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粤全国政协委员金李走上首场“委员通道”畅谈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供需两端空间广阔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围绕银发经济的发展机遇答记者问,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一“青春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月4日下午,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走上“委员通道”,就银发经济的发展机遇答记者问。
“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作为经济学者,您认为发展银发经济将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又将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新华社记者向金李提问。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金李在现场表示,当前,全球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持续加深,随着全民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金李举例说,一位70多岁的学者,去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卸任后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并筹建创新创业和组织管理系。他说,在他看来,这位学者可谓“青春正当时”。“眼下60—70岁的活力老人群体日益壮大,很多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可以通过建立银发智库,志愿服务等方式,给他们提供更多发挥余热的机会。”
“我今年55岁,身边很多朋友即将退休,我们在一起经常聊到养老的话题,解决老百姓对养老的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金李表示,我国老龄人口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广阔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根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银发经济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
“银发经济也是人文经济”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金李表示,近年来围绕着市场化养老、异地养老和普惠养老金融等相关话题,他进行了密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党和国家越发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明确要事业、产业两手抓,一手抓民生急难愁盼,一手抓“银发”潜力产业。
“银发经济也是人文经济。当我们讨论银发经济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一个关乎文明温度的命题,既包含对生存需求的满足,又包含对精神家园的滋养。”金李呼吁,银发经济也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希望大家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结束后,广州日报全国两会特派记者采访了金李。金李认为,银发经济与广大老年人群体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只有银发经济带来的文化和精神关怀惠及更多老年人,老年群体有需求,银发经济才会有提供更多服务的空间,与之相关的产业才会抓住市场机遇,进而促使我国银发经济产业迈向更高层级。
本地连线
广州银发经济领域企业破万家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苏赞 通讯员张萌)在老年人口突破200万人的广州,银发经济产业活力在不断被激活。
截至2024年12月,广州银发经济领域企业突破1万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银发经济领域企业,75%的养老床位、100%的养老服务综合体、100%的长者饭堂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建成银发经济产业园和若干个智慧康养装备体验中心。
广州银发经济的活力背后有着这座城市对银发经济的长期布局。近年来,广州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开展银发经济业务图谱研究和产业审视工作,并且重点布局老年用品、康复辅具、抗衰老、适老化改造四大银发制造业赛道,重点发展康养服务、老年文旅、养老金融三大银发服务业赛道。
以实招推动银发经济。2024年12月,广州出台促进银发经济十条措施,鼓励银发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第八届广州老博会、第十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新增银发经济新质展区、智能大赛获奖产品展区等特色展区,800多家国内外银发经济领域企业机构参展,达成意向合作金额约3.6亿元。
此外,广州通过举办30余场“乐活羊城 2024银发集市”系列活动,打造银发经济消费场景和品牌,充分激活银发消费潜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