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资讯 > 商务要闻

国际商报报道我市服贸试点经验“纪录片方案国际预售融资模式”

发布日期:2018-10-18 16:00:00 来源:市商务委  字号:

近日,《国际商报》以系列报道宣传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报道了广州试点经验“纪录片方案国际预售融资模式”。以下是报道全文:

方案预售,让更多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

在国务院批复的29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中,广州的做法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其中的“纪录片方案国际预售融资模式”极具特色。

“方案预售”(pitch)是指一个节目在未开拍或拍摄进行阶段,仅凭节目创意方案或初步取得的拍摄素材去争取投资方(如电视台和节目发行公司)的资金支持,以进行下一步的拍摄或后期制作的一种融资行为。这种模式自1985年问世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普及。然而中国独立纪录片起步较晚,2004年,方案预售落户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gzdoc),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了中国纪录片方案预售的先河。

记者了解到,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人来说,方案预售的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更可贵的是,它是作品在进入市场前的试金石,是学习国际化的讲故事模式的实战机会,是通往国际纪录片市场的“直通车”。

借助这辆“直通车”,近年来,多部国际知名的华人纪录电影登上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方案预售的舞台。《归途列车》《千锤百炼》《造云的山》《活着》《中国梵高》《我的诗篇》等逾130部纪录片都是由此走向世界的。2017年,《中国梵高》被评为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实现了“从纪录片节来,到纪录片节去”的有益探索,也成功地将“中国故事”推向国际舞台。

除了独立制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等机构也通过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拓展国外合作渠道,达成了很多合作意向,与国外机构一起制作项目。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深潜》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拍摄,《天河》的国际版本与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合作完成,《孔子》则是与一家英国公司合作的项目。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必须在国际市场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诉求和质量诉求,执行统一的标准,国际合作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中国的题材、中国的内容要想真正走向国际,商业合作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因此,从2016年开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每年都举办“中国故事”提案大会,一是海外优秀提案征集,利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丰富的国际平台资源向海外纪录片合作伙伴全面征集“中国故事”系列纪录片优秀提案;二是中国原创提案推广,向全球推广“中国故事”系列提案,公开招募国际联合制作合作伙伴和可结合的同类故事选题;三是广州节专业的国际合拍顾问和团队及国际化的合拍服务,以自身国际顾问、国际制作人、国际合拍团队资源为依托,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流程,为中国电视平台提供国际合作的全流程服务。

两年多来,“中国故事”国际合拍提案大会凭借中国(广州)纪录片节十多年来丰富、优质的国际合作资源,成熟的国际通用的制作人模式和孵化基金模式,实现了“中国故事”国际合拍项目的系统化产出,从内容、资本、传播三个角度,通过搭建国际融资、制作、发行的产业平台,推动“中国故事”纪实影像国际作品的全面繁荣,让满载中国好故事的纪录片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以纪录片的形式让世界“读懂中国”。

创新还在持续。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创国际纪录片发行商大会,汇聚了来自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法国凯特纪录片发行商、英国道格伍夫发行商、澳大利亚火焰发行公司等8家有影响力的发行机构。这一做法打破了纪实内容播出平台单一来源采购的局面,促使发行商向版权经理人发展,将“中国内容走出去,国际内容引进来”以“质与量”的效率推动纪录片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更为完善的纪录片产业生态圈。

2017年,纪录片“弗拉哈迪”计划在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正式启动,旨在发掘全球范围内优秀的纪录片从业人员及机构,内容方向聚焦现实题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故事,全球提案”提供强有力支撑,并整合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新鼎明影视投资、聚米众筹、新媒体平台四大资源平台,从资金到发行,更好地为纪录片创作者的作品保驾护航。

据悉,目前,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与33个国际著名电影节展和行业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7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汇聚了613家中外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播出媒体、制作和发行机构,3014名全球范围内的纪录片行业领军人、中外纪录片国际买家、制作人和导演。

 

(来源:2018年10月19日 市商务委 )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