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广州市商务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8-21 10:08:24 来源:广州市商务局 字号:

杨静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更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的提案》(第3106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15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关键环节,对于缓解资源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您在提案中指出再生资源环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们着手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经统计,广州市现有再生资源便民回收(站)点约3800个(含临时回收点),按城区街道每3000户居民(或距离社区不超500米)设置1个再生资源便民回收点,镇按“一村一点”的布局,回收网点覆盖率达100%;现有中转站数量情况,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以上或基本能满足再生资源临时存贮、转运、简易压缩、打包和回收作业功能的中转站约180个;现有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约90家,主要分拣品类:废塑料、废旧金属、废玻璃、废纸、废木材、废旧织物等。

  按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体系的通知》,明确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及时组织各区再生资源负责人召开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因地制宜,将回收体系建设用地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给予保障,解决行业用地难、落地难的问题。并推动各区结合实际,合理编制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布局规划,完善回收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制度。一是为促进并规范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制定《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废玻璃、废木质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二是编制印发“两网融合”网点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内容及标准,进一步提升了网点管理水平和效能。三是修订完善《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对回收品种、回收方式、回收路径予以规范,引导市场回收主体积极参与回收,助力垃圾分类减量化。四是市商务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广州市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与管理。

  (三)注重提升两网融合协同发展。本着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鉴于环卫垃圾收运体系具有回收可回收物的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各区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垃圾分类投放点、中转站或压缩站等环卫设施融合配套建设成为“两网融合”点,甚至“多网融合”点,有效解决各区用地压力,也利于统一规范回收管理。目前,城管部门按照“毗邻马路、紧靠社区、水电畅通、位于一楼”等原则,通过采取板房式、扩容式和桥下式等建设模式,全市共有“两网融合”网点956个,其中2023年建成网点57个,进一步提升了回收站覆盖率。

  (四)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大力引进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建成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团式集中打造固废处理、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绿色低碳环保园区。各区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开展大件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如越秀、黄埔、花都、天河、白云等区由市场化企业承担辖区镇街大件垃圾收运和分拣处理,使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近100%。

  (五)推进资源回收网络平台建设。一是支持和推广企业开发应用“互联网+”回收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微信、支付宝、京东商城、抖音等台均设立回收端口,实行在线上预约回收,并对零散的回收站点进行整合和规范,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回收服务。二是结合“两新”活动,引导平台进一步开发完善平台数据,生成“回收证明”(生成二维码),收集交付市民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实物照片等信息,实行溯源的管理,方便为资金审核提供依据,也为市民参加以旧换新活动提供便利。三是推广智能回收箱应用。大力推动企业开发应用AI智能回收箱,广州市已经投放近约7000个AI智能废旧衣物回收箱,覆盖广州市11个区,为广州市约2000万人口提供便民旧衣回收服务,2023年累计用户通过AI扫码投放达20万多人次。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持续推进“两网融合”网点建设与衔接。强化网点建设,规范网点管理,通过调整、整合、优化再生资料网点,加强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等资源融合,充分发挥“两网融合”网点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回收体系,助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二)探索建设回收管理试点街区。选取一批础条件好的街道探索开展再生资源管理试点,搭建以回收站、分类投放点为主体,链接再生资源经营者、环卫工人、居民,形成回收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过程跟踪、精准管理、实时统计和预约回收等服务功能。

  (三)优化“互联网+”回收平台服务效能。进一步引导与支持企业开发再生资源回收数据平台,完善平台预约、信息反馈、数据采集统计等功能。通过互联网手段,探索构建一个集投放、回收、交易、数据于一体的回收管理平台,实现再生资源全流程数据信息采集,形成回收全程管理的数据链。

  (四)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活垃圾分类运作模式,大力引进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推进建设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垃圾处理、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绿色低碳环保园区。努力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