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资讯 > 招商引资

知识城全力打造“三集群两高地”

发布日期:2020-11-12 10:44:59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历经十年开发建设,知识城厚积薄发、破茧蝶变。面向未来,知识城全力打造“三集群两高地”,肩负全新使命,再次扬帆起航。

  11月11日,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中新广州知识城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阐释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工作重点等。相关文件日前已由广东省政府公布,一张清晰的知识城未来15年“路线图”已经浮出水面。

  未来,知识城将借助《规划》的实施,深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着力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到2022年,国家知识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知识城营商环境位居国际前列,宜居宜业新城全面建成,知识城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全球顶尖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产业化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元素最集中的高地

  中国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

  总体发展规划实施

  知识城将成为创新政策“试验田”

  11月11日,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中新广州知识城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亚洲司司长彭刚,广州市委常委陈志英,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陈越华,广州市黄埔区区长、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勇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彭刚表示,知识城项目在前期中新双方合作基础上,于2018年11月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目前已成为中新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和新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平台。今年是知识城第一个10年建设的收官之年和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周年。发布实施《规划》,是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国际产业合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是优化科技投入产出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陈志英表示,广州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把知识城建设摆到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突出位置,聚力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努力开启知识城下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金色十年”。

  陈越华表示,广东将以更大力度推进《规划》落地落实落细,加快出台广东省实施方案,推动更多省级授权事项下放知识城,全面推动知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城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陈勇表示,知识城将乘着《规划》批复的东风破浪前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开启发展新篇章

  到2035年知识城建设取得全面成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2010年知识城诞生之际,知识城便明晰了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动创新要素不断聚合。如今成功走过了第一个10年,它筑巢引凤引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吸引国内外无数创新创业的人才。目前,知识城引进重大项目16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1亿元,达产产值超过3800亿元。知识城实有市场主体约2.35万户,注册资本总额4398.4亿元。

  站在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风口上,知识城正形成一股高新技术产业旋风。它先后迎来了包括粤芯、百济神州、GE-龙沙生物、中国纳米谷、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等系列重磅项目的井喷式落地发展,其中包含由16个院士领衔的多个项目。如王晓东院士领衔的百济神州项目,施一公院士领衔的诺诚健华及赵宇亮领衔的中国纳米谷等。

  它不仅是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有力抓手,还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创新载体之一。

  随着知识城地位提升,它需要锚定更加远大的目标,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大胆闯、大胆试。开启未来15年的发展新篇章,知识城将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模式,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规划》提出,知识城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着力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力争到2022年,国家知识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件,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5%,数字经济占比达40%以上,知识城在全球知名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知识城建设取得全面成效,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知识城的总体空间布局也将重新优化,《规划》提出打造“一核一轴四组团”。在产业方面,将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着力布局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智能制造产业,构建知识密集型产业体系,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

  中新合作新典范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将目光定格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三重坐标之上,知识城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聚合各种国际创新要素, 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强大合力。

  作为中新两国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和国际化知识创新平台,知识城要充分发挥中新双方各自比较优势,突出唯一性、示范性、引领性,以知识引领发展,以科技创造未来。这是《规划》对知识城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也是《规划》浓墨重彩的篇章。《规划》提出,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知识城科技和产业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共同体。同时建设对外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园区,与全球知名创新园区联合设立创新服务联盟,合作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基地。

  随着国际化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知识城也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和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服务通道。

  而深化中新合作,更是重中之重。今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在知识城发展的第一个10年,中新双方交往日益密切,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化合作。

  当前,知识城建设形成了多级中新工作对接机制及组织架构,签署合作项目59个。中新一期合作已建成6.27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区,腾飞科技园已进驻来恩生物、新月材料等知名企业100多家,就业人数达到3000人。中新二期合作重点项目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计划未来5-10年内将引入投资500亿元,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金融服务、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产业及总部经济。

  “随着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升级,知识城进入了开发建设2.0阶段,二期合作范围将扩展至跨境金融、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等前瞻性领域。”中新广州知识城党工委副书记冼银崧表示。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新两国合作的重大项目,我们作为新加坡企业在这里落地,希望能为知识城建设作出贡献。同时知识城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办公、厂房、制造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新加坡Star3D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成昌表示。希望通过合作把更多口腔领域的数字医疗先进技术引进知识城、引进广州。

  知识创造新标杆

  4+1战略定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知识城显著突出了“知识”二字,知识创新创造是它的应有之义。知识城建设从中新合作入手,对接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为创新驱动发展探索了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

  知识城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中新、中英、中欧等双边合作项目纷纷落户。仅在今年举行的三次集中签约动工活动,就有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及智能汽车等135个重大项目动工,项目投资总额超1700亿元。

  作为全国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知识城勇尝“头啖汤”,首开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互认政策先河,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等5个重点领域已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和典型案例。

  如今,知识城聚集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100多家机构。2019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达179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76%、137%、116%。到2022年,知识城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4.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4+1战略定位。随着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升级,知识城进入了开发建设2.0阶段。未来,知识城将在知识驱动、创新引领,智力集聚、技术领先等方面积极突破,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促进中新双方和粤港澳地区协同发展,发挥作为区域核心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借助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平台和“一带一路”支点的区位优势,知识城也将敞开开放的大门,以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线,全面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创新资源,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宜业宜居新城

  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卫生资源

  走进知识城,能感受到与新加坡“花园城市”景观相似的精巧。一座“有山有水有风光、生产生活有生态”的品质之城正在迅速形成,以智慧高效的城市运营模式,树立未来城市的标杆。

  如今,知识城在发展绿色生态城区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知识城南起步区获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设计标识;中新广州知识城色彩规划荣获法国NDA金奖;知识城被广州“酷城行动”列入示范项目,开展绿色生态低碳新区建设等。

  知识城规划“8条轨道交通+5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路”的交通骨架已基本建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实验中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优质教育机构落户,南方医院、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医疗设施加快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一直贯穿在知识城规划、建设、治理各领域各环节。《规划》提出,知识城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首先是构建便捷高效交通网络,增强知识城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交通设施的连通性。依托轨道交通及高快速路网促进知识城全面融入城市交通圈,打造“外联内通”交通路网体系。

  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科学编制知识城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规划与系统方案,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中小降雨100%自然积存、净化,规划城市建设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2%。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城将加快建设全国首个花瓣式智能电网,实现供电可靠率达到 99.999%。

  为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规划》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知识城打造成为创新乐土、宜居家园。比如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规划建设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医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全面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100%。

  在住房保障方面,以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困难为出发点,大力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重点发展小户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满足高层次人才个性化需求。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