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商务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1620211号的答复
b类
穗商务建函〔2016〕84号
邵建明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国际展贸城示范项目》(第201620211号)收悉。经研究,并会市国规委、交委、国资委及番禺区政府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以下简称展贸城)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建设的重大项目,正按国际化商品采购、交易、展示的大型展贸专业市场园区以及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迁移再发展的提升平台的定位目标,分期加快开发建设。你们结合广州专业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现实需要,提出了“实施商流物流分离”、“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升级路径和关键切入点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将在推进展贸城项目发展及全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相关工作中予以吸收和采纳。
一、关于建设智能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助推商流物流分离
商流物流分离是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与核心所在,在市区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展贸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园区,正通过规划建设电商创意产业园、 海印智能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南方电网idc 数据处理中心及电动车充电系统设备中心、海印名车会展中心、省粮油食品交易中心、酒店旅游用品交易中心等项目,提升项目发展层级,为承接中心城区传统专业市场的大宗物流功能提供载体。目前,海印集团依托展贸城“海印智能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333亩),自主开发了“广货宝”互联网+终端智能系统,发挥展贸城的成本洼地优势,逐步实现对全市范围内专业批发市场的仓储、物流进行智能定制化的管理与配送,极大增强展贸城在打造广州专业市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促进商流、物流分离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盘活展贸城仓储、物流资源,营造良好的商业发展氛围,并将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广货宝”等电商平台在我市专业批发市场行业的应用,以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园区为重点,在布匹辅料、海味干果、皮革皮具等领域推广应用该平台,通过电商平台联动仓储、物流、金融等服务,解决传统市场的“三现”交易模式,探索打造专业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传统市场商流、物流分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二、关于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带动传统市场创新发展
近年来,市、区各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包括展贸城在内的系列现代化专业市场项目建设,成立了展贸城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开发建设工作。目前,展贸城已成功引入海印、广百、达道物流、五羊摩托、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京东等项目,各项规划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
一是广百集团“广州光谷”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拟建设京东电商综合服务园项目,项目已完成修规审批、场地勘探、土地平整、河涌整治等前期工作;二是海印园区项目,首期招商中心、国际公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纺织园项目已于去年初建成,目前正抓紧招商中;三是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项目,海印公司经与中酒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目前双方正就项目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广州亿隆物业公司正配合中酒公司筹建中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酒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子项目公司;四是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项目,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复同意,项目已落地;五是达道物流项目,地块控规调整方案已获市规委会原则通过,待取得市政府正式批复后,将开始动工建设工作,目前,建筑设计、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巳完成,施工水电已到位;六是五羊(番禺)园区项目,该项目落户展贸城c地块,目前场地填土平整工作正在开展,计划近期将《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 c 地块转租方案 》报审。通过加强市区联动和部门协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展贸城各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力度,完善配套服务和功能,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运作理念,示范带动我市传统市场加快向展贸化、现代化市场转型。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力度,以项目协调会、现场督办等形式,解决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困难和问题;推动属地区政府与相关国际采购机构、跨国企业和行业协会沟通对接,促进展贸城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顺利进行,统筹利用好相关资源,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入驻展贸城优质项目的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关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市场科学合理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密集发展,特别是近九成市场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占用了中心城区宝贵的土地资源,且对城市环境、卫生、交通、消防等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加强规划引领,引导专业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健康发展。
一是编制出台了《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广州市批发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三个转变”、“四大战略”和“五项策略”,建立“一心四区,两环七射”的批发市场空间格局;强调继续优化商贸流通物流是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对符合城市规划,不需要进行控规更改,但发展已饱和,需要改造的市场进行转型升级。
二是《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专业批发市场用地”提出:优化整合现有专业批发市场的布局,位于旧城区的专业批发市场应逐步向城市郊区或其他城区转移;中心城区以外可结合环城、北二环高速公路、铁路站点等新建若干专业批发市场;历史城区范围限制商贸批发市场的进入,逐步迁出大型商贸批发市场。
三是市商务委、交委、国土规划委正联合编制《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及配套的汽车货运站场布局规划》。对全市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和通盘研究,一方面结合城市功能优化、调整批发市场的总体布局,引导货运站场、物流园区与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对接,推进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功能快递化发展;安排配套的货运站场扩大或增设仓储功能,推进专业批发市场仓储智能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存量市场商流、物流分离;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展贸市场建设标准和发展要求,通过现代信息化物流和仓储技术的支撑,促进专业批发市场交易模式向展贸型、写字楼化发展,同时在外围城区规划建设批发市场优先发展区,逐步引导中心城区不符合规划以及与城市管理不相适应的存量市场向周边搬迁转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属地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市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根据法律政策以及批发市场布局规划,以专业市场物流快递化和仓储智能化的建设应用为突破,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仓、周转仓规划选址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推进市场转型升级。
四、关于打造专业市场园区和集群,强化集群效应
我市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化展贸市场园区、创新交易方式等,引导全市批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对于存量园区,如中大布匹市场群、一德路海味干果市场群等已形成集聚效应,具有行业较高知名度和产业联动优势,且符合市场布局规划的批发市场集聚区,按照广州市批发市场群园区化升级改造建设要求,通过成立园区管委会,属地政府和市场业主联合组成园区管理的统一主体,开展园区化升级改造和综合整治,完善物流、停车、金融、信息等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重点推进园区的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统一物流、统一信息化,形成水平更高、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展贸市场集聚区。二是对于新建园区,如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积极引导中心城区传统批发市场向展贸城迁移,抽疏中心城区市场密度,改善城市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建成全市增量批发市场的优先发展区域,以及中心城区不保留类市场的承接载体,实现批发市场的园区化、集聚化发展。三是引导批发市场入园集聚,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且同一市场群地域不再新建同类市场,避免因过度扎堆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着力推进市场园区统一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建设,实现网上支付、订单管理、物流配送、统一结算等全程电子商务服务,提升园区商品交易、展示的功能及效率,引导向行业交易平台发展,提升广州的商品集聚能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市要继续发挥各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属地区政府的作用,加大在公共交通、生活配套、财政资金、先行先试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措施力度,促进批发市场园区等项目建设,凸现集群效应,推动全市专业批发市场节约集约发展。
五、关于加强秩序整顿和规范发展
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结合市场发展实际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要求,积极履职做好市场企业登记各项工作,通过监管服务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根据《公司法》、《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指导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补充意见》、《关于做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商品交易市场登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全市统一的市场企业登记具体工作要求和程序,确保原已开业市场在取消市场登记后平稳过渡成市场企业,有效规范市场准入;二是积极履行监管职责,规范市场企业和内场经营者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落实市场亮照经营、违禁品禁入、索证索票、台帐建立、商品质量管理、不合格商品退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示等监管工作;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市场规范化管理。督促市场企业建立市场档案管理规范制度、知名品牌商品登记管理制度、消费纠纷调解登记制度等制度,并在重点市场内设立市场红盾维权工作站,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规范市场企业日常管理行为。
同时,我市还不断强化专业批发市场行业自治,支持和培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市场调节力量,注重发挥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立与各会员企业的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市场强化行业自律,加快品牌化经营,积极反映市场发展诉求,为会员企业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服务,提升广州专业批发市场的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
非常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广州市商务委
2016年6月1日
(联系人:李干洋,电话:81098990)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