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夜经济”消费分项指标领先全国
发展夜经济是扩内需、促消费、增就业的重要抓手。近日,《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该方案着眼于提供优质夜间经济产品和服务,以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全域夜间经济产业链。
活跃的广州夜经济
按照国内外通行定义,夜间经济指从当日下午6:00到次日6:00所发生的居民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因气候和消费习惯等原因,广州夜间经济起步较早。1984年,西湖路灯光夜市开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不仅如此,全国第一家夜间音乐茶座、卡拉OK、夜宵等夜间消费模式也是从广州兴起,尔后迅速传遍全国。
广州的夜间消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等产业目前在夜间表现依然十分活跃,是广州夜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越秀区北京路、荔湾区上下九、天河区天河路、海珠区江南西、白云区白云新城等成为夜间商圈亮点。夜茶作为广州独特的饮食文化,“食在广州”闻名全国,由此形成了一批夜间网红餐饮品牌。天河体育中心、二沙岛、珠江新城及各大商圈则形成了夜间文化体育集中区域。
广百集团探索夜经济的重要举措“广百之夜”大型营销文化结合活动就是夜间商圈中一个典型。据广百集团副总经理高艺林透露,“广百之夜”自举办以来,就一直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年共14届,除了组织精品货源进行深度折扣外,重要的是每次都有一个文化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模特走秀、魔术、快闪等形式多样的现场表演,邀请明星与消费者进行近距离互动;此外,还开展现场直播,让没有时间参与的市民有如亲临现场以增加体验感。如2018年底举办的“广百之夜”五店联动活动,让消费者不仅近距离欣赏到了文艺表演,还享受到了多元化营销带来的实惠,活动三天,一共创造了4个亿的营业额。
多举措推动夜经济发展
据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国强介绍,为积极落实中央稳增长、促消费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近年来,广州市商务局多措并举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在加强夜间集聚区建设方面,出台了《广州市餐饮业网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立足中心城区商圈,丰富完善夜间集聚区功能,积极支持传统老字号、品牌、连锁企业加大并优化24小时便利店布局。截至今年6月,共有品牌便利店4447家,其中24小时营业3191家、占比71%,位居全国前列;在推动夜间餐饮发展方面,大力推动线上美食商圈建设,提升商户夜间消费营销能力。目前,全市夜宵外卖订单约占整日订单的6%,远超过其他城市;在大力培育特色精品夜市上,通过举办广府庙会、音乐节、灯光节等活动,活跃夜间消费氛围,打造夜间消费品牌;并组织各区实施“一区一策”积极开展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为主题的精品夜市活动。此外,今年8月初,广州市商务局还发布了《广州夜间消费地图》,明确北京路、天河路等15个消费集聚区为首批“夜广州”消费地标,为市民和游客夜间消费提供指引,打造大湾区“不夜城”。
为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制定了让文化旅游爱好者振奋的举措: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等8家博物馆每周五、周六、周日延长开放至晚上9点。同时,围绕博物馆夜间开放,还推出了“红色传承之旅”“千年古迹之旅”“珠江魅力之旅”“都市寻味之旅”“活力都市之旅”“西关风情之旅”等6条夜游广州精品线路。
根据第一财经、美团研究院等提供的数据,目前,广州夜间消费指数位居全国第三,KTV消费、22点之后消费、外来游客、夜间营业商户等分项指标领先全国。
打造30个夜间经济聚居区
据了解,在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上,广州市商务局将继续推动集聚发展,重点打造北京路、环市东、天河路、珠江新城、上下九、沙面、珠江琶醍、白云新城、长隆汉溪-万博等夜间消费集聚区;提高中高端消费供给,大力发展体验经济、时尚经济、跨界经济,支持商圈向综合体验方向发展;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将“广州国际购物节”“广州时尚周”“国际美食节”等办成广州的标志性节庆,增加文化、旅游、体育元素;大力支持智慧发展,以5G建设为契机,推动“互联网+夜间消费”发展。力争到2021年,在全市打造30个夜间经济聚居区,形成以岭南文化为主线,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更加鲜明的“广州之夜”品牌。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整个夜经济文化可以说由来已久,基础非常雄厚,珠江夜游、广州国际灯光节成为国际亮丽的名片,从城市名片到新动能,广州有着发展夜经济的肥沃土壤。”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表示。
(来源:2019年9月4日 国际商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