市道路网络。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和一批高、快速道路相继投入使用,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开工建设。地铁建设全面提速。城市供电、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信息等公共设施以及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电子政府”建设,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务运作效率;建设“信用广州”,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规范、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广州还采取措施大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在广州五个开发区试行行政管理“无费区”,使投资者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广州“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环境正在日趋完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