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广州市商务委关于市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2018222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18-11-05 07:52:40 来源:本网 字号:

A类

赵伟师代表:

    您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广州市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0182220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推进情况及成效

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陈志英常务副市长多次对我市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工作做出指示批示,要求市政府各部门围绕市人大常委会陈建华主任在6月专题调研会上的指示精神,将该重点建议办理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的具体举措,以及建设引领型世界先进城市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办理工作的责任感,把办理代表建议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有机结合起来,把办理代表建议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进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市商务委本着“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与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多次座谈沟通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建议办理方案,将近期工作重点聚焦在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进社区和冷藏保温车通行管理两方面,进一步会同各职能部门推进重点建议办理。

(一)进一步开展调研,着力解决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组织开展城市对标调研。7月,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重点建议领衔代表前往上海、苏州调研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二是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人大代表调研我市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建设。9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盒马鲜生、正大集团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入社区模式,进一步掌握我市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建设情况。三是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就冷藏保温车通行管理问题再次进行专题研讨,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分阶段逐步解决冷藏保温车通行问题。四是在从化区良口镇、宝趣玫瑰世界开展农村物流站点试验点建设,推进农村三级物流节点(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规划建设,促进“消费需求进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发展。

(二)多管齐下,着力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进社区问题。

一是以《广州市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方案》为抓手,将末端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点入社区设置等相关事项纳入全市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末端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点入社区设置可通过村(居)民议事平台商议解决。截至8月底,全市1144个村全部建成村民议事厅,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建成居民议事厅1333个,占社区总数85.12%。

二是推动和支持生鲜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形成解决生鲜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多种模式。目前已有每日优鲜“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冷藏+常温+冷冻无人货架智能无人零售服务”模式,风行乳业“专卖店+O2O商城平台”模式,盒马鲜生“生鲜+半成品+熟食餐饮”体验式30分钟极致配送模式,超级物种“生鲜零售+无人机配送”10至20分钟送达模式等。

三是推进邮政快递企业进社区,完善智能快件箱等设施的建设。推动邮政企业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体的建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公共服务”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24小时、“15分钟步行圈”、“一站式”的综合便民服务。目前已建成全市社区综合服务体旗舰型4个,自助型25个。

四是推动冷链快递与助农扶贫形成协同效应。市邮政企业的“果蜂”项目,通过全程冷链,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对从化荔枝、龙眼、黄皮等岭南特色水果“今天寄递,明天到达”。

五是按照国务院《快递暂行条例》,规范和指引住宅小区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签订合同、设置快件收寄投递专门场所等方式,为开展快递服务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优化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车辆通行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将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车辆通行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办理。梳理分析现有冷藏运输车的通行证发放和管理问题,研究探索适当优先保障城市配送尤其是冷链配送的通行权限,增强其配送能力,并逐步引导部分从事粮油、鲜活农产品、冷冻食品和卫生防疫的大型运输企业纳入城市化物流配送体系中。目前市公安局正在为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车辆通行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办理做准备,完善冷链车辆通行准许证办事指南,科学细化量化冷链车辆准许证受理条件、申办材料、办理流程、审批服务标准。

二是逐步完善冷链运输车辆信息化管理。支持冷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结合广州市城市配送物流监管平台改造升级,推进与冷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掌握重点冷链物流企业的车辆运行情况,加强对冷链运输车辆的运行数据分析和管理。

(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开展末端配送车辆管理试点工作。

按照《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明确快递行业可使用符合标准的电动三轮车从事社区配送服务。2018年8月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关于开展广州市邮政快递行业末端配送车辆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并在白云区和海珠区正式开展末端配送车辆通行管理试点工作。

(五)加快出台和完善我市生鲜农产品发展规划及政策。

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广东省率先成立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处(科)室,实现了市区两级顺畅对接、共同推进。谋划推动规划市级农产品加工综合示范园区,积极协助企业与相关部门、镇、村进行磋商,助推园区选址,进一步完善《广州市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年底前编制完成《广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二是加快出台《广州市促进冷链物流发展若干措施》和《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划农产品综合冷链物流园区和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结合冷链物流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求各区政府应将冷链物流作为准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布局、审批、土地登记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各区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引导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目前两个《措施》正在公开征集社会公众意见,预计年底前正式印发。

(六)推动质量可溯、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平台建设。

一是建成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为切实提高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追溯监管能力,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经验和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以及6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标识应用示范点,初步实现标识溯源应用和标识准出制度,并且通过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或智能手机扫描方式实现二维条码查询产品信息。2018年全市已有165万份粘贴有农产品标识的产品销往至广州各大流通市场,实现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建设肉品销售市场安全监管系统。建设面向市、区、街(镇)三级监管体系,贯穿屠宰、批发、零售全环节的市场销售监管系统。目前,肉品销售市场安全监管系统已进入运行调试。

三是推进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根据黄沙水产批发市场开放式经营(随进随出)、经营品种丰富、进货渠道复杂、销售方式多样等特点,以“互联网+”思维,建成水产品溯源暨销售凭证系统。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示范推广工作。同时,在中心五区和番禺区各选一个二级农贸肉菜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七)积极支持各项冷链标准研制与推广。

一是支持各类冷链物流标准研制。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及关键标准研制”、“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关键标准研制与推广应用”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火龙果冷链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冷藏运输节能操作规范》、《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管理要求》、《冷藏车厢能效测试方法》《冷藏车厢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冷藏车监控管理》等标准研制,为我市冷链物流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积极推动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6月通过中期评估,为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树立了榜样。

(八)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

一是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目前正在起草制定《广州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加快培育我市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支持风行乳业、粤传媒、广州邮政等企业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布局农村电商板块。培育茶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第五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扶持广州惠鲜蔬果有限公司、广州盛盈汇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果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农村电商项目,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推动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扩大农村电商业务。

二是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通过鼓励、引导和扶持等手段,推动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信用等级评定和国家A级物流企业、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评估。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主业突出、服务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重点支持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引导企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端冷链物流。

(九)贯彻落实《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

一是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创新发展。鼓励“92回收”等“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发展,实现预约回收、自助回收、智能回收。推荐“92回收”、万绿达循环经济模式申报商务部全国再生资源新型回收模式案例。

二是完善低值可回收物政策体系。起草《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会同市城管委、市供销总社修订《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印发《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市政府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本次重点建议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牵头作用和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统筹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推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着力构建我市“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主要工作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

推动居住小区冷链快递服务点建设标准制定。在目前邮政企业已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体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快递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的具体标准,将其标准纳入公共服务设施标准。

(二)进一步规范冷藏保温车辆通行。

进一步研究全流程网上办理。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探索研究“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最终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同时,加强广州市冷链运输车辆的运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对持证的冷藏保温车辆建立诚信体系,综合冷藏保温车辆利用率、车辆在途温湿度数据、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次数等,进一步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指导各区贯彻落实《广州市促进冷链物流发展若干措施》,优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进市区两级政府对保障食品安全、涉及民生工程的农产品产地预冷处理设施、冷链物流仓储设施、配套肉菜市场设置土地利用安排上给予积极支持。进一步加强对入选农产品直销试点企业的预冷设备和农产品初级处理等农业设施用地的保障力度,加强企业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指导,对农产品直销试点企业的生产基地和田头冷链设施建设等进行扶持。

(四)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商工作。

加快出台《广州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培育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商有关方向和项目的扶持,助推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感谢您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专此函复。

 

广州市商务委

2018年11月5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