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02402号答复的函
陈茵明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建议》(第20202402号)收悉。其中建议对推动我市楼宇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牵头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各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并于7月16日与您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加大力度推进我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成立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
2019年12 月 23 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市级楼宇经济行业组织“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成立。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围绕以楼兴商、以商促楼的思路,加快推进楼宇与商务区、城市综合体、高校的整合,促进楼宇与商业商务的融合互动,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和商圈,为打造楼宇经济合作交流平台、打通楼宇经济发展的经脉以及提升项目获取能力和优质项目服务能力提供基础。
在后疫情阶段,协会举办以“化危为机,战疫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危机应对研讨会,邀请了我市楼宇经济主要参与者代表,共同分享楼宇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危机的经验措施,深度剖析行业发展存在的痛点和难点,深入研判楼宇经济在后疫情阶段的发展趋势。联合行业标杆企业编撰发布了《广州商务楼宇呼吸道传染类突发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引导全市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实地走访市内近30栋代表性商务楼宇,了解楼宇防疫抗疫工作成效及入驻企业复工复业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组织举办了“复工复产、暖业援企”进楼宇、进园区系列企业服务活动,联动专业服务资源,为我市商务楼宇及入驻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阶段的关切问题。
(二)出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
我市高度重视楼宇经济的发展,在吸引总部企业集聚和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2018 年,《 广州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 》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我市按照 “ 鼓励增量、留住存量”以及“引进来、留得住、可发展 ” 的原则,综合考虑营业收入经济社会贡献等因素,分类型、分行业为各类商事主体集聚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新引进总部企业奖励、办公用房补贴、中高级管理人员资金奖励、并购重组奖励等。同时,对集聚超过 10 家以上总部企业的总部经济集聚区给予奖励,支持总部经济集聚区的管理机构更好地履行统计和服务企业功能。目前共认定总部企业 470 家,认定和奖励总部经济集聚区 2 家,分别为琶洲会展总部和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天河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集聚区。
为促进我市商务楼宇规范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 2018 年 7 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企业加快落户若干办法(试行)》(穗府办规〔2018〕16号),提出支持楼宇经济发展,编制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标准,评定出一批超甲级、 甲级商务楼宇并给予扶持。
(三)开展楼宇标准化建设及评定工作。
为落实《广州市促进企业加快落户若干办法(试行)》(穗府办规〔2018〕16号)中提出的支持楼宇经济发展,编制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标准,评定出一批超甲级、甲级商务楼宇并给予扶持的政策,我局委托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经多轮调研、多次内部调研以及征求社会公众、各部门意见,从楼宇硬件设施、服务、招商、社会贡献四个方面,编制《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
2019年12月,《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DB4401/T 30—2019)正式实施。2020年3月,依据广州市地方标准《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DB4401/T 30—2019),我局印发了《广州市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试行)》,组建广州市楼宇经济专家库,集合我市楼宇投资商、物管企业、高校学者、智库机构经验与智慧,为我市楼宇经济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下一步我市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我市各区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楼宇标准化和对存量楼宇整体提升工作。越秀区针对地少楼多的情况,将推动楼宇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抓手,早在2015 年便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按照联盟技术规范制订的星级商务楼宇评价标准,目前,越秀区现有重点商务楼宇380栋,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172栋,入驻有一大批商贸、金融、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主导产业企业,是越秀区吸纳、孵化、培育和壮大企业的核心载体,为越秀区经济高位增长和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空间。天河区聘请城市设计总顾问和广州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为天河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总顾问,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先进理念、借鉴境内外重点城市在城市设计上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吸引国内外顶级城市设计机构参与天河CBD整体提升工作。
(四)加大我市楼宇宣传及服务工作。
