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资讯 > 招商引资

广州如何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0-05-08 08:51:36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从年初三到年初八,几乎都‘耗’在了东莞。”今年春节,为了帮区里的企业协调上游口罩生产设备,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赵必荣和同事接连跑了几家供应商,最终把设备采购期从至少40天提前至仅需2天交货,帮助黄埔区口罩生产企业迅速实现口罩产能倍增。

  面对席卷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能否以更快的速度、更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减少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考验的是广州的城市治理能力,更是营商环境的底色。近年来,广州不断在营商环境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着力推动打造创新创业创造、国际营商规则衔接、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大高地。

  2020年的第一天,广州正式印发实施《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启动营商环境3.0改革,为企业送上“大礼包”。笔者从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广州已围绕企业开办、建筑许可、纳税、信用建设等重点领域出台近60份政策文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难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基础

  快速响应 解企业燃眉之急

  两分钟,广州市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就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复工贷”产品发放的69万元资金,让员工的工资有了着落,一解企业“燃眉之急”;

  一小时,广州福泽龙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就完成了临时厂房建设报批手续,让这座面积约4225平方米的钢结构临时建筑能够迅速用于应急物资的生产;

  两个工作日,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在发出一封复工邮件后就得到了批复,顺利完成企业复工手续的办理。

  在1月底,一度面临“没米下锅”难题的跨国企业安利集团,更是依托于政府部门的快速响应,得以补全残缺的原材料供应链,顺利恢复产能。安利集团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说,安利将继续保持“中国优先”政策,“我们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期,广州能够快速反应,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遭遇的痛点、堵点,离不开此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的功夫。

  2018年以来,广州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和2.0改革,2019年7月,制定《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推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再提速”。今年初启动的营商环境3.0改革,更是瞄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事项办理流程的再造。

  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开办企业时间”是广州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中之重。在2018年10月广州开展营商环境1.0改革时,提出的目标是“4个工作日以内”;到了2019年4月,营商环境2.0改革中,这一数值缩减为“2个工作日以内。”

  今年开展的营商环境3.0改革中,“开办企业时间”再次缩减为“0.5天办理”,与1.0改革相比缩短了87.5%。3月16日,广州美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仅用3个小时,便完成了开办企业全流程。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认为,广州“千年商都”的“身份”使得这座城市自古拥有务实、开放的城市精神,当前也凭借着高质量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优势成为“人才富矿”,发展前景优越,“这些优势都为广州深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振信心

  市、区联动 为企业雪中送炭

  5月8日上午,广州举办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50个总投资规模约1500亿元的项目集中签约、揭牌。这无疑为广州经济的提振复苏再度注入“强心剂”。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提振企业信心,疫情期间,广州先后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健康发展的十五条措施》(简称“15条”)、《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48条”),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复工复产“五个一”机制等举措,帮助企业通堵点、补断点、攻难点,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

  这是广州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在疫情时期的特殊体现。

  其中,“15条”关注受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8条”更是凝聚了广州各部门力量——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工信局等,分别从保障物资和原料供应、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稳定用工、法律服务等方面为企业纾困,将解决复工复产难题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主要内容。

  如在疫情期间,广州市税务局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出台了关于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的政策,该政策预计将为全市155万户企业减负约220亿元。

  在市级部门带动下,广州各区也相应出台了暖企政策,努力为企业降低制度性成本。

  其中,黄埔区依托区块链技术,整合企业开办环节,研发上线“黄埔区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通过链上信息共享、业务同步联办,打造7×24小时随时随地“一键办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越秀区率先实现营业执照、刻章备案、银行开户和税务事项办理4个事项1天联办;南沙区首推“临电租赁”业务,为工商企业提供临电租赁“一站妥”共享服务,整合资源解决临时施工用电多、用电急、周期短等问题。

  市、区两级联合推动稳定了企业的信心,促使他们开始探索疫情下的经济新业态。

  在天河区,政府部门通过推广“宅经济”,积极为企业搭建“互联网+”平台,鼓励其尝试新销售模式,闯出一片新经济蓝海。辖区内老字号陶陶居转型及时,借力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在逆势中站稳脚跟。以国金陶陶居门店为例,疫情时期客流量下降33130人次,但营业额对比数据仅下降0.67%。

  重落实

  瞄准全生命链 推出改革组合拳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4月1日,天河区发布《天河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出109项改革措施,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着力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

  今年以来,广州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一把手”工程,以更高的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在年初营商环境3.0改革的号角吹响后,各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扎实抓好疫情防控与营商环境建设双推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地。

  获得电力方面,广州推出22条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低压用户用电申请实行营业窗口“一站式服务”,开展“互联网+”线上办理和预约上门服务,实现低压全程网办。低压非居民用电接入免于行政审批,由供电局一口受理,只需申请签约、施工接电两个环节。

  自2月28日办法实施以来,低压非居民新装、增容已受理近200单,进一步打响广州零申请、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四零”电力服务品牌。

  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也成为广州开展营商环境改革的焦点之一。记者了解到,当前,广州正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地方性立法进程,将市场认可、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予以固化,现已形成《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计划年内形成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争取2021年提请省人大批准实施,以政府立法对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也成为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4月14日,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外立面变更设计服务项目顺利通过该平台完成电子评标,成为国内首个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招标的项目。这背后,是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易链通”智慧交易平台。

  利用这一平台,投标企业只要通过手机下载相应的APP,即可在移动端在线办理移动CA数字证书、扫码登录交易系统、完成投标文件加解密、电子签名,真正实现“零跑路、掌上办”。

  “广州始终有着关于发展的危机感,这使得广州这座‘老城市’不断创新,努力迸发出新活力,激发发展的新动力。”周林生表示。从政策创新到寻求立法,再到借助新科技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广州打出营商环境改革“组合拳”,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