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 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湾区发展,法治护航。去年8月3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论坛重磅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南沙倡议》(下称《南沙倡议》),奏响了大湾区城市法学学术团体、法学研究机构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进行曲。
一年来,《南沙倡议》牵引驱动效应持续释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市,围绕推动形成涉外法治大协同格局目标,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服务供给、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拿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创多个全国、全省第一,奋力开拓涉外法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年来,在《南沙倡议》的带动下,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持续推动湾区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湾区规则联通、机制贯通、人心融通,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第一侨乡”江门聚焦侨乡特色,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大湾区内地九市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工作实践,以高质量法治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文/章程、广正发
夯实人才培养:制定方案健全机制 建设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南沙倡议》号召加强大湾区内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培训,协同发展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
广州市目前有涉外律师1675人,涉外律师进入全国、全省涉外律师人才库总数、比重均居全省第一。广州市还制定《关于开展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的工作方案》,提出打造国家级、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目标,推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夯实涉外法治人才根基,佛山市加强涉外律师事务所扶持和发展,惠州市定期开展涉外法律人才培训,培养既精通国内法律又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中山市出台《中山市律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力争至2025年培养涉外律师100名,选树领军人才20名……
聚焦建设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大湾区内地九市打好“组合拳”、发出“连环招”,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法治人才优势,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一流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一站式”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大湾区融合发展越深入,对跨境法律服务的市场需求越强烈。《南沙倡议》呼吁,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方式,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质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建设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广州市系统打造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建设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每季度定期召开供需对接会,推动优质法治资源有效聚集和链接。
东莞市积极推动与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助力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中山市出台《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涵盖鼓励扶持中山市法律服务机构“走出去”等21项举措;江门市携手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建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惠州市大力发展“度身、特码”式生产性涉外法律服务,拓宽涉外法律服务事项范围;肇庆市积极打造“特色产业+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促进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
为持续提升涉外仲裁服务能力,聚焦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广州市加快仲裁国际化发展,受理仲裁涉外案件量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仲裁机构首位;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涉外案件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个案最高争议金额达250亿元……广东正努力成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仲裁首选地。
聚合各方力量:建强综合平台 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和多方联动推进。《南沙倡议》提出,各方加强合作互动,共同建立常态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一年来,大湾区内地九市在建强涉外法治建设综合平台上出实招、谋实效。
为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广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统筹协调29个涉外法律服务部门和11个区相关工作,凝聚司法、外事、商务、贸促、教育、税务等力量,深化部门及区际协同合作,形成涉外法律服务全市联动的工作格局。
深圳市成立涉外涉港澳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珠海市设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佛山市形成常态化联合共建体系,东莞市整合全市涉外法治力量成立涉外法治研究会,肇庆市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会商机制……聚焦涉外法治建设目标任务,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各施其能,奋力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南海之滨,风劲潮涌。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融合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正在形成,相信《南沙倡议》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