为吸引知名企业入驻,提升出租率,各区纷纷出台促进楼宇服务的措施,我市部分区推进“招商-育商-留商”闭环“店小二”服务机制和“区领导-部门-街道”三级为企服务网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越秀区政企会客厅、每月10日为企业服务日等服务模式,钻石29条、越秀金卡等服务内容,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近年来,越秀楼宇经济发展先后获得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点赞报道,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2018年楼宇经济创新奖”、“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奖”等荣誉称号。海珠区出台《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实施细则》,打造专业服务业大厦,对楼宇的运营机构给予 100 万元奖励;鼓励专业招商机构利用楼宇平台招商,引入一家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最高奖励 600万元。2019全球商业地产中国大会 2019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中广州市越秀区入选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广州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荣获中国楼宇经济杰出机构,为我市楼宇宣传提供了平台。
(五)合理规划用地,引导特色化发展。
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并根据《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和《广州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3号)等法律法规对不同因素影响的闲置土地分类进行处置。
我市在编制规划时,根据编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要求合理规划设置用地类型,提前统一布局各功能片区,引导各区明确楼宇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使同类性质或关联度高的企业集中在同一楼宇或楼宇片区,打造产业集聚新优势。目前珠江新城已实现总部经济的高度集聚,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规划和琶洲西区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也将逐步实现金融、科创产业及互联网产业的集聚,引领片区产业特色化发展。在未来的片区规划中,将继续结合广州产业规划,统一提前布局,引导特色化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
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市着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推动琶洲、国际金融城、黄埔港片区、广州大学城等区块联动发展。优化提升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白云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强化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更多总部经济优势资源。下一步,我局将牵头如下工作,推动我市楼宇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开展楼宇等级评定,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楼宇经济品牌。
依据《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广州市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试行)》,同时用好广州市楼宇经济专家库,集合我市楼宇投资商、物管企业、高校学者、智库机构经验与智慧,为我市楼宇经济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广州市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评定工作,促进我市楼宇经济规范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
(二)用好行业协会,促进商务楼宇高端要素集聚、流动。
运用好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下一步组织我市楼宇相关企业参加国际高端论坛和会议,积极争取全球最大规模的RECon China(全球商业地产中国大会)在广州举办,增强广州楼宇在国际舞台的曝光度和参与度,从楼宇角度讲好广州营商故事。牵头组织广州市楼宇经济课题研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楼宇经济发展白皮书,构建广州市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提升广州在楼宇经济研究领域的专业度和权威性,为全球楼宇经济发展贡献“广州智慧”。支持探索构建“BRISS立体化促进体系”—即“品牌(Brand)”+“研究(Research)”+“招商(InvestmentAttraction)”+“标准(Standard)”+“服务(Service)”,研究组建由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高力国际组成的“粤港澳楼宇经济研究院”,以及涵盖建设工程、产业投资、信息科技、环保科技、咨询顾问等多个领域的“粤港澳楼宇专业服务联盟”。
(三)根据产业优势,引导商务楼宇特色化发展。
根据我市总体产业规划布局和各区产业优势,在招商活动和项目引入过程中,引导各区商务楼宇差异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如国际金融城导入金融业项目、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导入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等项目、环市东商圈引入高端商贸及商务服务业项目,实现全市商务楼宇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在编制规划时,提前考虑根据在编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要求合理规划设置用地类型, 提前统一布局各功能片区, 引导各区明确楼宇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 使同类性质或关联度高的企业集中在同一楼宇或楼宇片区,打造产业集聚新优势。目前珠江新城已实现总部经济的高度集聚,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规划和琶洲西区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也将逐步实现金融、 科创产业及互联网产业的集聚, 引领片区产业特色化发展。在未来的片区规划中,将继续结合广州产业规划,统一提前布局,引导特色化发展。
(四)强化专业化招商宣传和楼宇服务。
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探讨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盯紧和引入长三角优质企业资源。引导产业精准匹配适宜片区,提升楼宇经济显示度。强化品牌宣推,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树立我市楼宇经济示范和辐射效应。提升服务综合承载能力。鼓励社团组织、专业机构等深度参与各区楼宇相关服务体系建立和运作,借力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技术,丰富楼宇服务的手段和媒介,以更加精准的专属服务主动对接区内每一栋楼宇。
非常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专此函复。
广州市商务局
2020年9月18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