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产业招商硬实力让外商“流量”变“留量”
11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组织的“湾区行投资考察”活动上,刚刚收获政策“大礼包”的全球投资者纷纷坐上“掘金”大巴,奔赴南沙、广州知识城以及佛山、东莞等多个目的地,实地感受大湾区优越营商环境和强劲的发展动能。
在知识城,投资者们见证了新材料、光学仪器等产品的创新魅力,在佛山,投资者们则感受到了数字化工厂、绿色工厂的先进性,热烈的氛围中,投资者纷纷跟有关企业对接接洽,共谋投资机遇。
广州释放产业集群“引力”
走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规划馆,巨大的产业规划沙盘、丰富的展示内容,让前来考察体验的投资者们看得入神,听得津津有味。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州开发区“三城一岛”战略空间之一。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改革开放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实体经济主战场,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已形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其中,由烯湾科技和科学城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烯湾科城(广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集先进碳纳米材料研发、生产及多元化应用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整个大湾区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也有很多金融支持,对外资来讲,它也保持着非常开放包容的态度。所以使得我们科研类企业可以在广州黄埔真正落地量产,然后实现了三大领域的突破。”烯湾科城(广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雪松表示。
随后,考察团来到了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据悉,目前蔡司光学广州知识城厂区已成为其全球唯一实现全技术类型、全产品种类覆盖的制造基地。同时,蔡司光学也通过上百项行动,为迈向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包括百分百使用绿电来支持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公司能源结构、实现工厂内部循环经济、达成每年节能降耗5%的目标等。
佛山企业秀出“真功夫”
进入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的生产园区,前来参观的客商都闻到了阵阵浓郁的麦芽香气。这里有224个发酵罐,每个发酵罐中储存有600吨啤酒原液。据该公司厂长胡晨光介绍,自百威(佛山)建厂15年以来,啤酒产量从每年20万吨提升至了每年160万吨,而这一惊人成就正是整个佛山制造业强势发展的缩影。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最令前来参观的客商们称奇的,是百威(佛山)工厂近年来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尝试。客商们均驻足于眼前的几块大屏可视化面板。“百威(佛山)拥有整个集团内的第一家数字工厂。”据胡晨光介绍,近年百威(佛山)和华为开展合作数字工厂项目,目标是把所有底层数据实现标准化并整合到同一平台。
对于佛山制造企业在生产制造上的转型,随团考察的广州碳中和科学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秘书长杨丽对企业做法表示了赞赏。杨丽向记者说道:“大湾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科技制造业当家。在工艺流程与产品结构调整上,佛山企业做得很到位,同时也有为其他上下游供应链赋能。作为‘工业强市’的佛山,为全国的传统制造行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高端装备、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海洋牧场、金融服务……一批大湾区新兴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亮出硬实力,招商大会上的五场专题产业对接会成为大会亮眼的“明星”。这些“明星”组合在一起,便是广东以及大湾区产业配套完善、引领科技潮流的缩影。
“产业友好型”的营商环境、前瞻前沿的科创研发,以及充沛的金融支撑集聚在大湾区,三大硬实力为全球投资者创新创业提供了沃土。专家更认为,我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将大大有利于大湾区吸引全球高端制造业投资,大湾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将迎来新机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许晓芳 见习记者夏铭
引力:“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首屈一指
华润微电子大湾区业务负责人李冉回忆起在大湾区创业的经历时仍深感“激动与感慨”。“刚进入大湾区时,我们面临着巨大资金需求、技术难题、对人才的高度依赖以及项目实施的高复杂性。”李冉说,“到目前,润鹏半导体12寸集成电路项目已经封顶,该项目生产线总投资达到220亿元,投产后产能有望达到4万片/月,年产值约90亿元。”在招商大会上,李冉谈及期间克服种种困难的经历时认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提供的“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助力很大,“项目的土地准备只用了46天,办理施工资质等关键环节也能确保持续稳定推进。”
“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在南沙也有体现。南沙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姜俊介绍,今年以来,南沙新签约、开工项目投资额或产出达百亿级项目17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60个;南沙于10月份还出台了全市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规划,推出96条硬招、实招,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法治保障。
动力:前沿研发为投资者打造“技术宝库”
广东拥有超过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拥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的构建过程中,“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生态链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是关键的“第一步”和“第二步”。
