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资讯 > 商务要闻

新基建赋能广州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1-01-14 10:36:32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去年以来,全国掀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热潮。发力“新基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共识。

  竞逐新蓝海,广州如何突围?日前,《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要加快建设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重大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等创新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交通、能源、物流等融合基础设施,支撑广州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为广州创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力。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广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领先全国,要建成全国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高地、构筑国内一流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构筑国内一流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重基础

  实现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成了新基建最为坚实的底座。

  因此,《实施方案》从基础支撑方面出发,提出要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千兆光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未来网络。

  其中,5G网络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具体而言,广州将推动公众移动通信5G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修编,实现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首批5G商用试点城市,5G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政务服务、电网、公安、应急管理、船舶、石化、轨道交通、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开展5G专网实验网建设。

  到2022年,全市5G站址6.7万个(含储备站址),累计建成3.89万个5G基站,全市5G用户数1500万户;力争建成智慧灯杆3.4万根。

  落地到实践中,《实施方案》明确要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布局建设黄埔“5G+智能制造”、番禺“5G+智能网联汽车”、白云“5G+智慧物流”、越秀“5G+超高清视频”、南沙“5G+无人码头”等5G应用产业园,建设南沙“5G+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国家级5G产业融合应用示范区。

  千兆光网领域,要推动广州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核心节点、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镜像节点等新型国际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同时,积极谋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充分发挥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超高清视频逐步普及,率先建成以4K/8K超高清应用为标志的新数字家庭示范区;以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为载体,建设大湾区首个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协同中心,打造5G+4K/8K国家级产业基地。

  新技术的突破需要载体的支撑。《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在重大创新载体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强调将南沙科学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将广州国际生物岛创建成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及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

  多场景

  2022年建成约5.5万个充电桩

  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让汽车实现无人驾驶、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新基建的场景应用,正在走向千家万户、惠及每一位市民。

  未来,更深层次的融合应用将在广州实现。《实施方案》强调,要强化应用突破,优化升级融合基础设施。

  根据《实施方案》对“智慧城市”的蓝图描绘,广州将建设“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实现城市运行“一张图”,做到全市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一网共治”。

  此外,广州还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人才大数据平台、构建企业级智慧供水云服务平台系统、构建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完善城市安全立体防控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等。

  交通是新基建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实施方案》提到,广州将持续推进数字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一个中心(交通大数据中心)、三大平台(智慧感知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并推动广州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到2022年建成200公里L3、L4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

  能源方面,广州将推进智慧充电桩建设,推动在居民小区周边道路临时泊位建设公共充电桩,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范围,到2022年建成约5.5万个充电桩;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到2022年平均每年新建3个加(供)氢站,参与建设广州—深圳、广州—珠海氢能运输走廊。

  医疗、教育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同样是新基建探索融合发展的场景。

  结合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典型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到2022年建成94所信息化中心学校(智慧学校)和36个融合创新示范推广项目。

  医疗方面,完善网上发热门诊、在线诊疗、导诊分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提供远程会诊、院外影像学会诊、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远程检验诊断等服务,继续推进三级甲等医院全面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到2022年建成75家互联网医院。未来,足不出户的就医或将成为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千年商都广州还将以北京路步行街为试点,推进街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无人零售车、无人扫地机、智能垃圾桶智慧应用等智慧商业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售货机等智慧零售终端发展,着力提升智能化、集成化和综合化等服务功能。

  稳保障

  新基建审批事项采用“绿色通道”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再次释放出新基建加速发展的“强力信号”。

  上海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聚焦“优政、兴业、惠民”,提出要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市民三位一体的数字深圳。

  今年,苏州发布的市政府“1号文件”《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也明确,要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百舸争流中,广州自去年以来已经先后发布《关于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加快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为数字经济及新基建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同样强调了政策保障作用,提出要建立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对于特别重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统筹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并择优推荐纳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采用“绿色通道”。

  广州还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发展规划、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引导各类主体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互动平台,组织推介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支持市场主体加大项目融资。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实施方案》提出,广州将完善用地、用电、用能等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落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保障。

  用地需求方面,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预留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空间,在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5G基站建设和用电配套需求;用地方面,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电需求,精准提高电网设计容量;用能方面,合理调整能耗指标,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予以适度倾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