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再迎“芯”动力
9月17日上午,广东越海集成高端传感器8寸/12寸TSV封装项目研发基地通线、首批产品下线及生产基地开工活动在增城开发区举行。项目可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生物医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未来,计划投资总额将超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根据规划,生产基地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20亩。建筑主体采用现代化的钢结构主体和玻璃幕墙外观,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研发、综合检测及办公等。“先进封装是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四梁八柱战略中的封测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广东越海集成项目负责人介绍,广东越海集成高端传感器8寸/12寸TSV封装项目于今年3月底入驻增城,项目首期计划投资9.8亿元,目前研发基地一期1500平方米无尘室已于9月启用,包括满足高端传感芯片研发生产需要的百级高净化等级车间及配套的千级和万级车间。
项目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将建设晶圆级封装生产线、3D传感器模块生产线,建成12寸TSV封装产能每月1.3万片,8寸及兼容4/6寸TSV封装产能每月2万片,填补广州乃至广东在“晶圆级先进封装”领域的空白,可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生物医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未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将超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现场还公布了项目研发基地正式通线,首批产品下线的情况。据了解,基地已运行的各类设备60余台套,价值4000余万元,计划研发线设备总投入将达到2亿元。同时,公司已组建一支TSV晶圆级封装专家带领的80人高精科研和技术力量团队,能以最快速度完成产品开发,目前已申请半导体专利34项,展示出自主创新的“芯”实力。
芯片产业链一般包括设计开发、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按照全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布局,在“一核两极多点”中增城担当重要一极,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充分发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快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
广州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在增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服务保障下,短短半年时间顺利建成,这是增城区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的有力举措和具体行动。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利于推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发展,更为广州加快芯片产业链布局,实现“广东强芯”工程战略加速度、添动力。
“从启动项目筹备到首批产品下线以及生产基地正式动工,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再创增城筹建新速度。”增城区政府负责人表示,广东越海集成项目在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筹建模式推进下,仅5个多月,研发基地顺利建成、生产基地正式动工。这对增城贯彻落实“广东强芯”工程战略部署,推动增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增城将一如既往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力支持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希望有更多产业链优质资源在增城布局落子,助力增城‘芯’产业补链强链、加快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