佛山季华实验室正是科研赋能制造业的“宝库”之一。季华实验室副主任孟徽在招商大会上介绍,季华实验室建设5年多来,不断集聚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已逐渐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新动力,对招商引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季华实验室可以与从全球引进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验室的研发人员和企业共同开展研发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孟徽说,“另一方面,实验室还可以链接到全国的一些优质企业与单位,从而形成产业的生态链合作,帮助满足企业的需求。”孟徽预期未来还将有七八十家企业与实验室产生深度合作。
给力:真金白银让金融扶持落到实处
“当前广州正着力构建新一轮‘1+1+N’金融政策体系,预计今年底明年初还将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请大家拭目以待。”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交流合作处处长王粒芽在招商大会广州市投资政策推介会上的表态让投资者们期待值“拉满”。
王粒芽介绍,广州的金融扶持政策最为核心的就是《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修订)》。实施近六年来,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支出资金已超20亿元。广州还实施了一系列对金融机构的奖励办法,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金融市场交易场所和股权投资机构最高分别给予2500万元、200万元、2000万元和1500万元的落户奖励。
扶持政策给力,金融机构发力。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李智军告诉记者,广东中行今年先后联动中银香港、新加坡分行、法兰克福分行等机构,服务省政府跨境经贸推介。一系列举措反映到数据上,便是广东中行今年国际贸易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超2600亿美元和7000亿元,市场占比超1/3,在代表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外贸新业态服务领域,市场占比超1/2。
潜力:新型储能有望成未来的万亿产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处副处长彭涛在招商大会新型储能专题产业对接会上透露,今年1~9月,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的营业收入约2900亿元,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向好。
广东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于文益表示,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和用户需求不断成熟,新型储能有望成为新的万亿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大湾区完全可以利用其产业体系、人才储备和优越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继续吸引广大企业在此生根发芽。”于文益告诉记者,广东省目前正在争取工信部在储能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珠三角九市在储能方面都各有所长,“深圳、东莞和惠州主要集中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佛山、珠海和中山优势产业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于文益说,“大湾区各城市的储能产业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升大湾区产业创新价值。”
“我来这里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所提供的机遇。”辉瑞中国区总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大湾区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这里具备卓越的条件、有一流的大学、优秀的学者、一线医院、完备的数字化科技、医药行业以及来自政府的鼎力支持。”
大湾区的产业环境对生物医药行业巨头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彭振科特别提到,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氛围很重要,因为“这能让我们将治疗重疾的一些突破创新产品引入这一区域,在美国、欧洲上市的产品能同步惠及大湾区居民”。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及战略副总经理黄锐也观察到,近年来全球很多生物医药公司都会选择在大湾区落地其中国总部,生物医药行业在大湾区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大湾区优良的营商环境、产业利好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黄锐透露,目前公司在大湾区对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产业进行了长远的规划布局。
专家: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利好大湾区
不久前,商务部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对大湾区企业来说是个利好。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认为,在国内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果对外资过度限制的话,其实也就相当于也限制了我国自己想要的很多产业要素,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缺口就未必能顺利补上。“大湾区应率先接轨国际经贸负面清单制度,投资整体都往更加开放的方向来发展。”
不过,宋丁也提醒,在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全球贸易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更需要引入的是有质量、有品牌、有规模、成长性好的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的国际产业布局有更多了解,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一方面要加大放开力度,让更多外资能进来,另一方面也要对投资有全流程掌控,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