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资讯 > 对外合作

“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动力足

发布日期:2019-11-21 18:21:01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目前,中国与绝大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立了经贸联(混)委会机构,并在大力推动与多边及区域机构的对接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及区域合作机制促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互联互通、金融、科技、人文等诸多领域。

  双向投资势头好

  在合作机制的扎实推进下,双向投资势头良好。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积极推进,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14.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2.7%。

  “中国已成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地。”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芳日前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出席“一带一路”新兴医药市场研讨会时指出,中国资本主要投向新加坡、越南、老挝、巴基斯坦、阿联酋、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涵盖加工制造、农林开发、能源资源、物流运输、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在对外投资持续拓展的同时,中国不断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外资的潜力也在显现。2019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8.5%。其中,东南亚地区对华投资占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9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加快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保护投资者权益。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与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扩大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作平台形式多

  “中国各类合作平台为投资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聚提供了重要载体。”武芳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已建立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两家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企业在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建设了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64.8亿美元,入区企业超过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收近2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6.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等合作园区的建设成效显著。

  承包工程也在蓬勃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121.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63.5%;完成营业额63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5%。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等领域。

  积极应对相关挑战

  武芳同时提醒,中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时既要关注东道国可能存在的政治安全、政策法律、外汇管制和汇率贬值等风险,也要规避因企业对基础设施初期工作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不足,与东道国相关机构协商沟通不够而带来的风险。

  对此,武芳建议,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协调,通过双边机制,督促东道国政府及时通报各种经济政策的变化,并改善贸易投资环境;要加强对中国对外投资、援助和工程承包项目的协调,以及对合作项目的统筹,避免恶性竞争;强化企业的安全利益保障机制,加快开展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投资保护协定签署和更新工作。

  在企业层面,参与企业务必做好风险规避工作,加强尽职调查,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预案,适当选择对资产投保政治险,将风险进行适度转移,并要争取与东道国政府、银行、企业的资本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同时,企业要加快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同时注重稳定和凝聚员工队伍,打造“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在此方面,中企可与东道国当地院校合作,采取联合办学、定点培养、学生交流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本土化。在合作期间,中企要加快属地化经营步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关系,增加当地人员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回报水平,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市商务局
    关注·微信