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保常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配合垃圾分类推进城市食材半成品处理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2024号)收悉。我局会同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广州市推动垃圾分类总体情况
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出台实施《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主要采取几项措施:
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广州市连续两年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十大民生实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党委统一领导是最重要的一环,市委主要领导对垃圾分类工作批示49 次,召开10次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充分体现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是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广州探索形成了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核心、2 项管理办法、3 项激励政策为关键、完善制度为配套的 “1+2+3+N”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建立了市、区、 街(镇)、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和四级考核体系,形成垃圾分类治理合力。
三是注重全流程管理。在楼道撤桶、分类覆盖、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均全国领先,提前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试点目标。2019年8月起,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深入实施星级酒店、餐饮行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专项行动,2020 年上半年,5 家商业综合体、11 家餐饮企业月均垃圾减量146吨;星级酒店月均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约5000件,垃圾减量 17 吨。
四是加强宣传普及。把垃圾分类宣传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口袋书内容、纳入文明城市测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各单位在宣传栏、公交地铁站牌、公交车身以及电子屏、地铁电视、公交楼宇电视等渠道发布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今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垃圾分类微信群、QQ 群、公众号等线上途径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开展教育培训(含线上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培训 2280 场,22.4万人参与。编写《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 宣传手册,拍摄20集垃圾分类青年志愿服务微课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组织线上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线下小手拉大手家庭亲子实践志愿者活动。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入户宣传95.2万次,覆盖309万人。
二、关于您提出的“配合垃圾分类推进城市食材半成品处理”的建议方面
您在提案中,就“配合垃圾分类推进城市食材半成品处理”方面,提出了6条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在这个方面,广州市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推动建立大湾区生产流通体系。广州市在2019年4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的食用农产品。2019年度广东团餐10强中,广州有3家企业上榜,年营业额均在10亿元以上,涵盖了商务快餐、中央厨房、半成品加工配送等细分业态。
(二)鼓励提升食材食谱等创新力度。广州市每年都举办国际美食节,设置行业论坛、名菜评比、食材展示等环节,以美食活动带动行业创新。目前正在筹备2020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将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整合餐饮电商平台、媒体、餐饮商协会等资源,打造广州美食滋味榜和美食地图,推动餐饮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将消费者导流到餐饮门店消费。进入广州美食滋味榜的餐饮企业(门店)将在城市窗口(高铁、机场等)进行展示。
(三)引进国际知名食材半成品处理配送企业。广州市在支持本地团餐企业优化升级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18年,广州市政府与丰益国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丰益国际在广州投资建设区域总部基地、中央厨房等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提升城市服务发展水平。
(四)推动城市餐饮电商配送行业规范。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广州市鼓励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加强与餐饮企业合作,通过 “无接触服务”提供半成品、成品,实现无接触取餐以及无接触配送。同时,推动电商外卖平台升级推出“无接触安心送”,将厨师、打包员、骑手的健康情况及餐箱消毒情况等安全防护信息,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电子卡+实体卡”形式,确保无接触的同时实现全过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视化可追溯的安心配送模式。 (五)大力发展蔬果生鲜产品市场配送供应。安排广州市生活服务业扶持资金,对设立包括半成品在内的蔬果生鲜产品网络进行奖励。近年来,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一批半成品、蔬果生鲜产品的企业不断涌现,互联网+生鲜配送成为了城市生活的新“标配”。同时,广州市还在中小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上下功夫,将现场加工变为中央厨房配餐,从源头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三、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广州市将进一步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并充分吸取您提出的建议,在推进城市食材半成品处理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以广州市天河区广州长运冷链天源地块为建设起步区,同时规划建设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神山货运站地块,建设集检验、检疫、通关、信息化为一体,“一站式”服务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供港澳活动物除外)配送中心。
(二)鼓励餐饮企业建立中央厨房和配送网络。采取政府牵头、行业制订、企业推广的方式,对“广府菜”最具代表性菜品的食材采集、工艺流程、成品规格进行科学规范,系统梳理“广府菜”菜谱、汤谱、点心谱等,制定“广府菜”食材标准指南和菜品标准。鼓励餐饮企业用好行业标准,打造中央厨房和配送网络,政府给予资金扶持。推动餐饮电商企业加强规范,减少配送环节垃圾产生。
(三)推行“粤菜师傅+食材供应链”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推动全市各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集中连片发展特色水果、蔬菜、水产、禽畜等粤菜食材生产,创建特色家产品优势区,努力形成“一区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粤菜乡村产业生态。挖掘和培育优质特色食材和康养饮食资源,将中医药膳列入原辅材料,推广康养粤菜,推动养殖业、种植业、餐饮业、中医药业有机结合,促进农餐对接、产供销一体发展。
(四)推行净菜上市工程。要求在果蔬收摘环节,及时清除和合理处置果蔬等农产品表层利用价值不高的菜根、菜帮、菜叶、梗或泥土,做到果蔬等农产品洁净进城;在生产、流通环节,限制果蔬等农产品的过度包装,选用纸类或可降解塑料制品等环保包装物。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减少果蔬等农产品和包装物的丢弃,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应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部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五) 大力引进国际知名食材半成品处理配送企业。在支持本地食材半成品配送企业优化升级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在广州建设粮油生产销售基地、中央厨房等项目,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发展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商务局
2020年9月18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